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权 《体育教学》2003,(5):37-37
一、提高学生脚步移动能力的垫球趣味练习l.左右移动垫球练习三人一组,两人相距3m左右站在一侧(队员②③号),各持一球,练习者相距3m左右站在另一例(队员①号)。练习开始时练习者①正面垫起②抛来的球后,迅速向右移动正面垫起③抛来的球,再迅速向左移动正面垫起②抛来的球。如此练习2~3分钟后换人练习,让每一位队员体验左右的并步、滑步和交叉步的步法,如图1所示。2.前后移动垫球练习四人一组,三人(队员①②③号)前后站立距离1m,另一人(队员④号)相距排头队员3~4m为供球者。排头③队员垫起供球者的上手发球后,迅速移动到排尾(采用后退步、…  相似文献   

2.
<正>一、转身移动传接球练习方法:四人一组,两个排球,四人站成一条直线,最外侧两人相距10米,中间两人相距1米。外侧两人面向里,作为抛球人,内侧两人面向外作为接球人。练习时,抛球的两名学生把球抛向身体前2米左右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 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排球专项准备活动的三个练习。实践证明,练习时学生不感枯燥,积极性高,效果显著。由于这些练习大部分是在跳中完成的,所以有助于发展协调性、弹跳力及力量素质。一、原地摔球 1.动作方法:两人面对面站立(3人成三角形),相距5-8米,开始由其中一人双手持球于头后上方(屈臂、持球方法同篮球),两脚前后分开,前脚尖点地,上体后仰,重心放在后腿上。摔球时用力向前下方蹬腿,同时甩臂甩腕。 2.要求:将球摔在自己身前一米左右的地面上,使球弹起在同伴上空,弹起的高度越高越好,同伴在球落地前按球,再按同样方法摔回。每人5-7次。二、原地跳起摔球 1.动作方法:2-3人一组,对面站立,相距6  相似文献   

4.
<正>一、两人一球的移动传、接球练习训练目的:培养学生移动中的运球、传、接球能力,及传、接球的准确性。训练器材:足球一个,标志盘两个。练习方法:两名学生相距6~12米,面对面站立,一人拿球。练习开始后,拿球学生把球经两个标志盘中间斜向传给对面学生,对面学生接球后把球运到标志盘另一侧,经两标志盘中间斜向传回,依次进行,见图1。练习建议:传、接球和运球应随练习的熟练性逐渐加快速度,保证传、接球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一、“划龙船”比赛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场地器材:在场地上划一条起点线,在线前15—20米处放两个标志杆,左右相距6—7米。体操棒四根。游戏方法:1.将人员分成两队,每队为四个倍数。(四个人为一组)各队排列好站起点线后,面朝本队标志。2.四个人加一根体操棒,组成“龙船”。即四个人共跨一根棒(双手或单手持棒),一人面向前掌舵,其他三人背向前。  相似文献   

6.
<正>竹竿在体育课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是老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游戏、健身、益智的最简便、常见的器材。一、同舟共济练习方法:最少四人一组,根据竹竿的长短确定,人数越多,难度越大,肩并肩成一列横队,将竹竿放在游戏者肩上,并用手搭在相邻两人的肩上,将竹竿固定好,游戏时,发出口令,游戏者按相同的节奏共同向前跑进,以先到终点者为胜。注意事项:分组时要按身高来均等的分组,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7.
练习目的:发展下肢和侧向快速移动的反应能力。 A队员站立边线上面对二传,二传与其相距8英尺[3米左右]手持一球。另外还有两人分列A队员左右两侧的边线上。训练开始时,A队员迅速疾跑移动至二传处触球,当A一旦折回起点线,二传将球迅速传送给A左右任一队员,A队员必须快速作出反应水平移动到该持球队员处,触其膝盖,然后立即移动返回起始中点[此时球已经传送回二传手],准备下一组判断。每次返回起始中点后,A队员仍需向前疾跑触及二传手中的排球。训练持续20~35秒 [半分钟左右]。依次循环持续练习,各队员需完成至少三组。 要 点:当首…  相似文献   

8.
体操棒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体操棒,能有效地增加我们的教学手有段,提高教学效率。一、体操棒游戏1.手指或掌心托体操棒游戏方法: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或掌心托住体操棒的一端,让棒立起来,通过手的移动控制棒的重心,保持体操棒的平衡。棒不倒,控制时间长者为胜。组织方法建议:每个人的活动范围以半径0.5米至1米的圆为宜。在练习中不能越出自己的活动区域,控制不住时用另一只手抓住体操捧。每个练习者之间要保持2个体操棒远的距离。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学生之间的间距,以2-3人一组练习为宜。2.手掌托体操棒跑游戏方法:练习…  相似文献   

