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动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闫淑敏  张生太 《预测》2003,22(1):7-10
在以往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中,大多注重政府层面的投资,而较少关注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从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动态变化状况。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了加大政府的农村教育的投入外,还应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为农民家庭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针对农村家庭健康投资低的现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家庭健康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已有人力资本存量测试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教育、研究与开发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因素,测度了西部人力资本的存量,并与中、东部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根据西部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亚慧 《未来与发展》2011,(3):50-54,58
人力资本是通过多种途径的投资所形成的固化在劳动力者身上的素质表现,投资途径决定了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农村人力资本在健康、教育、培训和迁移等方面与城市劳动力不同,其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投资数额较少、投资途径有限,造成我国城乡人力资本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行业员工就业初期高离职率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巧转  黄旭锋 《预测》2003,22(4):22-25
对于员工离职的研究国内外的文献都集中在离职的动因模型和影响离职意图的各种环境变量上,然而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体,他们的离职行为自然要考虑到经济学角度的投资的收益性与风险性。本文正是针对高科技行业就业初期的高离职率现象,从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人力资本贬值、被动离职风险等角度对离职现象进行分析,指出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离职行为与高科技行业的高人力资本贬值所引起的人力资本价值存量减少和被动离职风险增大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力资本外流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于人自身的生产知识、技能及健康的存量,是人作为经济主体创造财富和收入的生产能力.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人力资本正在迅速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当代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凭借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国家财富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内生性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巍  周龙 《中国软科学》2007,(4):68-74,83
传统的认识是我国高速经济增长主要由固定资本投资拉动。本文针对这一观点做出深入考证,利用最近9年各省经济发展的数据,使用比前人更加严格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虽然简单的回归分析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确有重大影响,但是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才是根本因素,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吸引流向该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这种间接作用,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在考虑了人力资本这一作用后,固定资本投资的作用不再明显。这一发现证明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已有很大提高,在走向内生性经济增长的模式,即以人力资本为根本动力的增长,固定资本投资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杰  刘杰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48-14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参与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化,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但是我国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注重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和重要意义,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富含人力资本的群体,在社会中所拥有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现,现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并阐述大学生人力资本所体现出的投资主体多元性、承载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形成具有职业指向性、存量具有层次性、收益实现具有时滞性和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对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细化和发展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积累的均衡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增长来源于知识、技能在劳动力个体上的累积。知识、技能在经济系统内的不同分配状态是人力资本选择均衡性增长或非均衡性增长的结果。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分配不均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的下降。在目前的中国,接受教育是人力资本增长的最主要手段。在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相同条件下,将受教育机会更多地分配给拥有更低人力资本的普通劳动力,是人力资本增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低存量限制了农民务工收入的提高,文章运用农民工人的说法,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与务工收入的关系,探讨运用教育和培训的手段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农民务工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60年前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为解决国民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研究方向。从宏观来看,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和高等教育扩招是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泽双  章丹 《科研管理》2009,30(2):179-183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不可撤销的特征,并且投资主体能够决定投资的时机,因此,标准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需要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标准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假设投资主体参加工作是不可撤销的,同时认为相关非货币收益是免税的。但是本研究认为研究对象应当是投资主体进行的教育投资,而不是参加工作;同时,投资的沉没成本,包括增加的教育费用和放弃的劳动收入均受税率变化影响。研究表明:实物期权价值的存在使得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变得更加犹豫,结果会导致需要的投资回报会增加。同时,实物期权价值的存在会降低投资回报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另外,税率会影响投资成本,从而会影响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的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对识别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以及原因度分析,指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诸多因素中影响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投资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契合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企业在选择领先型、跟随型、模仿型技术战略时,采用与之相契合的累积型、协助型、效用型人力资本投资系统(这三种人力资本投资系统在投资水平、投资重点和投资原则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地支撑和服务于所采取的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攀艺  蒲勇健 《软科学》2007,21(2):138-141
从博弈论的视角,对该理论在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博弈解释、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激励约束问题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国际差异的不同博弈解释等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最后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35个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科研管理》2005,26(1):60-70
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分别设计了评价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城市竞争力和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R&D投资、搜寻与多个国家风险投资周期性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Barlevy的R&D投资波动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了R&D投资、风险投资与宏观经济总量(GDP)波动这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机制。论文认为,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企业进行R&D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小,企业适于增加R&D投资。但是,企业此时进行投资的风险性也很大,有必要引入能承担更高风险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的进入提高了企业的R&D投资资金和技术创新成功概率,并增进了宏观经济增长潜力。论文对12个国家在1995-2010年期间的R&D投资、风险投资和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模型中的有关推论。论文最后建议,在我国经济增长较为缓慢阶段,我国应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通过引入更多的风险投资,提高企业进行R&D投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培育宏观经济在未来各个时期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HTVIC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异质性资本,根据递增途径不同分为5种类型,为更好实现其价值增值,在分析HTVIC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对卢卡斯模型进行改进,建立HTVIC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重点对不同类型的HTVIC人力资本的最佳投资量进行决策,并给出策略建议。本研究有利于促进HTVIC人力资本投资,对实现HTVIC人力资本的价值及促进HTVIC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