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和思维渐渐形成的阶段,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都不具备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好奇心重,对未知世界充满幻想,在这一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中渗透数学,让幼儿能在玩耍活动中开展不自觉的数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让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利于幼儿思维的养成和身心的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让数学渗透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照顾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起居中,我发现大便是小班幼儿的一大难题。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裤子。幼儿不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主要是对上厕所存在着一些焦虑。有的幼儿在家里是坐着大便,两腿不用使劲,而幼儿园的厕所是蹲坑,需要他们使用腿部的力量,这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困难。还有的幼儿厌恶大便的臭味,因而不爱去厕所。怎样才能解决孩子上厕所难的问题呢?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幼儿通过信手涂抹可以表达内心世界,达到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游戏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就是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幼儿在绘画中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特有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农村中乡、村两级办的幼儿园(班)发展很快,但幼儿平时上幼儿园的出勤率却较低。据我们桐乡县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农村幼儿的父母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幼儿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同时又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认识不到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相当多的人仅认为办幼儿园就是帮一家一户管管孩子。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家中有人照顾孩子时,他们对孩子去不去幼儿园上学,抱无所谓态度。这是幼儿经常不上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会芝 《山东教育》2004,(27):29-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谈到科学,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埋头工作的情景,从而认为科学教育也是枯燥的,幼儿园的孩子一定不喜欢这种枯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午餐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吃饱,便要求每个孩子定时定量吃完每天的饭菜。但真正能自觉完成每天饭菜量的孩子屈指可数,大部分孩子对每天的午餐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分析其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一是孩子因为挑食不喜欢吃。二是小年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等待喂饭。三是家园之间进餐常规不同,如:家里的菜都是家长根据幼儿的喜好特定的,幼儿园的饭菜不一定合胃口;家里可以“打游击”式地吃饭,在幼儿园里必须坐在位子上吃;家里可以爱吃多少吃多少,幼儿园必须定量吃完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老师总是耐心地对孩子说:“不…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这个场所对3~6岁的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是潜在的、持久的,甚至是深刻的、长远的。幼儿园能否在三年的时间里为孩子发挥积极的影响,帮助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幼儿园这个场所是否科学、合理,园内的环境是否为幼儿所喜爱,让幼儿在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为此,幼儿园需要充分利用场所精神的内涵,发挥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关系环境的隐性作用,让幼儿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产生安全感、认同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谈到科学,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埋头工作的情景,从而认为科学教育也是枯燥的,幼儿园的孩子一定不喜欢这种枯燥的东西,事实是怎样的呢?为了让孩子学得生动、学得有趣,愿意不断地探究,我们把音乐作为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载体,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索。幼儿科学教育与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正是这些相通性,使得以音乐为载体进行的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没有不做游戏或是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因此游戏也就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成为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不止一位家长向我反映:“我这孩子真喜欢幼儿园,非要我最后一个来接他不可。”起初,我听了很高兴!孩子如此喜欢幼儿园,做老师的当然高兴!但渐渐地,我发现幼儿要求晚接另有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周升芳 《山东教育》2002,(30):30-30
每当新学期开始,就会有许多新的幼儿走进幼儿园。新入园幼儿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停地哭闹,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喜欢幼儿园、爱恋幼儿园呢?几年来,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点滴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一、动作亲抚,消除陌生感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走向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小,依赖性强,再加上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得到亲人太多的关心和爱抚,所以一换新环境就会产生孤独、恐惧、失落和不安全感。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多一点的温暖和关爱,接过其亲人的“接力棒”,以慈母的襟怀来接纳孩子:抱抱、…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设能够帮助幼儿提升活动经验,增强幼儿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需求及幼教改革的需要。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遵循孩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展开区域活动创设,从而促进孩子进行自主活动以及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见到本班老师能主动地打招呼,喜欢和老师在一起,家长也反映孩子信任老师,经常讲“我们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幼儿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喜欢老师呢?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幼儿都认为老师喜欢我,不打我、不骂我,所以我也喜欢老师。我觉得,幼儿对老师的喜欢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是不够的,老师除了在生活上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与孩子达到情感的交融之外,还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有本领的,是很能干的,这样才能增强孩  相似文献   

15.
<正>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爱心具有教育效应,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更多的爱。一、树立信心,爱藏心间幼儿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进入幼儿园后,人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会产生陌生和恐惧的心理,从而哭的哭、闹的闹、跑的跑,这就需要教师扮演起孩子父母的角色,把孩子依恋父母的任务担当起来,喜欢和热爱每一位孩子。要知道,热爱孩子  相似文献   

16.
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提早入园的小龄幼儿,家长让孩子提早入园,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1.家长自我感觉自己的孩子能说会道,适合上幼儿园了。2.幼儿出生月份不凑巧,拖后一年在班上就是大龄幼儿,跟小萝卜头一个班,似乎吃亏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收到某镇中心幼儿园钱老师的来信,说她班上的一位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去了。原因是她只教幼儿唱歌、画画、做游戏,甚至带幼儿到小沟里去捉蝌蚪。孩子都上中班了,也不教认字、写字、做算术。“既然这样,我还送孩子上幼儿园干什么?带回家也一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创办以来,人们就开始探索幼儿园的环境问题,希望找出幼儿钟爱的环境模式,来构建幼儿园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受到幼儿的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幼儿更好地得到发展,成了每一位老师思索的焦点问题。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的。因为环境与孩子共存始终,孩子既能从环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影响、作用环境。由此可见,幼儿园中孩子都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作用来形成有意义的情境,从而产生互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卷首絮语     
卷首絮语皮军功朋友有个小孩,上完小班便不上中班了,问其原因,他气愤地说幼儿园老师不喜欢他小孩,整天只关注那些他认为能力较强的幼儿,孩子在班上感到很自卑,所以干脆领回家呆一年,让其忘掉幼儿园经验。我很震惊,原来老师的偏爱已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面向全体...  相似文献   

20.
曹莉 《甘肃教育》2011,(13):63-63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两个主要环境,这两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对幼儿的理想的教育效果。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里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庭和幼儿园在对幼儿的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幼儿园或家庭对幼儿的教育还存在着某些缺陷。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双方就要经常联系,相互沟通,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