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根据老年的特殊因素和具体情况,重点提出了关于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从老年住宅室内光环境的现状与老年人自身的视觉特征入手,结合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系理论"来阐述老年人对住宅室内光环境的需求。旨在通过对老年人需求的分析,来达到老年住宅室内光环境质量及居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健康住宅成为住宅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健康住宅“以人为本”,强调居住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健康住宅的功能分区、户型设计、建筑物理环境都应体现对人的关怀及绿色环保。健康住宅还要体现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长期结露、墙体内表面发霉、长毛,严重影响了室内的使用和美观。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质量。由此可见。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进行绿色设计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人性化居住外环境的基本含义,通过对居住外环境人性化分析,总结当今居住外环境设景观营造中较好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我国老年人会在安居乐业。安渡晚年中更加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千篇一律的居住环境,虽有变化,却"大同小异",本文试图从实践经验中探索居住环境中可识别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里度过的,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在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环境整体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即包括住宅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的质量,又包括与住宅、道路、绿化配套的建筑小品及其设施。这些建筑小品及其设施,是居住环境的有机构成,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居住环境的水平。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介绍一些居住环境小品  相似文献   

9.
傅艳华 《大众科技》2009,(10):59-60
真正的居住应当实现空间的自明、聚集与栖居,当前高层住宅主体公共空间的缺失就是忽视了这一原则。文章从环境行为心理的角度入手,对现代高层住宅主体的公共空间与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心理认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倡导居住空间的高聚合状态为合理的设计思路,并提出可识别性、可定向性、邻里感受和可情境性四方面的空间属性,促进高层居住从“狭义居住”向“广义居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以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为研究体,通过对几个基本层面的分析和总结,探讨适宜人们居住的健康环境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长期结露、墙体内表面发霉、长毛,严重影响了室内的使用和美观,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质量.由此可见,对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进行绿色设计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现正趋于老龄化,如何正确对待老年人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因此住宅设计更应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8)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住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综合考量居民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外界的居住环境。声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体验,只有保证声环境的和谐,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本文将具体探讨城市居住社区声环境评价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现正趋于老龄化,如何正确对待老年人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因此住宅设计更应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性角度出发,对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概括,并以长春市居住空间外环境为例进行分析。文章从气候条件、社会文化、地域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根据影响地域性表达的因素来探讨地域性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在新时代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地域化,对发扬地域特色、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以后研究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资料储备和研究思路,也是对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居住环境对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玲 《大众科技》2006,(3):165-165
文章简述了居住环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精心设计出了好的居住环境,能促使居民形成良好的居住心态  相似文献   

17.
从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居住建筑中应起的作用五个方而论述了对人居不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仅仅满足居住功能,发展到对居住环境高层次多方位的功能需求。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周围环境,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外部人文景观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存在设计时对老年人的要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应符合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要求,是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进行了一些构想和探索。对老年居住建筑提出最合理和最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西藏高原环境出发,对缺氧环境、居住环境与饮食健康等方面作了探讨,认为缺氧环境与不良的居住环境对农牧区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农牧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相对淡薄。提出要从居住环境着手,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要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