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并能根据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2.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能按三角形的边或角给三角形分类;能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内作高;能按要求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判断一简单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2.
考测点导航 1.理解和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3.能运用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并会画与已知图形成轴对称以及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主要内容:(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176;,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4)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会画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5.
1.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2.探索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轴对称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是一定可以互相重合的,实际区分轴对称图形时,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沿某直线折叠,二是两部分能否互相重合,能重合的是轴对称图形,否则不是轴对称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二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它与中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学过的常见图形(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对称性(轴对称性与中心对称性),并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找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3.会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画一些简单的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8.
折叠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亮点.它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对轴对称图形、全等图形(通常是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二是考查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是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会画轴对称图形。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3.结合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向学生渗透美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点击要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的关系,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及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能识别图形的全等;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利用尺规作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于新 《初中生》2010,(5):23-25
折叠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亮点.它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对轴对称图形、全等图形(通常是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二是考查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是考查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下面以近年的中考题为例,说明折叠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在十二月上旬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会画对称轴.  相似文献   

13.
易错点1概念的理解错误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础知识中,由于对三角形中的线段、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不清而导致错误.易错题1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     
(一)知识要点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一是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二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应用;三是特殊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应用;四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基本作图.本单元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按边分类,也3·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问)角与角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o;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相似文献   

15.
<正>轴对称变换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初等变换,在解(证)题中,如果已知的图形中有轴对称或者根据题设和具体图形能构造出轴对称图形,那么,就可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直接得出有关的全等三角形,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三角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平面图形之一,比较研究苏教版和人教版教科书关于三角形的内容,差异性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角形的特性呈现时机和方式不同,三边关系的研究方式不同,内角和的呈现、研究方法、拓展程度不同,以及按角分类的定义方式、不同分类结果的关联和与轴对称图形的关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付帅 《教师》2012,(1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B.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是关于底边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D.一条线段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相似文献   

18.
"几何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七年级《平面几何》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后,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段“读一读”材料:全等变换,在教材中是“了解”内容.教材中指出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变换是全等变换.让学生直观认识几个含有以上基本变换的几何图形,而这些基本图形是后面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最常用图形,同时这三种变换又是《平面几何》中最根本的变换规则.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教师一般认为这段材料不易解释清楚,只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此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阅读材料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9.
第1课时三角形中的线段、角及其关系知识梳理通过本课时的复习,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等概念,会按照三角形边的关系和内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能够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够运用重要的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及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