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节就像溪边的花草、蝴蝶身上的那一点斑纹,它们虽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们连缀起来,就能织成溪边的芳草萋萋、蝴蝶的纤丽秀巧……九月的第一天,五十四名新同学走进了我的班级。一个星期之后,第五十五名同学,一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又加入  相似文献   

2.
一个个亮丽的细节,就像溪边的花草、蝴蝶身上的斑纹,它们虽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们连缀起来,就组成了溪边芳草萋萋、蝴蝶的纤巧秀丽。一个个传神的细节,就像人身体内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光彩和神韵。让我们善于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3.
一个个亮丽的细节,就像溪边的花草、蝴蝶身上的斑纹,它们虽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们连缀起来,就组成了溪边芳草萋萋、蝴蝶的纤巧秀丽。一个个传神的细节,就像人身体内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光彩和神韵。让我们善于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4.
细节的魅力     
【技法点拨】一个细微的举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温柔的眼神……它们也许会让你久久不忘;一点关怀、一点温情、一点方便……它们也许会让你铭记终生。一个个亮丽的细节,就像溪边的花草、蝴蝶翅上的斑纹,它们虽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们连缀起来,就组成了溪边的芳草萋萋、蝴蝶的纤巧秀丽。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我在上九年级物理的《热机》时,由于自己对于这部分的内容不是很熟悉,在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对班级的同学说:"其实,实际的热机是很复杂的,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些资料。"这时,班级的几位同学说:"老师,他知道。"我一看是我们班级成绩最差的一名同学,平时物理的考  相似文献   

6.
张梅玲 《家庭教育》2009,(12):28-29
小红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小跟奶奶长大的13岁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于中下水平,加上她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谈笑。有一天,她忽然蹦蹦跳跳地跑到家,见到奶奶就高兴地说:“奶奶,我今天太高兴了。”奶奶很少见到孙女这么高兴,就问:“今天你怎么那么高兴呀?”“今天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爷爷观摩我们班手工课,当时我正在剪一对蝴蝶,我剪好后,他高兴地问我能不能送给他带到美国去,他要贴在他美国家的窗户上。我当然很高兴把蝴蝶送给这位老爷爷啦。他还夸我手巧,  相似文献   

7.
[作文试题]《我们的名字》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的名字叫“民工班”上海市一考生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那就是被老师亲切地称为“民工班”的班级,这样称呼并不是对他们的歧视,而是通过四年的相处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班由32名同学组成,其中25名同学是民工子女,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是上海人。起初,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级觉得很丢人,提到“民工”这个词,心里总是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因为每当别的班级同学谈到我们这个班,总会发出不经意的笑声,这笑声里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时,出示一则讨论题:我们与同学的交往中应该怎样做?我特别请一名平时表现比较好的A同学回答,他站起来,侃侃而谈,痛斥不团结行为的不正确,大谈和谐班级的好处,例举了自己如何如何。然后全班学生各抒己见。总之一句话,让我感到欣慰,认为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9.
放飞     
正那是个秋日午后,我像平常一样提前来到班级候课。课间时分,孩子们一如往日地在班级里闲聊、玩耍,我站在讲台边准备资料,不时抬头看看他们。这时,班里的"小博士"陈佳恩同学拿着一个透明罐子走到我身旁。还未等他开口,其他学生为他向我宣告:"陈佳恩有一只蝴蝶!"再看看佳恩小同学,他看起来神情很郑重,手上紧紧握着小罐子,怕罐子飞了似的。我看着他的小模样觉得有趣,不禁笑了,问他:"佳恩,你怎么会有蝴蝶的?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我们高二年级将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作为本学期必读书目。上个星期,我们已组织了余秋雨作品笔谈。我们还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评论余秋雨的文章,贴在班级文化长廊内。有了这么多的铺垫,相信这次讨论会一定会成功。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只要谈出独到观点就行。第一板块,先请陈新辉同学介绍背景资料。陈新辉: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著名文化学者、教授、作家。其主要文化散文集有5部,它们是审视中华文明的《文化苦旅》及其续篇《山居笔记》,审视伊斯兰文明的《千年一叹》,审视欧洲文明…  相似文献   

11.
《同学》2003,(7)
《同学》编辑部的GG、JJ们: 你们好啊!我们是一群热爱《同学》的忠实读者,前几天,学校发了新的邮局杂志征订目录。一拿到手,我们就在上面仔细地找起了《同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一下编辑GG、JJ们了——目录上的《同学》名字后面怎么加上了个括号,里面写着“青春校园版”呢?《同学》(青春校园版)和从前的《同学》是什么关系?订《同学》(青春校园版)是不是就和订《同学》是一样的?(它们的邮发代号都是28—228)。  相似文献   

