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新成熟度理论为基础,结合试验数据,绘制了标养条件下和夏季同条件养护下混凝土成熟度与龄期的关系图.将公式预测混凝土28d强度和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较准确预测混凝土28d强度的龄期天数,为早期预测混凝土强度及施工中模板拆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成熟度理论,对施工同条件养护下的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成熟度与相对强度关系的影响。并按照《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2002)中关于同条件养护的相关规定,对成熟度为600℃.d时的相对强度f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青藏铁路首批试验站房工程玉珠峰车站小体积混凝土在高原高寒条件下施工的关键控制环节,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成熟度及强度增长进行了计算,并详细介绍了高寒条件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青藏铁路首批试验站房工程玉珠峰车站小体积混凝土在高原高寒条件下施工的关键控制环节,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成熟度及强度增长进行了计算,并详细介绍了高寒条件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泵送混凝土的出现使混凝土实现了批量生产,泵送混凝土的强度成为衡量一个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对驻马店市普遍采用的原材料配置的泵送混凝土,进行常温下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及实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驻马店市泵送混凝土的强度随龄期和成熟度增长符合对数曲线规律,等效养护龄期与规范规定接近.泵送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系数为1.12,略大于规范规定值1.10.  相似文献   

6.
移动式钢模台车广泛应用于大中型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钢模台车能节约材料,减轻立模强度,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但钢模台车的工作面小,劳动条件差,相互干扰大,如施工技术掌握不好,很容易在混凝土衬砌表面形成蜂窝麻面。  相似文献   

7.
细论述了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刘家道口节制闸工程施工中各工艺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为刚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学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楼板进行早拆时处于混凝土早龄期,此时混凝土强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对其进行早拆使其承受荷载,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充足的验算,否则将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理论分析部分采用两种模型基于开裂荷载进行验算并将结果对比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ANSYS 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其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清水混凝土技术指的是现浇混凝土构件拆模后,表面仅进行刮腻子加涂料刷浆罩面,即清水砼构件加薄抹灰技术。本文从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制作及支设、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清水混凝土质量技术控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外观的一些主要因素,诸如配合比,使用的模板,浇筑方法,拆模及养护,外观修补等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冬季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应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少采取防护措施.做好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并从混凝土材料的控制、拌和物的运送、浇筑、养护、拆模和质量检查等各个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利用了建筑物的室内空间,解决了以往由于结构要求设置混凝土梁给建筑物造成的空间浪费。一、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施工顺序放线、无粘结筋制作下料→工厂挤压锚具成型(锚固定)→安装下层非预应力筋→安装无粘结预应力篇→安装预应力筋支架及检查位置→安装钢垫板、塑料塞→验收钢筋工程→浇法混凝土C30级、养护→张拉(混凝土强度达C24)→切割多余钢绞线→封端→混凝土封锚→拆模。二、无粘结箭及张拉配套锚固系统1.预应力筋构5.24毫米,高强低松驰钢绞线,极限强度达186()…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营口道新楼扶梯混凝土工程和新卫生间通道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特种精细砼(LTCK)来代替普通混凝土的应用情况。该种新型材料早期强度高且长期强度持续稳定,既保证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又能够节约工期,同时满足了现场的文明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制作同一配合比(掺加防冻防水剂)的混凝土试块,分别在标准条件下和自然变负温条件下养护1d、3d、7d、14d、28d,测定其抗压强度.试验表明,自然变负温条件和标准条件相比,其1d强度相差不大;3d、7d、14d、28d强度略低,且28d强度均满足C35抗压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R—模M的一个自函数σ当它满足什么条件时成为一个R—模自同态映射的充分条件。为此,在R—模M上引进了定零双线性函数,以它为工具给出R—模M的自函数是R—模自同态映射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多模压缩态理论,对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光场的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出现的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从而得出:(1)在qN的积取偶数时,若各对应模的强度及初始相位都相等,态恒处于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2)当各对应模的强度和初始相位不等,但在一定条件下,态亦可处于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折变理论的电荷跳跃模,推证了在稳态情况下,空间电荷场的强度公式,在满足线性产生和线性复合的条件下,得出与带输运模型相一的结果,同时说明了这两种理论的等同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已经成为共识。该文通过对比分析3种间歇载荷模式和持续载荷模式分别对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确定混凝土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实验室模拟方法。为此,试验研究中制作了3种不同强度等级(C30、C40和C50)混凝土并考虑了3种压力水平(20%、40%和60%),设计了仅受荷载、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以及荷载与腐蚀耦合3种工作条件。结果表明:这3种工作条件下混凝土在间歇载荷模式时强度衰减规律与持续载荷时一致;使用间歇载荷来模拟混凝土在载荷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可行,且P2方案(重复荷载交替2次)与持续载荷模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能力的设计问题,开展了工字钢内置的型钢混凝土梁承载模式对比分析,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设计方法,并进行常规钢筋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抗剪承载性能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验证型钢混凝土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相同截面尺寸条件下,型钢混凝土梁具有更高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提高幅度超过50%;提出的型钢混凝土梁抗弯和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常规条件下的型钢混凝土梁工程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刘峰 《华章》2010,(16)
本文对如何进行后浇带模板安拆才能满足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达到设计所要达到的结构处理效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