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任何一条导语都肩负着如何把主要新闻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如何吸引读者来阅读该篇新闻的双重任务。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2.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考察当前新闻导语写作,就会发现概念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等等抽象性导语充斥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抽象性导语恰恰忽视了读者阅读新闻时的首因心理,不能调动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缺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奋点。为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在采写…  相似文献   

3.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4.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导语的后面是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的。写好一则消息,导语是否出新出彩,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让它从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体现一个记者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言简与意简     
消费者购物,追求"一分钱一分货"。读者在阅读消息时,则追求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消息简短精炼,干净利落。而作为消息之"重中之重"的新闻导语,更应该要求"含金量高",这样方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倘若记者在消息导语写作时做到了在三言二语之中吸引,感染读者,把新闻的主要内容传递给读者,那么他的消息写作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屡屡有繁杂冗长、含金量低的新闻导语见诸报端。这些导语不是臃肿,就是枯燥,大大削弱了新闻表现力,甚至将好的新闻主题埋没。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精炼的导语呢?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立片言以居要"。如果导语写得好就会使读者看下去,否则,读者便会失去兴趣,"移情别恋",这就说明导语应具有引诱读者读完全文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把导语写好呢?除了新闻事件本身、文字功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看记者有没有好的构思技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如何写好导语,从而提高导语的可读性。一、导语必须提供最重要事实,突出最新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西方一位著名记者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水平。那么,他往往就是没水平。”新闻是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今读者已不是坐在办公室一杯茶看半天式的阅读,新闻的指导与宣传,已经不是读者的首选,对新闻的多种选择已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的时代,他们在公交车上、地铁里、上厕所的报纸。可读是读者的第一选择,也是首要选择。能否在新闻竞争中留住读者,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在这百字左右的导语写作里。笔者粗浅规类目前不能…  相似文献   

8.
导语应彰显新闻价值讲究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语是消息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导语的定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如下定义较为恰当:“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1]正因为“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个点上”[2],所以,导语写作说是消息写作的重中之重,比如美国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则这样告诫他的记者:“千万记住,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相似文献   

9.
方圆 《新闻知识》2002,(4):38-3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好一条消息的导语则是难中之难。一是导语置于开篇之首,要以最简洁的文字,反映新闻最主要、最新鲜的内容。二是导语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已形成一定的框框。梁衡同志曾指出: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为了适应新闻这个框子,一些本来好的,对读者有益的东西也只好割爱了”。新闻毕竟是写给读者看的。写好导语与发现新闻同等重要。有鉴于此,梁衡在新闻的实践中,对消息导语写作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对他的导语写作特点作一个粗略的分析,以供同行借鉴。聚焦局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为什么这样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一、导语既可以使新闻紧紧抓住读者,也可以使读者放弃阅读;二、导语的好坏可以决定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取舍;三、导语设计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四、导语为整篇新闻定下基调,关系着主体部分如何展开;五、一篇新闻只有一条导语,因而它必须是最优化的.  相似文献   

11.
“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说这话的是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一针见血地点透了导语对新闻,乃至对记者的极端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常常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的甚至翻来覆去、几易其稿,唯恐自己写的导语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式。“立片言以居要”,消息导语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主体内容的提炼,而且还在于提高新闻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导语的分量如此之重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林肯遇刺后几分钟,美联社记者拍发一条电讯:“总统今晚在剧场遇刺重伤”。如果把这条短消息作为新闻导语写作的开端的话,消息导语也走过了135年历程。 导语,作为展示记者才华、素养的位于消息篇首的方寸之地,可以说寸土寸金。有的几句话便抓住人心,磁石般吸引读者的目光;有的仅是标题的翻  相似文献   

13.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6,(10):24-26
有人把消息导语比做敲门砖,也有人把消息导语比作“凤头”,还有人把消息导语比做吸铁石或钓饵,它能够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或钩住,使读者愿意看下去。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的调查,一般读者每天用来看报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他们看报的目的是要了解当天和新近  相似文献   

14.
新闻正文由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而导语是整个新闻写作中的核心环节。一条好的导语可以像磁铁一样将读者的目光立即吸引过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条新闻的要点并作出决定:是否需要阅读这条新闻的全部文字。而国内的导语写作大多已模式化,难见有新意的导语,读来常常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是观众了解整篇电视新闻的一个窗口。因此记者在写导语时,要把需要告诉观众的新闻点及观众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东西写在其中,让导语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吸住观众的眼球。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就是最出色的导语。本文从新闻导语写作现状分析入手,谈谈县级电视台如何创新、写好电视新闻导语。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写好了一个导语相当于写好了一篇消息。”这话很有道理。一篇消息能否紧紧抓住读者,导语至关重要。同样一条消息,导语写得新颖别致,精彩动人,就能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反之,导语写得刻板老套、平淡乏味,读者看一眼便兴致全无。  相似文献   

18.
消息的导语,即开头第一段。它能否吸引读者,非常重要。可在读我们的新闻时,觉得有太多的雷同之处:“受到XX称赞”,“得到某某肯定”,“标志着我军什么什么实现跨越”等结果性导语已经让我们不感兴趣。还有类似的“出现新气象”,“形成新格局”,“带来新变化”等空洞的导语,同样为大家诟病。读者早已厌倦了这些老套、落俗的新闻导语。怎样把导语写精彩呢?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1,(6):45-45
一、填空:略二、问答:1、消息中为什么要有导语﹖答:消息中开头部分的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与精华,通过导语,把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重要的东西告诉读者。导语对读者有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生动有趣的导语,可吸引读者读完全篇。导语是消息结构上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在新闻中往往起着“一语定义”的作用,不仅对读者有引导作用,对作者写好下文也有一个引导作用。好的导语能引导消息的主体部分自然展开,并为后边的行文提供方便。反之,一步走错,全文皆糟。可见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基本功,不容有丝毫的轻视和马虎。2、何为金…  相似文献   

20.
赵秋实 《记者摇篮》2004,(4):23-23,58
导语不是对新闻简单的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它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点上。好的导语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中最有意义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导语写得精彩.就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溜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