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万有 《语文知识》2000,(12):20-23
一般讨论词的释义,大多侧重词典的释义,而一谈到语文教学中词的释义则语焉不详。举个例子说,“文章”一词的比喻义,词典只概括为一个义项,即“比喻暗含他义”,至于“暗含”哪些“他义”,就要靠在语文教学中词的具体释义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和《柯林斯高阶英语词典》都是语文性词典,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名物词的基义释义存在着一些相同点,释义都简明通俗,都抓住了意义的基本特征,都采用词典定义的释义方法等,这些相同点也是由这两部词典的语文性决定的。语文性的不同表现使两部词典在名物词基义释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对名物词释义给出的区别特征多少不同,释义时用什么事物做描述不同,释义结构长短不同等,这些细微的差异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是两部词典名物词释义语文性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3.
张娟  张玲 《现代语文》2013,(1):158-161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作为国内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实现释义方法多样性的同时,首次采用了“完整句释义法”,从而在释义语言上避免了以难释易,在释义方法上避免了同义词循环释义、近义语素和词循环释义的缺点,并有意识地呈现了词语的用法(搭配),充分体现了单语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学习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副词"就"义项的"分"的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有关字、词典及文章中有关副词“就”的义项划分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文章用所提出的核心义“较快衔接”、“限制”同《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词典》等中的义项和释义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副词“就”的核心义的合理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语义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几种英语错误翻译●山西侯金香在英语学习中,不少人往往只注意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却忽略了对词义的理解。认为只要词典翻得勤,便能“选择”到恰当的词义。把阅读、翻译机械地看作“句法+词汇的词典释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查不到正确的“释义”。那么,理解...  相似文献   

6.
词头的意义与复合词语素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淮青先生认为:“词的意义由词典中释义的词语说明,词典中各个词头的义项就是语素义。”由于符先生的这种认识并非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只能认为是一种假说。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符先生的假说。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词头的义项就是语素义”的命题虽然成立,但不周全,因为词典里所立的单音节词条(词头)与构成复合词的语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徐夫梅 《文教资料》2009,(27):30-31
情态是人们表达话语的一种方式,评估范畴是说话者通过评估词语所表达的主观评估语义,在语言表达中有着特殊地位.释义是词典的中心问题,本文就<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情态评估词的语文词典释义进行分析,探讨释义方法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试图建构和估词的元语言释义和搭配思想,从而提高评估词词典释义的质量,提升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动于衷”有“毫不理睬,毫不关心,毫不配合”等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意义,其中,只有“毫不理睬”这一层可写进词典释义,别的意义应排斥在外。当前语文工具书种类繁多,众多辞书各陈己见,同一个词语同一意义却释义不同,这就淡化了工具书的工具性与权威性。人们对词语概括义与具体义的性质认识不清,将二者交错混杂,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词典释义应抓住词义的本质,剔除具体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颜色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本文选取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基本颜色词及其下位词共120个,按照语素的意义分层级统计,并总结出汉语颜色词的主要释义方式有:归类限制释义:直接指示释义,状态描写释义;同义近义释义;对比描写释义。根据词典的释义以及收词情况,本文还探讨了汉语颜色词收词释义上的不对称性,以及颜色词释义的准确性,并对个别词目做了释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樊长林 《学语文》2004,(4):6-46
有些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涉及”这个词语时,喜欢在“涉及”的后面加“到”,这一现象在语文老师中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些老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涉及”的释义为“涉到、关联到”,认为“涉及”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有“到”的意义,使用时不应加“到”否则语义重复,不合汉语语法。持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确实有很多“涉及到”的用例,因此从语言的普遍性原则来说,我们不能说这种加‘到”的用法是错误的。例如:  相似文献   

11.
关于编写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近义词词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收词范围、释义原则、例句选取、释义语言及辨析的方法等具体问题,讨论对外汉语近义词典的编写。我们认为:收词范围应明确限定在《大纲》之内,同时要比现有的近义词典宽泛一些;应采用以辨析差异为主的释义原则;例句及释义语言应浅显易懂;同时提出比较具体的辨析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双语词典是语言、文化和知识传播的桥梁。双语词典中文化特有词的释义对于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文化特有词采用灵活有效的释义方法将有利于词典用户更好地学习语言和理解源语文化。本文从文化特有词的义项特点出发,探讨双语词典中文化特有词可行的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词的功能义,是指因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而导致词的意义变化而形成的词义。研究词的功能义,重点是认识词在非常规功能下意义的变化。探讨词的非常规功能义的释义模式要注意区分逻辑语义模式与语言表达变式,以期在语文辞书中准确地、规范地说解词的非常规功能义。  相似文献   

14.
爱的味道     
陈容 《教书育人》2004,(4):40-41
我们在学习和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比较熟悉的词却解释不清其中一语素的意义,而各类语文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诸如“解释加点的词“之类的题型,不要你解释词的意思,而要你解释其中的某一语素义.有些语素义,一些词典中都未列出义项,令我们大伤脑筋.但弄清词中语素义,的确颇有裨益,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深入地掌握词义,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地类推其他的词义,对理解词义、丰富词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弄清词中语素义的做法.下面,我们就谈谈确定一般辞书中没有对应义项的词中语素义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晴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愤恨、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楚宏  张海燕 《培训与研究》2001,18(4):11-15,20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关注、愤怒、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目的语对应词与原语词目的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文化附加义上相一致,是双语词典文化局限词释义中的一大难题,可以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揭示词义的同中之异,对英汉文化局限词目的释义特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实践中探讨释语词义表达方式调适和整合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实释解词目的文化信息,以妥善解决双语词典等值释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扫除实词理解方面的障碍。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古人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为什么“不离句”?这是因为词有概括义和具体义之分。概括义是从许多具体义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词典中对词语的解释一般是概括义;而具体义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我们常见的课文注释多用具体义。这是说的根据上下文解释常见的文言实词也就是要准确地理解词的具体义。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英语阅读理解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借助于概念意义的语言知识不难理解明示信息,暗含话语信息的理解往往感到很难。因而常常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1)过分依赖词典释义,生搬硬套;(2)能够理解句子里的每一个词以及句子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却不理解整个句子的语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较有影响的汉语学习词典在离合词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1.记性标注不统一;2.释义中模糊了内向词典和外向词典的区别;3.用超纲词或英语释义加重了学习者的负担;4.用法提示和释例不全面;5.注释中未将此类词的“离”“合”两类用法分别注释等。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离合词注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