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德罗(1713一门84) 法国思想家,生于一手工作坊家庭_他曾主持《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在美学、戏剧理论上也有建树我为名人画肖像(狄德罗)@吴墨言$江苏省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2.
米兰.昆德拉的戏剧代表作《雅克和他的主人》,表现了他创作的一贯风格和自由的理念。在这个剧作中,昆德拉充分发挥了他的创造力,运用非亚里士多德戏剧的文体、变奏的技巧、昆德拉式的幽默,成功地把狄德罗的小说为他所用,呈现给我们一部优秀的昆德拉式剧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布莱希特借鉴和吸收中国戏剧的有益成分,完善和发展了他的"叙述派"戏剧理论。同时,他的戏剧理论也对中国戏剧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给中国戏剧的发展输入了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徐永明  杨扬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4):72-73,77
中国戏剧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形成及其戏剧创作均有较大影响。他借鉴和吸收中国戏剧的营养,创立了"史诗叙事戏剧理论"和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表、导演方法。以剧作《四川好人》为例,对以上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李渔和狄德罗分别是中西戏剧美学理论的主要代表。由于中西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二者在戏剧美学理论体系上的建构各树一帜。李渔与狄德罗在戏剧美学思想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如真实观、戏剧结构以及戏剧表演要求等。二者的美学思想在相通之外亦同中有异。探寻二者在戏剧美学上的异同,对于当今的戏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哲学、美学、戏剧、文艺批评等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龚古尔所说:“狄德罗开创了现代小说、戏剧和现代批评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早自1746年,狄德罗就开始参与《百科全书》的出版计划,而这部作品竟直到1772年方告完工,前后历经20余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百科全书》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而狄德罗对它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翻译计划出发,狄德罗逐渐萌生出编写一部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的辞书的想法,并希望借它来革新认识论,推进启蒙运动;随着《百科全书》的编写渐近尾声,狄德罗反而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担心动乱和纷争会摧毁文明,因此希望《百科全书》能成为庇护知识的方舟。由此可见《百科全书》多重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从其理论的缘起背景、依据、内容、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及戏剧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其戏剧理论的内涵。具体阐释了严肃剧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道德感染以及情境要素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德尼·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是法国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狄德罗出生于法国朗格尔一个刀剪手艺作坊主的家庭,从小在家乡耶稣会学校读书,1729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清代的李渔与法国的狄德罗是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他们都崇尚“真实”、“自然”的戏剧作品,强调戏剧作品要描绘出真实、自然的场景,写出真实的情节、细节和人物。因此,二的真实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李渔的“说人情物理”与狄德罗的“摹仿自然”含意不同;对真实性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对待戏剧的“虚”与“实”,艺术想象和加工的认识和看法上也有差异。他们的戏剧理论分别打上了东西方戏剧理论传统的深深烙印,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戏剧真实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他们戏剧理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赫赫有名的人物,是杰出的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狄德罗一生始终勇敢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宗教神学。他在1773——1774年写的长篇小说《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就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无神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率先开设《典范英语》戏剧课,作为主教材教学的补充,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大量输入地道的英语语言,最终达到能流畅准确地输出。《典范英语》戏剧课的教学目标分语言目标和非语言目标两个维度,理论支撑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典范英语》Book 13中的《罗比·伍兹和他快乐的弟兄们》戏剧课教学,围绕"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开展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美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赋予戏剧以改造社会、教育民众的伟大使命。当代儿童戏剧担当着儿童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功能。儿童戏剧的当代发展应该合理看待狄德罗文艺思想中的根本诉求,需要在有效的信息编辑和合理的形式设置下,帮助儿童增长心智,获得道德的力量。应该说,这是儿童戏剧当代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渔和狄德罗是中西戏剧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中西戏剧艺术的外部文化背景和自身审美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两人所建立的戏剧美学体系各树一帜。两人在诸如戏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戏剧创作规律、戏剧表演艺术等基本问题上均有精深独到的论述,其理论见解既存在着差异,又不无相通之处。悉心探寻此种异中之同,应是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是最早关注中国现代戏剧改良的中国现代杂志。胡适虽不是戏剧家,但是他率先于1918年在第4卷第6号《新青年》上开辟了第一个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研究的专号"易卜生专号",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戏剧改良的文章《易卜生主义》。之后又于1918年10月15日在第5卷第4号《新青年》上组织了戏剧改良的第二个专号,发表戏剧理论文章《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这是胡适戏剧改良的两篇重要文章,文章提出了自由主义、写实主义戏剧观,以及戏剧进化论和悲剧观念。这些观点不仅对初期的文学革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文章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左右着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6.
"犹太情结"是指一个作者在犹太文化影响下进行创作。由于品特自身的犹太人身份和个人经历,他的戏剧所体现出的作家身上的犹太情结显然是其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品特的戏剧《回家》中的父子关系上就尽显了作家的犹太情结,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他的戏剧。  相似文献   

17.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作家。布莱希特主要的成就在戏剧方面,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也就是史诗戏剧理论。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内容,与他的"叙事剧"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他总是给我们以新的灵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新的问题。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布莱希特。  相似文献   

18.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现代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路易十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下,农业衰落,农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农业税沉重,大量农民破产,商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整个国家的财政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魁奈对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于1756年到1757年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写了《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试图说明法国农业衰落的根源,此后他又写了《人口论》和《赋税论》,提出了与重商主义完全对立…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67个春秋的老舍先生.以长篇小说和剧作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又因创作《茶馆》而奠定自己在中国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老舍先生最开始是一位小说家.后来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的剧作,一改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模式和创作方法,用写小说的构思和方法来创作戏剧,进行着新的尝试,他的这种尝试.开创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先河——中国戏剧史上从此有了“小说式戏剧”。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曾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法”。他对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等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宗教容忍和思想自由,为新兴资产阶级大造舆论,给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这一基本思想渗透在他的一切著作中,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