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组织,或是一级政府,都可能会遇到被媒体曝光的情况.当媒体报道一个事实准确的可能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我们可以将它称为"危机",危机出现之后,如果处理失当,对组织的损伤将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处理这些危机事件昵?下面笔者以香港特区政府处理"假货风波"的事件为例,对具体过程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危机管理研究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军事和外交上危机事件的处理。具有现代意义的危机管理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危机的处理拓宽到了整个社会及个体组织所面临的危机。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所讨论的危机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色彩,笔者将其界定为社会危机。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类社会中,突发社会事件——也即社会危机无处不在,近年来的SARS事件、南方暴雪、手足口疾病及现在牵动无数人心的四川大地震无不表明突发事件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民知情权的彰显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现代政府已很难像以前那样消极躲避、闭口不言,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积极的“危机公关”。所谓“危机公关”指的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4.
吴瑛 《新闻记者》2005,(9):18-19
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一个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信誉。现在,我们来看看今年肯德基和四年前的南京冠生园,分别是怎么应对本企业的声誉危机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使公共关系概念所含有的“公共性”特征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公关危机衍变为公共危机已成为公共关系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实现组织利益的过程中满足相关公众的利益以及追求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是组织减少危机或有效处理危机的价值起点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底,广州市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事件和“抢购盐米”事件终于完全平息下来。在这次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广州市政府显示了它的公信力,显示出其临危不乱的危机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有关部门在危机公关中信息传播管理方面的一些不足。风波平息过后,我们应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危机公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啤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何谓“危机”?一般来说,危机是指危及社会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在诸多有关危机的定义中,美国学者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对危机的定义得…  相似文献   

8.
胡永刚  白浩然 《新闻界》2009,(1):106-107,92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进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9.
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危机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活动,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处理得好,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声誉,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伤害企业的信誉度,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危机传播?我们可以从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和加拿大食品安全危机的对比说起。  相似文献   

10.
媒介运营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春末夏初发生的“非典”事件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国人对于“危机”二字有了切肤之痛.危机管理开始进入各类组织管理者的视野。人们希望建立一套完备的、有机的、紧密的危机管理系统,消除再次面临危机时由于无序、松散、造成的惊慌失措.将危机所带来的灾难及损失囿于最小范围内。媒介管理者也开始关照潜藏媒介中的危机因素,期望对危机先知先觉,  相似文献   

11.
郑曦 《报刊之友》2013,(3):31-32
摘要:网络舆论是指以网络为平台,网民借此发表对公共事务态度和意见的舆论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危机事件都借助于网络舆论迅速传播,这对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通过对“钱云会”事件截止2011年1月3日发展的两个阶段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钱云会”事件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单一企业危机事件很容易变成全球性危机事件。三鹿奶粉危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对危机事件,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危机传播管理。对各种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最大效用,以消除公众恐惧心理、迅速果断地处理危机、建构和谐社会、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传播界被提及较多的一个词是“危机公关”,无论是社会事件还是其他媒体事件,对危机处理的不同态度会导出截然不同的后果,显示出危机公关艺术水平的高下。 就媒体来说,因为会遇到无法提前预测的“危机事件”,同样也有一个如何进行危机公关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有意识地探讨媒体的危机公关问题,可  相似文献   

14.
范佳佳 《新闻世界》2012,(6):187-189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对沃尔玛“绿色猪肉”事件的新闻报道,从媒体对危机事实的建构、危机类型、危机历史三个角度分析沃尔玛“绿色猪肉”事件的危机情境,以SCCT理论为框架检视沃尔玛在“绿色猪肉’’事件中的危机应对情况,发现沃尔玛只重视危机策略的应用,忽略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危机管理是“对档案运行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危机传播观念形成了挑战.以非盈利组织为例,近来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不断爆发危机,展现其危机传播观念的不足.本文选取2011年6月份爆发的“郭美美”事件和8月份的“卢美美”事件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事件中危机的传播模式和组织的公关行为,尝试厘清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非盈利组织的危机传播特征,并为其建构新的公关制度与观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静  杨海 《新闻世界》2013,(8):231-232
危机公关对于非盈利组织应对危机事件、维护组织声誉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等10家报纸对“红十字会危机”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了非盈利组织危机传播中传统媒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与危机公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新闻记者》2001,(7):39-40
危机公关又叫作“危机管理” ,顾名思义 ,是指当一个组织、企业濒临危机时 ,如何处理与其相关组织、个人的关系 ,使之赢得调整的机会 ,最终化险为夷。近年来 ,随着企业组织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 ,危机管理在实务界已经成为一个兴盛的产业。危机管理的研究 ,也逐渐成为应用传播领域中重要的新兴研究取向。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有不同的视阈 ,在众多的研究取向中 ,大部分人认为 ,危机沟通是影响危机处理成败的主要关键。作为组织或企业 ,它的沟通对象应该是它的被服务者 ,或是产品的使用者即广大的公众。但是这种沟通交流在大部分时…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危机传播中的新闻发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高校危机事件频频爆发。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将云南大学卷进危机漩涡,事件刚落幕不久,“北航招生黑幕”、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落水”等事件接踵而至;2005年,江西旅游进修学院遭债务“逼宫”等高校危机事件爆发;2006年,杭州某些女大学生网上卖淫、国家审计署发布18所高校违规收费(其中北大、清华大学、人大等名校也榜上有名);2007年,复旦大学“抄袭门”事件、北大“恒甫门”事件,等等。上述事件呈现出危机事件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发展的一种常态现象,面对可能的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危机管理,即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动,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另一部分是当图书馆危机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针对现实的危机进行的管理,称为危机事件管理,这是对实际存在的危机进行处理。但无论是在日常危机管理还是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图书馆都有一些共性的工作要做,如沟通管理、媒体管理、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组建危机管理协作网络、营造图书馆危机管理组织文化等。由于这些管理行为贯穿于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的始终,属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文章对这些基础工作从策略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