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久前,我有幸随团参访台湾地区的台北市中正小学、台中市光复小学、台南大学附设实验小学等几所学校。在参观校园及与当地师生接触过程中,我深感其在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一种教育文化特色,值得借鉴。一、守常——以传统为根本,融时代之元素走进台湾的小学,处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传统道德文化气息——不少学校的文化墙上都有  相似文献   

2.
我有幸参加了2010海峡两岸小学教师实务进修研习活动,参访了台北内湖区几所比较有特色的小学。这些学校给了我一个共同的感受——品德教育无痕渗透。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至上的教育境界,不教  相似文献   

3.
<正>1984年9月,我进入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就读一年级,1996年8月,我进入彩香实验小学任教语文直至2012年我调离这所学校。可以说,我前半生的多数岁月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在同一所学校经历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让我常常会在做教师时恍惚间"遇见"学生时代的自己,这样的"遇见"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让我从一个自卑的学生成长为自信的教师。重逢"过往的自己"小学时代的我长得胖胖的,是个唱歌走  相似文献   

4.
郑晓青 《新教师》2019,(11):16-17
2017年11月,笔者有幸赴日进行访学,期间共参访了三所日本小学:富士见小学、有140年历史的野川小学,以及学习共同体的领航学校——滨之乡小学。虽然三所学校位于不同的地区,各有特色,但给了笔者共同的感受:日本学校是从细节着手将学校打造成学生的家,从而进行校园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李家芸 《师道》2002,(10):20-21
一则故事:小外孙女在悉尼写“书”2001年,我到悉尼探亲,观察外孙女的学习,不时的有意无意询问一些她们学习的情况,引起我的思索,得到一些启发。一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放学回家,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姥姥,今天您给我一点时间,我要采访您。”“采访我?”这难道是她们的作业?三周以后,外孙女给我看了她的作业———《我的家》。哟,这哪是一篇作文,俨然是一本制作精美的图书。在“前言”里她简述了她们一家什么时候到悉尼居住的,她何时到悉尼小学就读,她的家庭成员等。书的第一章写我———《我的姥姥》。写我出生的艰…  相似文献   

6.
杨宏权 《江苏教育》2023,(45):84-88
<正>1998年,我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邮师”)首届理科大专班毕业进入学校工作。20多年来,我有幸在三所完全不同的学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工作。三所学校给了我成长的光与热,让怀揣教育梦想的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寻梦教育初心,看见每个儿童从邮师毕业之后,我进入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工作。这是一所创办于1903年的百年老校,文化积淀丰厚。学校以“银杏精神”为统领,以“让每一片树叶都美丽”为育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科研兴校之路。  相似文献   

7.
徐凌燕 《辅导员》2013,(22):35-35
<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的孩子们好像仍然摆脱不了在压迫下学习的宿命。"累"——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的感触。进入澳洲之旅时,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澳洲的小学生累吗?"进入Pimble(悉尼一所比较优秀的公立小学),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我们澳洲游学团的孩子们一起感受澳洲的教育:早晨9点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带着5岁的孩子然然到美国去探望他的父母。按照美国的制度,5岁就要入学前班,6岁就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离住家最近的有一所小学,校名是Beujamin Franklin School。暑假前到学校去办理了入学手续,后来学校通知我们,暑假中的某日召开家长会,在家长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到阳泉市矿区及平定的六所学校进行采风,所到的每所学校都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一、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阳泉市新华小学,是城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六轨小学。进入校园,迎面看到的是一面宏伟的德育景观墙。"立德树人"刻字、  相似文献   

11.
从一次偶然的相识相知,到十年的相伴相随,我与《小学教学》(曾用名《小学青年教师》)谊长情深,难舍难分。初识《小学教学》缘于一次偶然。1996年我中师毕业,凭我在师范优异的成绩,本以为能分到一所条件较好的学校,可现实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学校,并且还要教毕业班数学课。上班后,由于心情烦躁,再加上  相似文献   

12.
西林 《天津教育》2003,(12):16-18
□我来学校一眼就看见了学校的绿地、小花园,还有那一排欧式风格的围栏,非常漂亮。我听说缘诚小学原来是一所基础薄弱校,能有今天这番模样,学校一定是经历了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吧?■是的。缘诚小学的前身是唐口新村小学,于1952年建校。当时学校还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已地处河东区的中心位置了。我是1984年来这所学校的,我来的时候,学校的平房校舍已破旧不堪,教室的窗台几乎与张贵庄路面一平了。中环线一修好,我们学校更成锅底儿了,每年雨季一到,教室的积水常达40厘米。当时教师队伍思想涣…  相似文献   

13.
访澳散记     
2007年的早春,应澳大利亚国会议员兼悉尼博物市市长Ernest Wong先生的邀请,我有幸作为北京市少年宫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出访澳大利亚到悉尼艺术学校交流演出。在这次演出活动中,我参加了舞蹈《福到满家》和《冬之歌》的表演。演出结束后,我们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悉尼总领事馆副领事郭亮阿姨和澳大利亚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次出访,是我第一次到国外,我先后参观游览了布里斯班、墨尔本、悉尼和堪培拉。所到之处,无不感到新鲜和奇异,这里我把我眼中的一些有意思的片断记下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4.
<正>对即将离开幼儿园迈入小学的幼儿来讲,小学无疑是一个既陌生又向往的地方,无论是校园环境、教室布置,还是作息时间、课堂学习等,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实现自然衔接呢?组织幼儿“参访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入学准备的重要一环。基于“聚焦参访小学,共探衔接之径”的研讨,笔者对做好“参访小学”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有几点思考,现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它为我们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能做育才学校的校友是很光荣的。我和育才学校是有过联系的,1946年9月至1947年夏,我曾在以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小学上过学,这所学校的许多老师就是育才的学生,所以行知小学可以算是育才学校附属的小学吧。我姐姐方开开比我幸运,她不仅在行知小学上了一年学,而且来到上海后,也在育才学校上过学,她是真正的育才校友。  相似文献   

16.
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 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只是高一年级。  相似文献   

17.
项阳 《江苏教育》2008,(11):59-61
2006年,我被安排到区内另一所学校挂职。 这是一所刚归并到我区的小学.前身是一所郊区的村小。在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城乡教师的交流也是其中的一个举措。而带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发展,是我来挂职锻炼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路有你     
在我21年的教学生涯中,<湖南教育>一直是伴随在我左右的良师益友. 1988年7月,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19.
渴求     
眼泪,我流过,也看见别人流过。我见过欣喜的泪,辛酸的泪;我还见过另一种泪,那是一种渴求的泪。去年暑假末,我到表姐家的时候,正赶上小学开学,她到学校去了。于是,我来到了表姐所在的学校。这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小学。跨进校门,只见一群小学生,背着书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月,我与学校的三位领导一起,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并与新加坡的一些名校建立友好关系,便于今后的交流。踏上狮城的土地,让我更近距离地了解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情况。我们此行一共走访了南洋小学、宏文学校、友诺小学、励众小学四所学校。友诺小学是我校的“姊妹校”;励众小学是一所新办校,成立不到3年,该校的校长是友诺小学的原校长,另外两所都是当地的名校。这四所学校代表着新加坡基础教育也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