9.
一、几项技术、战术的多球教学法。 (一) 传接球: 1.两人同时传接两只球。学生分成两列横队,两队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学生每人持一球,两人一组相对同时传接两只球。可采用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也可采用传接反弹球。这种练习方法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传接球技术,比起两人单纯传接一只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一、"阶梯传球"(一)游戏目的:巩固传球技术,激发练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4人,队内均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游戏前,两组学生相距3米站立,甲队第一人持球。游戏开始后,甲队第一人传球给乙队第一人,然后蹲下,乙队第一人接球后传球给甲队  相似文献   

11.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尝试以游戏的外衣包裹立定跳远教学的枯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练习中提高运动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智力跳远比赛动作方法:画两条直线,两线相距15米左右,一条线为起点,一条线为终点。两人一组,在起点开始猜拳,每猜拳一次,胜者用立定跳远向前跳一次,先到终点为胜,负者用最少的次数连续跳向终点。注意事项:猜拳时要同时出拳,出拳后不得反悔。每次一次落地后,脚不得向前动。每一  相似文献   

13.
纵叉是小学一二年级技巧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儿童下肢的柔韧性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反复进行静力的纵叉练习,孩子们就会失去练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游戏———碰脚尖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游戏方法是这样的,两人面对面站立,每人脚尖碰脚跟成一字型站立。然后两人的前脚尖相碰,使两人的四只脚成一条直线。游戏开始两人“包袱、剪子、锤”。赢者的前脚移向后,脚尖碰脚跟,输者的后脚不动,前脚向前探出碰对方的前脚尖,然后保持姿势不动。两人继续进行“包袱、剪子、锤”,继续…  相似文献   

14.
1.起动踩包目标:发展学生快速反应及快速启动能力。方法:学生两人一组,相距5-6米迎面站好,辅助者两脚前后开立,前脚踩住皮筋一端保持固定。练习者站立在距起跑线40厘米处,一脚踩住沙包(即皮筋的另一端),听到"预备"口令后,另一脚向前迈出,脚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体育》2021,(2):53-54
<正>体操棒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器材,合理利用体操棒进行游戏练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为进一步提高体操棒的利用率,发挥其应有价值,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了一组结合体操棒的课堂游戏,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抬担架"适合水平段:水平二。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游戏方法:比赛采用接力形式进行,3名学生一组,每组1根体操棒。  相似文献   

16.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抗洪精神。游戏方法:将学生等分4个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起点到终点相距15m左右,在终点处对应4个组分别站立4名学生("物资接收站")。各组中的学生甲俯卧双臂撑地,学生乙将沙袋("抗洪物资")放在学生甲的肩  相似文献   

17.
快乐十分钟     
互拉互推 游戏方法:学生两人成弓步相对站立,各出一只手相握,游戏开始双方用力拉、推、左右牵拽等方法虚实变化,力争使对方双脚或单脚移动,即为取胜(图1)。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环球旅行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能力。游戏场地:在平地上画几个直径为7~8米左右的等圆(每组一个圆),然后沿半径方向在圆外画一与圆圈相接的短线为起止线。游戏方法:1.各组学生左侧对圆心,在起止线后沿圆线外站立。排头左手叉腰,右腿大腿抬起,从第二人开始左手搭在前一人的左肩上,右腿向前伸出,前一人的右手握住后一人的右脚踝关节。2.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各组按逆时针方向同时用左脚单脚跳的方法绕圆圈移动,整个队不散先绕一周(即排头先回到  相似文献   

19.
场景:体育课上正在进行两人一组夺物的游戏.教师发出信号后两名同学迎面向前快速跑进去抢放在中间的绳子,这时,不幸的一幕发生了,同学A和同学B由于争抢太激烈,头部撞到了一起,A同学的脸被碰肿了,B同学的鼻子流血了…… 原夺物游戏的方法: 场地上画三条平行线,各平行线间分别相距5~10米,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在两端的平行线上,中间的平行线上放置一物体,教师发令后两名同学快速跑到中间的线上抢物体,最先拿到的同学为胜(图1). 夺物游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和起动能力,在体育课上尤其是在快速跑课上经常用到.为了使此游戏在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同时也更具安全性,我将此游戏进行了改进,这样上述情况就能避免了.  相似文献   

20.
一、带球过旋转门,游戏方法:两人拉手高举过头顶作为旋转门并逆时针旋转,另一人带球找准时机通过。游戏规则:人和球同时通过,不能碰触作为旋转门的同学。二、带球过丛林,游戏方法:学生成体操队形站立,一人带球从排尾开始依次绕过每名同学,然后直线将球传给下一名同学,自己则站在排头处担任丛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