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贡献卓著的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的蒙古族约有5981840人。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中国草原地区大部分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印记,同时具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以及"草原骄子"的美名。蒙古族在多年以来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更准确地把握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蒙古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来介绍。  相似文献   

2.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一首由漂泊异乡的蒙古族诗人席慕蓉作词、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嘎作曲的一首如诗如画、可歌可泣的优秀作品。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和结构分析方面出发,来阐述这首歌曲所体现出来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4.
一奚族早期的生活奚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隋以前的史书曾称为"库莫奚".它与契丹族是一对孪生兄弟民族,祖先都是东胡族.奚族正式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这时,奚族尚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主,辅之射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9年),奚族被拓跋魏在弱洛水(今西喇木伦河)之南击败,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象征着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情感沉淀。但是民族舞蹈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甚至有一些民族的特色舞蹈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发展中。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分析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与民族特色,从而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实现我国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精粹。  相似文献   

6.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的统一。难点是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形成,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以及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斗争之间的关系。一蒙古族的兴起关于蒙古族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一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一是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推行“领户分封”制。教材首先叙述了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蒙古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蒙古来自室韦。室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北方,人种、语言、文化属东胡系统。唐  相似文献   

7.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中人们赋予了她独特的美学特质。台湾学者齐邦媛的《巨流河》通过一家人在一个世纪中的漂泊、奋斗历程,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愁叙事,对现代民族国家、精神家园和现代人格进行了开拓创新,体现出鲜明的独创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中人们赋予了她独特的美学特质。台湾学者齐邦媛的《巨流河》通过一家人在一个世纪中的漂泊、奋斗历程,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愁叙事,对现代民族国家、精神家园和现代人格进行了开拓创新,体现出鲜明的独创性特质。  相似文献   

9.
一、侵占平、滦、营三州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始兴于唐朝初年,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之间的鲜卑故地。在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势力兴起,不断向外侵  相似文献   

10.
河湟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大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一流域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各族群众相互依存、互补共生、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本文以河湟地区“家西番”藏族和“卡力岗”回族的文化现象为例,分析该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涵化的现实方式,了解不同民族在交往互动中,如何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使自己的文化长期稳态延续。同时,也尝试着解读青海河湟地区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内在机制,为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提供了实际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上一个游牧部落的总称。顺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踪迹探寻,我们不难发现,早在12世纪以前蒙古民族便已使用自己的语言确定了许多民族艺术的称谓。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与蒙古族社会发展一样历史悠久。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元朝建立之后,蒙古族舞蹈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蒙古族舞蹈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随着打猎、游牧等生产生活,逐渐形成了富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4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246.36万,占全省人口的9.03%。人口较多的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设有本民族学校,实行双语教学的只有朝鲜族和蒙古族。吉林省为贯彻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于2003年3月省政府召开了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吉林省民族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努力方向。会议前吉林省政府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意见》指出,改革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建立民族教育新课程体系,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授课用…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文学,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一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许多民族地区和兄弟民族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不少优秀的作品已早有国际声誉。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增添了光辉。被誉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海南是多民族省份,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学,它所展示的情景,也是使人深感自豪和欢喜的。海南的民族文学,是宝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我国的民族命运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已进入了一个需要知识。观念和理论的新时代,那么,目前知识分子的地位如何以及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检讨、反思。由于知识分子对其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厚的引导力量,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必将导致民族命运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每个民族都有其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其中,蒙古舞以其热情奔放和粗犷质朴的特点久负盛名,传统的蒙古族舞蹈不仅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淳朴和激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蒙古族舞蹈在编排和表现力上也出现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现代舞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舞元素对蒙古族舞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简单介绍了蒙古族舞蹈和现代舞的特点,并分析了现代舞元素对蒙古族舞蹈的积极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不仅成功塑造了康熙、雍正、乾隆帝王形象,也探索了清初中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向度,肯定了他们跨越民族心理障碍,以社会发展、人民利益为重,勇于“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在知识分子精神日益侏儒化的今天,二月河于文本中对知识分子这种可贵精神的肯定就具有了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蒙古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影响。笔者已在《敦煌石窟中的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一文中,利用敦煌石窟中的图像资料、其他文物资料、文献资料对蒙古族服饰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期揭示蒙元时期汉族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我国的民族命运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已进入一个需要知识、观念和理论的新时代,那么,目前知识分子的地位如何以及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检讨、反思。由于知识分子对其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厚的引导力量,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必须导致民族命运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一)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始终是与祖国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不愧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脊樑。知识分子的新鲜血液——当代大学生一定会继承和发扬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这种殷切希望的提出,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摄像技术为基础,从动态构图和运动镜头综合运用的角度,以蒙古族影片《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为例,阐述了动态构图和运动镜头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多角度拍摄再现民族风貌、多视点画面还原民族精神、运动镜头表现民族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