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性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性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看《十月》     
本期《十月》的头条是曾获得过首届女性文学奖(1998年)的徐小斌的新作《别人》(中篇)。徐小斌一向擅长将女性隐秘玄奥的身心体验和来自神秘领域的不可知力量纠结起来,这使她的女性文学写作呈现出别样的风景,《羽蛇》《双鱼星座》都曾是其典型代表。新作《别人》依然具备了女性经验和神秘性等徐小斌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讲述了才色平平的老姑娘何小船与在各方面都循规蹈矩的已婚男士任远航之间的情欲故事,“别人”在此意味着女性经过对男性的努力追寻之后仍不得不身心俱损、失望而归的一种痛切感悟;在这一并不新鲜的情恋题材背景下,赫然悬挂着一柄“神秘之剑”:变幻莫测的塔罗牌对人物命运的预示笼罩了小说的整体叙述氛围。比起《羽蛇》和《双鱼星座》来,《别人》少了点神话色彩和玄奥的女性经验,多了点烟火气  相似文献   

3.
在两岸女作家的创作中,施叔青和徐小斌都是极具个性的作家,她们在小说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徐小斌的《羽蛇》以及施叔青的早期小说《壁虎》《泥像们的祭奠》《那些不毛的日子》等都有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本文将通过这两位女作家小说中呈现的神秘世界,进而探究神秘书写的成因,并分析神秘书写对文本产生的审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4.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羽蛇》《海火》《蓝毗尼城》等小说中的“善恶”书写,因其对幽微人性的深入把握与复杂人生的深刻反思,而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徐小斌的小说中,“善恶”这一复杂沉重的主题同样具有生命的真实质感,它们符合人生苦乐交织、错杂难解的本质,它们所唤醒的小说美感也尤显真实,徐小斌小说中的“善恶”书写也正是以其独特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为当代文坛中的“善恶”书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羽蛇》中,D.H.劳伦斯大量使用了来自于阿兹台克文明的神话质料,将古代阿兹台克人所信奉的羽蛇神“魁扎尔科亚特尔”塑造为如“虹”一般象征了天地的融洽调顺,充满了印第安文化的异域色彩。然而,来自于犹太文明的喀巴拉神秘主义却主导了小说的隐性叙事进程,显文本中的神话修辞与潜文本中的神秘主义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一个有着超凡魔力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本期《十月》的头条是曾获得过首届女性学奖(1998年)的徐小斌的新作《别人》(中篇)。徐小斌一句擅长将女性隐秘玄奥的身心体验和来自神秘领域的不可知力量纠结起来,这使她的女性学写作呈现出别样佝风景,《羽蛇》《双鱼星座》都曾是其典型代表。新作《别人》依然具备了女性经验和神秘性等徐小斌小说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从审美层面上看 ,《羽蛇》为中国女性写作提供了审美的价值范本 ,而从自我认同的文化叙事上分析 ,《羽蛇》的写作是关于女性自我认同困境及对这个困境的抵抗———一种唯美的叙事重复中的虚构的抵抗  相似文献   

8.
《羽蛇》暗含了作者的女性立场。小说讲述了一家五代女子在尘世中寻找“爱”而不得的孤独境遇,将女性之间的猜忌、多疑、自相残杀娓娓道出,有力地折射出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现状。徐小斌关注女性的内心,从身体之维出发,深入到女性的灵魂,揭示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恐惧和焦虑。作者的女性写作有对女性自我的探讨,同时也饱含着对整个人类生命的观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当代作家都选择了家族叙事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其原因一方面是作家创作观念使然,另一方面是基于创作主体对叙事性别的发现。这在许多女性作家创作的家族叙事作品中尤为明显,如王安忆的《纪实和虚构》、徐小斌的《羽蛇》、项小米的《英雄无语》。这些承载女性家族叙事的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和话语形态,分别代表了三个特征:其一是女性主人公居于家族叙事的中心位置,显示出女性本体叙述的话语色彩;其二是由家族叙事的伦理主题,开始走向神话叙事的审美叙事。其三是小说内蕴着神秘、超验的神话叙事。  相似文献   

10.
《羽蛇》是徐小斌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述了女性的生命历史。作品中的女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演绎了一段女性生命的沉沦和斗争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系家族里女性纷繁生活的故事,可堪称百年来的"女人孤独史"。本篇论文主要从家族血缘中依恋与突围的母爱,孤独与觉醒的爱情,受难与救赎的自我三个方面来解析女性命运。通过女性自我的努力和心灵的觉醒来对整个世界进行思考、对人类命运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使劳伦斯本人对寻求一片未被基督文化所污染的净土怀着一种强烈的渴望,急切地想要逃离他的社会,从异质文化与种群中寻求再生。这种对文化他者的激赏与对本位文化的反思使他在后期作品中能够挑战与解构西方基督文化中心论,表现出强烈的反殖民主义倾向。在阅读其后期小说《羽蛇》时,可以感受到劳伦斯强烈的反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羽蛇》中人类中心论思想和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原始自然生态美的推崇与渴求,揭示了劳伦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的困境,重建人类的美好家园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要览     
元白政论:时代、心灵与风的标本;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从滑稽美学看魏晋风度;女性自我认同的一种虚幻化叙事——论徐小斌的《羽蛇》  相似文献   

14.
两难的选择──劳伦斯北美时期作品的后殖民主义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伦斯是最早去墨西哥和美国西部的英国作家,在殖民地期间他创作了多部传世之作,但有些作品带有较多的殖民主义话语。与土著人耳濡目染的生活使他改变了对印第安人的看法,并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化中的殖民主义倾向,但他无法彻底摆脱宗主国的影响。代表作《骑马出走的女人》以及《羽蛇》等充分地反映了他这个时期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解构是一种颠覆等级、秩序、中心、本质的方法。徐小斌在《羽蛇》中,解构了许多神圣的理念,她颠覆了传统文化为我们设置的伟大母性,揭露救赎的荒诞和无意义,高扬女性主体的伟大以摧毁男性精英主义。她撕毁覆盖在神圣理念上的虚伪面纱,解构出深藏的真实,直指人生的本义。  相似文献   

16.
《羽蛇》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的文本,在作品中活跃着丰富的女性群体形象。由于时代的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男权社会的既定秩序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把作品中的女性分成三类来考察:男权社会的自觉认同者;痛苦挣扎在夹缝中的一类人;“新新人类”。揭示徐小斌在现阶段对于女性本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了大量的富有争议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凸现出的创作观念也同样引人注目。从整体上讲,其文学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灵肉统一"的生命观,如《儿子和情人》等;二是"身体信仰"的本能观,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如《羽蛇》等。这些文学观既成就了劳伦斯文学创造的独特性,又冲击了英国文坛固有的传统文艺观与道德观,从而繁荣了英国文学园地,使之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11,(33):23-25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揭示《盲刺客》和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之间的互文关系。作者认为,《盲刺客》与《石头天使》的对话进一步凝练了小说的主题,丰富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小说合成。曹雪芹把《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合成一书后,无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还是主题上,都超越了这两部小说,也超越了之前的人情小说。《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人情小说取材于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并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物形象"正邪两赋",丰满、真实。并通过小说中那么多可敬可爱人们的毁灭的悲剧,传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阿英所著的《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和《小说四谈》,统称《小说闲谈》系列,主要收录了关于通俗文学研究的学术札记,保留了古代小说、弹词、戏曲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体现出阿英的治学思路、方法与特色。其文献学价值,可从收集、利用、整理资料等多个角度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