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浙江省矿产资源形势和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武  何英才 《科技通报》2000,16(Z1):66-71
通过浙江省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省内优势非金属矿产利用、特色矿产品开发,以及矿产资源新用途开拓等方面的阐述,提出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对今后以矿产品为原料而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可能开发的新资源、新产品等有关问题,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角度出发,展开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对策探讨—以鸡西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臧淑英 《资源科学》1999,21(1):51-56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开发利用而兴起的城市,在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石油、煤炭、铜、锡矿石、木材等主要的生产资料,也为国家贡献了巨额利润和税金。然而,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型城市,其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已造成这些城市资源的枯竭、物种的濒危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城市还肩负着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历史重任,这也加重了资源的压力与负担。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通过对鸡西市矿产资源的现状、矿产资源的初级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转换利用的分析评价,剖析了矿产资源转换与利用的困境,提出了矿产资源转换利用的模式与对策。以此作为典型的实例分析,希望能给其它类似的城市、区域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桂西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及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生态创新的角度来初步探讨桂西地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从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及"两区一带"来对桂西资源富集区进行简要概括,分析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应,阐述了生态创新及矿业生态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思想。最后基于生态创新理论思想,结合桂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际,提出桂西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矿产资源勘探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良好前景.为此,必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勘查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同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更是资源大国。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利用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同时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对矿产等资源的优化。虽然矿产资源能为我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有利也有弊,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的现象。因此,保护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被提上了日程。基于此,本论文重点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矿产与人类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能够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日益丰富,从最早期简单地使用石块到冶炼黄铜、青铜、钢铁,直到现代社会广泛开发利用原子能,每一阶段都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和人们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赣州矿产资源优势发展本地经济,节约资源开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介绍了循环经济、赣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实现矿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有限的、非再生性的资源。长期过度开采利用势必使其减少过快,导致枯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储量在不断减少,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遭受破坏和资源消耗过快的问题。因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正确利用、妥善保护也就成为了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文章以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露采煤矿为例,从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含水层的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进行了现状和预测分析,并设计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工程和建议。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同时减少开采活动造成的破坏,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时,地址矿产勘查工作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地址资源开发的效果。通过调查我国的地址矿产勘查现状发现,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解决,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会取得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变得特别关键。笔者提出了三条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有效性,进而推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把节约和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破解资源的瓶颈制约;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20年来,通过加强矿产勘查,提高了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在矿产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增长;加大矿业开发,提高矿产品供应能力,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监管,规范勘查开发秩序,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发展绿色矿业,建立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推动矿产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郎一环  沈镭  周萍 《资源科学》2005,27(6):23-27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强度仍然很高.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有个6方面潜力: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潜力;②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潜力;③资源综合利用潜力;④提高资源回采率潜力;⑤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潜力;⑥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潜力.要使上述潜力发挥出来,取得成效,就需要提高认识,健全法制,加强管理,理顺价格,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锁成  李泽红  石广义  李宇  李岱 《资源科学》2013,35(9):1755-1764
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资源经济学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资源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相关研究团队及全国主要资源科学研究团队的科研实践为例,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对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资源经济学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资源承载力研究、资源安全研究、资源流动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世界资源经济研究等7个领域。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我国资源经济学应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水、土、能源和矿产等部门资源经济学领域、循环经济领域、资源产权与价值领域和资源经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推进学术创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应担负起学科发展导向和学术创新组织的重任,引领中国资源经济学迈向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杜辉  陈德敏 《资源科学》2012,34(1):58-64
《矿产资源法》在立法理念、框架体系和核心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给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治化造成了阻碍。在法律模式上,修订后的《矿法》应当是一部能够兼容公共利益和私权利,兼具民法和行政法属性的完整性法律。厘清包含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三组法理关系,即所有权与用益物权关系、利益分享关系、资源开发与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关系,是《矿产资源法》修改的前提。矿业权、矿产资源税费、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矿山环境保护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是《矿法》修改的重心。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赖其资源优势,更主要依赖其产业结构优势。西部地区由于受到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各种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产业优势群,因此,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而形成的矿产资源产业结构优势,构建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高层次的产业链条,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条件。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的基本现状,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张形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羽飞  郑磊 《科技广场》2011,(10):134-137
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非再生型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人是一切生产要素的核心,矿产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聪明才智的发挥与运用。加强员工的管理对于建设矿产资源的和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矿产资源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探究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一步证实矿产资源企业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极的矿产、能源、水、生物等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程度不同的享受到资源开发的正面效应,但也承担着资源开发产生的负面效应;当地的居民直接享受不到资源开发正面效应,却直接承担着资源开发造成的资源诅咒效应、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和粗放处置利用造成严重的水-土-气复合污染,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科学有效利用,不仅利于解决我国固废重大污染问题,还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短缺困境。文章梳理了3种典型类别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经验模式,指出以集中化、资源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固废循环经济处置利用模式是解决我国固废复杂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急需系统地开展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系统集成优化控制研究。以东莞海心沙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通过突破垃圾焚烧、餐厨制沼、市政污泥热解、电子污泥熔炼、废矿物油蒸馏、全过程代谢模拟数字孪生等一系列城市多源固废资源能源协同清洁高效回收与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基地的资源能源综合回收效率,降低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水平,真正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多源固废的资源能源耦合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最后,从固废精细化管理、循环发展模式创新、无废社会建设等方面展望了城市多源固废综合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