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在文学理论上面也卓有建树,其“唐宋七子“说对唐宋七位古文代表作家予以高度评价,确认了从西汉到唐宋的古文传承线索,体现了复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中提倡个性的创作追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唐宋七子“说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唐宋古文代表作家予以整体性概括,是唐宋八大家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植物和雨都是自然界的外在表征.唐宋词中有丰富的"植物+雨"意象,它就是一个把自然界浓缩在文字中的生动图谱.当这些自然物因为作家主观情志的复杂经验,上升为意象后,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意味,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它承载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3.
媚俗已成为当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将媚俗倾向演绎得丝毫不爽.文化媚俗倾向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它是在世俗化语境中由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多个原因所造成的一个结果.媚俗倾向被精英主义者视为大众文化的"原罪".在价值论范畴中它是作为一个悖论而存在的,其负面性同其积极性一样显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应对媚俗倾向共担责任.大众社会疏于理性思考而耽于世俗欲望的群体心理好尚为大众文化的媚俗倾向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也证明着媚俗倾向是一种有赖人文精神注入而加以修正的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元代的绘画和画论相辅相成,他们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强化了对绘画创作主体性情的表现。元代的画论更是从理论的角度对这种绘画风气进行了延拓,我们通过对元代画论中的"古意"说、"逸气"说和"理"性说三对重要理论范畴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元代绘画重写意、重主体表现性的理论本质和形成基点。  相似文献   

5.
唐宋赋的诗化与散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赋家衍化了赋的形式,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充实了赋的内容,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赋不像赋了,因而使赋体文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汉赋的崭新面貌。唐宋赋的诗化主要表现在形式和格律两方面。唐宋赋特别是宋赋的散文化则表现在三方面:1.韵的疏密以及押韵与否很随便;2.将赋用于说理、议论、记叙;3.不事雕琢,变艰深华美的语言为平易浅近,并将散文的气势注入其中。由此,唐宋赋创作中的两大趋势可以归结为:一是追求谨严与偶俪,一是追求自由松散;一是取法于诗,一是归靠于文,主要成就在唐的律赋和主要成就在宋的文赋分别反映了这两个极端倾向  相似文献   

6.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李淑英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3):41-43,57
唐宋两个朝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宋诗人的寿命、年龄看起来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命现象,实际上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和文学信息,与诗人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存状况。而其中又以诗人创作中的“四十岁现象”最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8.
唐宋两个朝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宋诗人的寿命、年龄看起来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命现象,实际上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和文学信息,与诗人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存状况。而其中又以诗人创作中的“四十岁现象”最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复古派"末五子"之一的屠隆文学思想表现了由复古向性灵过渡的特征.屠隆的"性情说"提倡文学抒发个人性情,以"各极其致"取代格调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从而超越了复古派的格调理论."性情说"是对复古派"情真说"的继承和发展.从屠隆"性情说"的内涵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思潮的变迁以及文人思想的变化,复古理论中的某些理论内涵会发展成导致复古派消亡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初学"长庆体",其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代。其诗歌创作以宗唐诗学为主,初始以云间诗派的宗唐诗学渊源为基础,并博采唐人众家之长,形成自己力传大雅的唐音之作;在具体诗歌创作中,以"史外传心之史"创作手法对宗唐诗学开创发展;最后以才思、性情、学识开创了宗唐诗学理论,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性情的属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一种解释,性情就是性格.结合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理论,本文认为,性情的同义语包括心性,相对于知性而言,与理性有显著的区别."性"指本性,是真的意思;"情"指情感,是感情、感受力的意思.性情就是指一个人本真的情感、感受力及相对应的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综合[1].性情是个体对世事人情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性情"一词也可以说明观念、动机、反应、倾向等是如何描述和解释人的举止行为的.  相似文献   

14.
清人对明词创作多持否定态度,多有不够允当之处,相对来说况周颐的意见较为中肯。究其原因,明代词学推举性情,重视作品中性情的抒写,浙西、常州词派虽不废性情之作,但于性情内涵以及抒写方式的界定上与明词有根本的差异,他们倡导“醇雅”、“比兴寄托”、“沉郁”之论,反对明词创作中性情抒写俚俗化的倾向,而况氏在性情论上却与明代主情论词学思想存在着一致性。另外,《草堂诗馀》在明代词学建构与词坛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浙西、常州二派对《草堂诗馀》多持批评态度,往往将明词的衰靡不振、创作中的俚俗化与《草堂诗馀》联系起来,而况氏对于《草堂诗馀》却有着与浙、常二派不同的看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况氏在评论明词时才能不废有明一代词作,并给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柳永创作了很多歌妓词。幼时母亲的影响,唐宋词的书写传统以及宋代的社会世情都是其创作歌妓词的原因。依据这些歌妓情感心理诉求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真爱痴情型、幽怨感伤型、自我放纵型三种心理类型。从这些歌妓类型中可以探究到柳永笔下歌妓的真实处境,能够还原柳永词中歌妓真实的悲剧人性风貌,探究歌妓生命历程,展现歌妓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最终失败的悲惨命运。这些歌妓词既是柳永对自己不平人生的书写,也表现出他对下层歌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儒家美学以孔子为发端,以“仁学”为基础,由孟子和荀子各从一端将其发展为一种与伦理学和心理学联为一体的儒家美学思想体系。在儒家美学的诸多标准中,“中和”为美是最为基本的。基于此,在艺术领域,儒家充分肯定审美和艺术在陶冶人的性情或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价值;在人格美领域,儒家一方面肯定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强调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意义;在自然美领域,儒家主张“比德”说,倾向于从伦理道德和人格心理结构的角度去观照自然景物,惯于将其比拟为某种人格品性的象征或隐喻性表现。儒家美学正是通过这些方面,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马克思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考察的基本对象,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平衡说”,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机能上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与欧阳子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为题材的小说,都不约而同地着重描写了都市人的两性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下,她们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心理分析的创作趣味,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也有着明显的趋同性.<金锁记>与<魔女>便是这类题材的突出代表:两位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经典的"魔女"形象,她们都是在受虐与施虐的共同作用下走向极端的.当然,由于她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因而在人物心理分析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极为不同的地方.对她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异同及其成因进行一番考察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她们小说创作中的心理分析倾向.而且,这两篇小说在她们的整个文学生涯中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代表了两位作家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教学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界研究十分繁荣的一个领域。认知科学把概念视为心理表征,并有相似说和理论说两种主要观点。心理表征说是认知学者研究概念的默认立场,却受到多方面的质疑,其在概念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变易理论关于学习和概念许多独特的观点,对概念教学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诗、宋词、元曲各展其美。不同的“美”,源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美”,也折射出不同的时代文人的意识倾向和心理需求。现以唐宋文人作参照,以元散曲为依据,来探讨元代文人思想意识、创作个性、艺术成就与“心理防卫”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