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高校校务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完善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校务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定位.校务委员会是校长的主要决策形式,学术委员会是学术权力的重要表达方式,高校党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毕宪顺 《教育研究》2005,26(11):32-38
领导与管理概念不同,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也有明显区别。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而非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和区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明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科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监督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取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自建国后经历了七次变更,从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到1989年以后主要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最终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4.
校务委员会制度是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针对学校管理实际提出的一种新型制度,是校长负责制下学校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补充,构建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辅,其他工作制度有机配合的"一主两翼"管理体制。校务委员会发挥"校长负责制下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有关事项的参与者、建议者、协调者和审议者"的作用,是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教师、家长、社会行使民主权利、有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英国、美国、日本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归纳和提炼七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借鉴七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的做法和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配置,应先以加强学术权力为基础,从二元权力渗透、行政权力主导向二元权力渗透、学术权力主导转变,进而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耦合的新机制。校务委员会制、董事会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几经变化。建国初期.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1956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实行革命委员会和党的一元化领导制。1978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0年,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分工”二字去掉,统称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4年,当时教育部的负责同志曾提出进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少数学校开始试行。上述几种体制是在…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和形式,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校管理形式.(一)主要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我们选择三个较为典型的国家.一是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法国,二是地方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三是中央与地方并存模式的日本.第一、法国高校内部管理模式.根据1984年法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法国高校内部设校务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和教学与学校生活委员会.(1)校务委员会一般30—64人负责制定学校的政策、对预算进行表决、审定决算、确定岗位设置方案、批准校长代表学校签署的协义书.(2)科学委员会20—40人,向校务委员会提出科研政策方向和建议,并就本科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大纲、科研计划和合同、学校设置新文凭或改变文凭的计划等提供咨询.(3)教学与学校生活委员会20—40人.向校务委员会提出本科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向,预审指导科研资格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这一管理制度的确定,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明确规定了管理体制的形式是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具有审议权,教职工代表大会具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学校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我们认为,这是党中央对建国以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经验的结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学校管理体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13,(31):56-56
校长的聘任,是校务委员会的职责,因此校长的遴选,也落在校务委员会身上。校务委员会一向的做法是首先设立一个搜索委员会,以小组形式执行新校长的搜索与遴选,把结果交给校务委员会定夺。  相似文献   

10.
一、1997年以前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中国兵工学会为了适应兵器工业“保军转民”和第二次创业的需要,于1989年经兵器工业总公司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组建了兵器工程师进修大学。学校旨在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为兵器行业服务。学校由校长、副校长和20名委员组成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办学方针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学校的常设办事机构为中国兵工学会继续教育部和校务办公室,负责学校办学政策的落实、招生计划的制定和教学管理等工作。学校内部管理实行总校、分校、输导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院制改革成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重组、调适和完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强化大学的功能机制,促进学科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但从目前我国大学的学院制改革实践来看,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随意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学院制改革规范性的缺失。从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学院制改革规范性的必要性,对探讨学院制改革规范性的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理事会从诞生以来的信托实体至今逐步演化为民办学校的内设机构,从世界范围民办高校发展史看,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未区分非营利民办高校财产权的情况下,将理事会规定为民办高校的中枢决策主体,此种制度设计造成该法与《民法典》设置的法人类型不能完全对应,给非营利民办高校理事会治理造成了困难。在现实中,非营利民办高校理事会存在权力过于集中、校长治理权无法保障、缺乏监督机制等诸多问题。在未来改革中,应当以办学财产的归属和来源是否是捐赠作为区分非营利民办高校法人性质的标准,形成以理事会为核心、校长独立治校、教职工和党委共同监督的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Official involvement of parents in 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very limited until recently within the highly centralize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in Korea. But,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1995 has brough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of Korea. The main approach of the reform is decentralization, which tries to turn over the pow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to the hands of regional education offices and site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the school council was introduced to enforce autonomous and responsibl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through broad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of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d the background, ro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council, focusing on the new pattern of parent–school participation formation. And based on the findings, I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school council and suggeste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school partnership through the school council.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评估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学校评估体系将有助于建立一种多元、系统的学校办学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这一评估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政府的督导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评估以及学校的自我评估。三者各自行使自己的职权、承担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功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取代。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颇具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办学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从高等教育由谁办、为谁办和怎么办三个问题思考,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利益关系的协调和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改善。文章认为"区分高校的‘立’与‘办’""重视第三部门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建立灵活有效的高等教育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多种办学机制的合作伙伴关系"等不失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办学自主权既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而到以办学章程为载体的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嬗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明显扩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迁体现了权力与制度的互构关系:权力秩序呈现出从集中管控到分权治理的特点,制度模式从国家本位到多元导向的发展趋势。受路径依赖和高等教育供给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临时性制度过多与总体性制度欠缺、外部放权和内部集权等多对矛盾关系。在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实现从行政主导型的制度变革转向发展驱动下的高校自主性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17.
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本源价值在人才培养,育人是大学的本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当下发展侧重点的判断,应回育人的大学本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点,通过课程教学、资源环境、管理体制、学校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改革,实现大学本真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公办高校率先实行扁平化管理改革后,部分民办高校为了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在着手实施扁平化管理。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和扁平化管理各自的局限性,使得民办高校扁平化管理改革面临诸多问题。依法治校,完善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治理模式;建立职能不同的委员会;推行目标考核聘任,实行绩效分配;合理区分行政管理与专业管理的职能等几个方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正在从"近代型"向"现代型"转变,学校组织变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学校组织的特性诉求学校组织功能结构重建,重建后的学校组织功能应当是在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同时满足教师的发展;重建后的学校组织结构应能从多方面体现学校组织的特性和功能,成为教师健康、主动、真实发展的保证体系;学校组织功能结构的重建将带动学校组织文化、制度、机制等深层次变革.  相似文献   

20.
促进课程发展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建立符合新课程发展需要的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正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促进课程发展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目标体系、学校保障体系、学校发展能力体系、学校成效。对这一体系的研究可以深入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进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