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毫不夸张地说,“问题”正是创造的源泉和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在发明创造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  相似文献   

3.
匡姝 《教师》2011,(13):32-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干干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对学生可以起到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的作用,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得法。则往往会出现“冷堂现象”或者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课堂提问并非意味着问得越多越好,而在于精问、巧问、善问。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绿色”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思维最大化,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趣引问,启疑开窦,效果很好.兹举若干教学片断,恳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毫不夸张地说,“问题”正是创造的源泉与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在发明创造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所以从根本上说,要发明首先要学会设问,善于设问。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强调了巧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精心设疑。教师只有以问题精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谢弘 《中学文科》2007,(11):12-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古人说得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教学中提问很重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妙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须通过合理选择提问对象来实现。但由于一些教师只重视问题的设计,而忽视答题学生的合理选择,使“妙问”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人说:“学问学问,只学不问,越学越笨。”对教师而言,“知道了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对学生而言,“学会提问是学习入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郑金妹 《现代语文》2006,(10):30-31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问得巧,愚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而带有总结性、反思性的“回头一问”,显得犹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回头一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下面就以几篇课为例来说明“回头一问”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如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相似文献   

15.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为生动形象:“发明千下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T,只在每事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足进行创新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设置科学而又艺术的提问语,引导教学走向成功呢?一、悬念式问语案例: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有位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8、12、17、24、26、39、42、53、66。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当学生很快判断出来后。教师又写上:456、3250、5277。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数目较大,学生陷入沉思。教师紧接着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急…  相似文献   

17.
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一种好方式,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治学思想。陶先生在《每事问》的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问到底》的诗中又写道:“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良好的课堂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言都展示了“思”与“问”在个人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便产生了“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氛围。这种氛围的达成主要依靠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来渲染学生的情绪,以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大教育家也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评价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0.
教育名言     
陶行知 《辽宁教育》2008,(11):40-14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苯。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