12.
惠英杰 《教学随笔》2007,(7):67-67,66
阿文是我们班一名普通学生,然而他又是一名不普通的孩子。他从头到脚一身名牌,每天上学都是车接车送;他经常去世纪大饭店品名菜,去皇家花园健身游泳。家境好,条件优裕,班级里没有一个同学能和他比。  相似文献   

13.
赵素英   《河北教育》2004,(5):13-13
班级授课制一般公认的真正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和《泛智论》中描述的班级模式,作为一种高效快捷、整齐划一的学校培养模式至今在世界各地广泛地沿用着,应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发挥直大的作用。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中班级不只是一个同学龄段学生的简单组合,而是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QQ建立班级群.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上刘同学学习基础差、经常迟到、违纪,是个所渭的“问题”学生。我了解到,他是个有名的“网虫”,还是QQ“超级会员”。我建议他为0409班建个班级群,得到了大家一致通过。没想到他不辱使命,晚上回家就忙起来了,并使班上所有同学都加入进来,自觉当起了群的管理员。在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向大家征集群的名称,大家都积极响应,热烈发言,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确定了“0409就是爱你”作为我们班“群”的名称,并选举产生了连我在内的两名副管理员。  相似文献   

15.
《同学》2003,(8)
《同学》编辑部的GG、JJ们:你们好啊!我们是一群热爱《同学》的忠实读者。前几天,学校发了新的邮局杂志征订目录。一拿到手,我们就在上面仔细地找起了《同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一下编辑GG、JJ们了——目录上的《同学》名字后面怎么加上了个括号,里面写着“青春校园版”呢?《同学》(青春校园版)和从前的《同学》是什么关系?订《同学》(青春校园版)是不是就和订《同学》是一样的?(它们的邮发代号都是28-228)。(上海嘉定施婷婷等)  相似文献   

16.
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动不动就向老师告状。作为一名新老师,总觉得比较心烦。 其实,小学生告状无非是有以下几种想法: 第一,有的孩子发现了班级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不团结同学、给班级扣分等,当他劝告那些犯错误的同学而那些同学又不听他劝告的时候,他就产生了无力感。这种感觉促使他寻求更强势的力量来帮助他完成劝诫,因此,他需要教师的支持。这种学生往往是自觉性比较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公虎队     
这学期,我们班级新来了一个同学,他叫阮志强。阮志强是我们班级长得最大的同学。你知道怎样大吗?比我们高一个头!他如果说“我打你”,那么你要是不吓得逃也来不及,那就不可能。不过他从来没有打我们。如果别的班级谁要欺负我们,我们就会说:“我去告诉阮志强!”这个人就会吓得要命,不敢欺负我们了。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像阮志强这样的同学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阮志强躺在草地上,我们就对他说:“阮志强,我们骑到你身上好吗?我们这么多人一起骑!”我们是想,这么多人一起骑,你按住头,他压住脚,看他还怎么动!阮志强说:“好的…  相似文献   

18.
班级快报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呼啦一下跑到教室后墙上的一块黑板前,争着抢着看。这时,只听小胖子王兵有声有色地念道:“班级快讯:今天,我班杨婷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在全班同学的提议下开辟的一个新天地——《班级快报》。《快报》用的黑板是师生共同制作的,由杨婷、宋金川两位同学任主编,班主任当顾问,各小组都聘有通讯员。开辟的栏目有:“天气预报”、“班级快讯”、“新人新事”、关心学生身心成长的“生活顾问”等,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课堂上曾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发生:一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却用压岁钱买了MP5,下载了如《诛仙》、《箭定天下》、《光之子》、《狂神》等小说在课上偷偷地看,到了课间就津津乐道地讲给同学听。看到他那神采飞扬的表情,你又实在不忍心打断他的演说,心中的怒气自然也无从发泄。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名学生的守纪问题,但他却让我警醒: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出问题啦!  相似文献   

20.
孟庆芳 《现代语文》2007,(12):62-62
按照教学计划,该学《孔雀东南飞》了。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还乱哄哄的:一位同学正忘情地唱着《两只蝴蝶》。"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好吗?""好——!"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我让刚才唱歌的那位同学把歌词写在了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