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简称MW)是指个体将部分或全部注意转向了内部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注意分散状态。通过n-back任务以及go/no-go任务,考察工作记忆广度、工作记忆负载和目标出现概率等因素对MW的影响,借助Broadbent等人编制的认知失败问卷进行实验室情境下MW发生率与实际生活中的分心现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高负载水平下,被试的MW报告率显著低于低负载水平,高广度组被试比低广度组被试报告更少的MW;目标呈现概率与工作记忆负载存在交互作用,二者共同影响MW报告率;在高负载水平下,目标呈现概率无论大小,MW报告率都较小,而在低负载水平下,目标呈现概率高时MW报告率更小;MW报告率与反应抑制正确率存在负相关,说明MW的发生对于任务反应存在消极影响;MW报告率与个体在CFQ问卷上的得分存在正相关。我们认为心智游移受工作记忆资源的影响,并且实验室情况下的MW与日常生活中的MW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标准化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进行外显态度测量,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进行内隐态度测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内隐双重态度的状况及两者关系。研究发现:外显态度上,多达84.9%的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而内隐态度上,仅有59.3%的被试持有正向态度,存在25.6%的被试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果不一致,出现分离效应(Z=-4.690,p<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均积极肯定,但相关不显著,是两个独立的认知结构和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3.
王婧婷  邓娟  闫妍  吴菁 《科教导刊》2021,(3):174-176
目的:对军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评价干预对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积极心理学内容,课程开展期间学生持续2周每日自主记下当天发生的3件让其感到幸福的事情.干预前后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某军校护理学专业三年级36名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进行两次测量.结果:干预前后学生的积极态度有明显差异(t=-2.172,p=0.037),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态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有效提升了军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4.
心智游移是一种常见的非自主内源性意识体验,在人类意识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近年在意识及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心智游移类似现象的测量主要从白日梦、自发思维、认知失误及心神不宁等现象入手,研究其频率、内容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总结国外研究结果,分析各类现象与心智游移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心智游移现象,明晰其概念及促进心智游移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学习判断的经典实验范式LJR(学习-判断-回忆)范式,以具体名词作为实验材料,探讨奖励方式对六年级儿童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1)奖励方式对六年级儿童的学习判断有显著影响。在内部奖励情境中,被试即时学习判断的等级、绝对准确性以及延迟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都显著高于外部奖励情境中的被试,但延迟学习判断等级在两种奖励情境中不存在显著差异。(2)被试延迟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显著高于即时学习判断的绝对准确性,出现了延迟学习判断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研究者编制的三个空间观点采择任务,对40名3~6岁儿童进行了空间方位判断的测验,结果发现:(1)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另外两个观察者与被试儿童的位置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空间观点采择能力有极显著影响。(2)性别对小班和中班儿童的空间观点采择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但大班男孩空间观点采择能力优于女孩。(3)年龄对学前儿童空间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4)3~6岁儿童大多数是以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为中心来认识事物的特征的,但部分发展较好的6岁儿童开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作出空间方位判断。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计时训练能够提高时间知觉能力。本研究采用时间两分法任务对1秒以上及以下两种范围的时间知觉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秒以下的短时距任务中,音乐组被试的主观相等点和韦伯率显著小于控制组被试,差别阈限没有表现出差异;在1秒以上的长时距任务中,两组被试仅在韦伯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主观相等点和差别阈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重庆市7所中学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的《中学心理咨询》调查问卷,对中学心理咨询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心理咨询实施的总体情况较好;(2)在中学心理咨询的主观认知上,除不同性质学校的被试间存在显著差异外,不同性别、不同职务以及不同地理位置学校的被试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3)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在心理咨询客观资源的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个别测查法或问卷法分别对4—5岁的幼儿、7—8岁的小学低年级儿童和20-22岁的大学生共120人进行了8个故事测验,以考察他们对于积极或消极特质稳定性的理解。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发现,各年龄组对于消极特质稳定性的预测分数差异显,在积极特质稳定性上的预测分数则不存在显的年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与作为成人组被试的大学生相比,无论是消极特质还是积极特质,幼儿与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它们的稳定性都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这种乐观态度是超现实的,但在保护年幼儿童的自尊和动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解释青春期无助感和自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168名城市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2)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3)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因子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4)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研究结果,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应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及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试图从二语习得角度,研究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不同影响,从而在高中英语教学方面获得一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后见之明效应是指后见判断(已知事件结果的判断)与先验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考察61名4-5岁儿童的视觉后见之明效应及其机制,将他们对自己的后见判断与对他人后见的判断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5岁的儿童表现出了同等程度的视觉后见之明:与基线条件相比,被试在后见之明条件下报告他们更早地识别出了图片内容。视觉后见之明效应没有出现随年龄的改变。图片任务越难,视觉后见之明效应越大。无论图片任务难度如何,他人的后见之明都显著高于自己的后见之明,表现出自我与他人的分离。与其他机制相比,认知流畅性错误归因理论可能会较好地解释本研究发现的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身份认同个体对男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差异,探索接触频率对个体接纳男同性恋群体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男同性恋部分),对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男同性恋态度的调查(30名腐女、30名非腐女、32名直男、32名男同性恋),并调查了他们的与男同性恋群体的接触频率及其身份认同。结果:1.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腐女和男同性恋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显著比非腐女和直男被试积极。2.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在男同性恋接触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接触频率由低到高分别是直男、非腐女、腐女和男同性恋。3.接触频率在身份认同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身份认同个体对男同性恋群体态度的差异,探索接触频率对个体接纳男同性恋群体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同性恋态度量表(男同性恋部分),对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男同性恋态度的调查(30名腐女、30名非腐女、32名直男、32名男同性恋),并调查了他们的与男同性恋群体的接触频率及其身份认同。结果:1.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腐女和男同性恋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显著比非腐女和直男被试积极。2.不同身份认同的被试在男同性恋接触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接触频率由低到高分别是直男、非腐女、腐女和男同性恋。3.接触频率在身份认同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10-12岁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智商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自我概念、:等试焦虑和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上的发展差异。结果显示:(1)随年龄的增长学业不良高智商儿:量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上升,到五、六年级时其得分显著高于学业优秀高智商儿童。(2)在成就动机的掌握目标上,五、六年级学业优秀高智商儿童的平均...  相似文献   

16.
以自编修订的《儿童元认知问卷》,对420名儿童(其中学习不良儿童96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该阶段非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发展上六年级显著高于四、五年级,不存在性别差异;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发展不存在年级差异,他们在元认知整体水平以及六个维度上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儿童和成绩优秀儿童;此外,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开展元认知训练的意义。研究发现,元认知训练可以较好地促进该阶段儿童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元认知训练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变化对其学习及生活态度的影响,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问卷,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总体是积极肯定的,但存在矛盾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不存在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直接影响其身心的发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对家产生消极态度的事件及原因,改变家庭及事件中不科学的做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家形成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发展良好与适应不良的三——五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以问卷访谈形式调查他们喜欢和讨厌的自我表现特征,以及对理想特征内涵的理解。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自我表现特征的选择和理想自我特征内涵的理解上,都显示出丰富性、亲和性和现实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不同适应水平儿童自我调节倾向形成的某些机制。  相似文献   

19.
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研究的被试为某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四学生284名。“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问卷由外在取向、内在取向、确定性和独立性等四个因素组成,并从性别、文理科、生源地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处于一般态度,而非积极态度,并与常模基本一致;性别、文理科维度上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维度上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无明显差异。据此,从创设良好的职业环境、加强学校的教师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593名农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3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