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若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的要求,则为封闭性题型;若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则为探索、开放性题型.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数学高考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考查形式多变,  相似文献   

2.
亮点一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问题中的条件结论的“封闭性”而言,其具有答案不唯一、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特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试题(以下简称开放题)是相对于有明确结论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一般是通过提供材料和问题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出话题,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进行作答。开放性试题具有选择性、开放性特点,有利于考查学生多种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灵活性等。肇庆市自2001年将历史科列为中考必考科目,试卷由闭卷和开卷组成,闭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多为封闭性试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颖的题型,由于它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容易使学生在解题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心理态势,因而被广泛采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以三角函数知识作为背景的数学开放性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考查的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考查的类型多种多样,处理的方法因题而定.本文试想通过具体的例题探析三角函数背景下的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类型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问题     
1试题的特点开放性问题中“开放性”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有较全面、扎实的数学功底,在思维方式方面要求学生会自主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其解答往往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概念,至今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开放性问题主要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和探究性”等特征.开放性命题的题意新颖,解法多样,特别是立体几何开放题,更加强了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近年来,这类命题已在高考中出现,本文对立休几何开放题的解法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歌 《中学教研》2008,(3):18-22
在高考试题中,引进探索开放性试题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性思维能力的需要,加强数学探究也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内容之一.所谓探索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题目条件不完备、结论不明确、或者答案不惟一,给学生留有探索思考余地的试题.与那种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答案惟一的封闭性问题相比,探索性问题的入口宽、解法活、形式新,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试题(以下简称开放题)是相对于有明确结论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一般是通过提供材料和问题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出话题,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进行作答。开放性试题具有选择性、开放性特点,有利于考查学生多种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灵活性等。肇庆市自2001年将历史科列为中考必考科目,试卷由闭卷和开卷组成,阅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多为封闭性试题;开卷主要考查思维品质,为开放性试题(分值为15分)。这种模式迄今已历四载,走过了一条探索之路、不断革新之路。本文试就此作一些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考查已经突破传统的框架模式,命题风格正逐步由封闭性和常规性转向开放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尤其是解答题,既兼顾几何法和向量法,又在几何载体和设问上创新求变,且常考查知识的融会贯通.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准确快速突破瓶颈,做到高效答题是高三复习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惟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试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封闭性试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开放性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新课程的学业成绩评价中应大力加以提倡。但是以往的开放性试题在评分上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性,这一问题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就难以进入学业成绩评价、特别是高利害和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11.
依据命题者对解题者的要求,数学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封闭性题型;另一类是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探索型、开放性题型,后一类题对于训练和考查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有:问题的条件不完备的条件探索型、开放性题;问题的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的结论探索型、开放性题;解题方案需要选择的解题策略探索型、开放性题;题目需要补充完整的题目结构探索型、开放性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解题者通过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推理等,补全条件、确定结论或挑选、设计解题途径,从而将探索型、开放性问题转化为封闭性问题,然后完成解答.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试题往往不给出明显的条件或结论,对于训练和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开放性试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立体几何是高考必考内容,试题一般以“两小题一大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20分左右,考查难度一般为中等.简答题所处位置基本上在前3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笔者在认真统计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后发现,立体几何问题的考查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在命题风格上,正逐步由封闭性向灵活性、开放性转变.因此,进一步把握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从而快速地突破立体几何的难点是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惟一结论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可弥补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这种题  相似文献   

15.
依据命题者对解题者的要求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封闭性题型;另一类是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探索型、开放性题型.后一类题对于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有:问题的条件不完备的条件探索型、开放性题;问题的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的结论探索型、开放性题;解题方案需要选择的解题策略探索型、开放性题;以及题目需要补充完整的题目结构探索型、开放性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解题者通过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推理等探索手段,补全条件、确定结论或遴选、设计解题途径,从而将探索型、开放性问题转化为封闭性问题,然后完成解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加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认为这是一项体现考查学生“数学素质”的新举措.开放性题目较之以前的封闭性题综合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已知条件更加隐蔽,结论不直接给出,要人去猜想,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颖的题型,由于它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容易使学生在解题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心理态势,因而被广泛采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以三角函数知识作为背景的数学开放性问题占了相当多的比重,考查的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考查的类型多种多样,处理的方法因题而定.本文试想通过具体的例题探析三角函数背景下的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类型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学“开放性问题”主要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和探究性”等特征.“开放性问题”的题意新颖,解法多样,立体几何“开放性问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年来,这类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联系平时的教学实际,本文介绍解  相似文献   

19.
数学开放性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受限制的数学问题,它的特点是正确答案的不唯一性,一般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开放性题目具有考查面宽、解法灵活、综合性强等优点,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较大作用,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因而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本文就如何解答开放性题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199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我们就已经注意到了一些新面孔的中考试题,那就是“开放型”试题。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教材和大纲,体现考查学生“数学素质”的新举措,也是从封闭性问题走向开放性问题的好开端。 数学中,封闭性问题是指“假设-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