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炳富 《教书育人》2001,(23):35-35
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发展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成功与发展。因此,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就必须研究教与学这两方面主体的成功规律与发展规律,研究教师成功与学生成功的相互关系———双向互动性。教师的成功与学生的成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对象,而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主要的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的成功与学生的成功,二者缺少了任何一方都形不成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成功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  相似文献   

2.
成功教育的宗旨是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走向成功。这其中首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能够取得成功的积极预期。文章试图通过对教师期望的剖析,研究成功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形成对学生的积极期望。  相似文献   

3.
探寻教师成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军 《上海教育》2006,(9B):55-56
教师成功的机制包括以下六个板块:教师成功的内在动因,教师成功的实践基础,教师成功的组织保障,教师成功的环境支持,教师成功的榜样示范,教师成功的培训导引。[编按]  相似文献   

4.
在和同事们交流教师的百味人生时,总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我要拥有一个成功的教师人生。是啊,在这样一个“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无限奉献意义的育人事业中,做一个成功教师,对于我们这些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应该是最合理的要求,也是我们辛勤付出的应有回报。然而,何为成功教师,成功教师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渴望成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潜意识。有了渴望成功的激情和冲动,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教师,作为一门职业,它是生存之本;教师,作为一项事业,它是生命活力之源。作为教师,我们都渴望成功,而要追求成功,就要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自己才能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爱学生是教育成功之基;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之本;信任鼓励是教育成功之法;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是教育成功之重。只有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就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康惠玲 《师道》2005,(7):48-48
教师在职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不用多谈。教师由师范学生转变为教育学生,第一堂课鲜有成功,管理起学生来更是常常捉襟见肘。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成长必须穿越的玉米地。而有效、科学的教师培训,则是教师成长的助燃剂,教师成才的催化剂,教师成功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8.
龙胜 《湖南教育》2006,(7):30-31
一、让教师自信起来。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库姆斯在他的《教师专业教育》一书中也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我,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自我的能力以及所面对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教师应该拥有自信,这是教师迈向人生成功的基石。纵观著名的成功的教师如魏书生、斯霞等的教学人生,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都与他们拥有自信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童漫作文不仅解决了儿童作文的难题,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案例。童漫作文的成功启示我们:要找准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扩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陈春鸿 《河北教育》2006,(10):24-25
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它可以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细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师要关注细节,开掘细节,做亮细节。关注细节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是我国教师教育的新领域,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体化和开放性特征以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构建自主学习、持续发展的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制度,提高专业教师科研水平,以适应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recent issue of The Educational Forum contained eight articles theming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ers for linguistically-diverse classrooms. This article extends that discussion, and in it this scholar introduces practicalities for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linguistically-diverse classroom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eacher educators whose target audience is prospective mathematics teachers. The author’s intention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of supporting ELLs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s, and to advance the praxis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教师成长途径,融合教育教师赋权增能既能丰富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又能满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并能整体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对于促进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融合教育教师的赋权增能面临制度保障缺失、教育回流现象出现、支持策略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等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困难。因此,在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教师的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同时采取促进融合教育教师赋权增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门职业能力,是教师素质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它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结构包括动力因素、效能因素、个性因素三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高师院校实施具有师范特色的素质教育,需要高师院校端正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教育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则需对师范生的教育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促进这一能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严重短缺,且培养培训机构严重不足,在地方高师院校引入职业师范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解决措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能消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既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也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必然要求;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地方高师院校顺利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与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当前连云港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形式的调研,结果显示专职教师匮乏、兼职教师负担过重、教师专业知识缺乏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普及推广健康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知识培养型教师教育之论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教师教育或者说对教师的培养,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同时新的培养模式也还在不断地出现。但无论怎样发展,均不可忽视“知识培养型”教师教育。在我国,对教师的知识培养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历达标,二是知识更新,三是发展型知识补给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发展型知识补给教育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的适应性现状.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和个案访谈的形式对成都市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的不同性别、教龄和学历等的教师的适应性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1.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的适应性总体普遍不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方面,超过50%的教师感觉完全不适应;2.男教师比女教师的适应性好;3.教龄越长的...  相似文献   

19.
Co‐teaching – or the use of more than one teacher in a classroom – has been commonly recommended as a means to promot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actual frequency of co‐teaching among different teacher categories in the comprehensive school level in one Finnish city.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swered by two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teachers including 117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the first survey, and 317 teachers of various teacher categories in the seco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teaching wa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among resource room teachers and special class teachers but less frequent among other teacher groups. Overall, it was used only infrequently, typically from two to three hours a week. On a weekly basis it was implemented by every seco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every third classroom teacher and every sixth subject teacher. A comparison with a study from the early 1980s confirmed that the relative popularity of co‐teaching had increased only slightly during the years. Although co‐teaching is used sparsely, the teachers reported almost uniquely positive experiences obtained from it.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motion of co‐teaching needs additional incentives if it is hoped to make it more common.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出现是令人深思的,它与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单一的以分数来选拔的制度设计、教师教育理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只有在这三方面同时获得转变与提高,教师教育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