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口招生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口招生考试的制度和方法,使对口招生考试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人才选拔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广东省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确定15所高职院校试点实行对口自主招生。在阐述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行对口自主招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与方式,指出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应注意考题的导向性、招生的公平性、服务意识的强化、技能测试比重的调整、监督机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进人才选拔模式,完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三二分段"试点的实际状况,总结归纳出"中高职三二分段"存在录取率低,流失率高;招生专业数量有限,招生人数偏少;缺乏选择对口院校招生自主权;人才培养很难做到整体设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扩大"三二分段"招生规模及试点专业数量;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增加中高职院校参与衔接的自主权以及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洪波  马雪洁 《考试周刊》2014,(20):154-155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对口合作、高职院校自主考试招收中职优秀毕业生的一种办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从自主招生考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设置三方面,系统说明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的衔接主要有“3+证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连读等模式;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专业设置错位、学制衔接不协调和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应该从改革招生方式、合理化专业设置、推行“模块化”课程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和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方面来促进中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詹嘉仪 《职教论坛》2012,(33):20-23
加强中高职衔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现实需求,是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必然,而中高职院校的对口招生是推进中高职衔接和协调发展的合理模式,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2011年,湖北省首创的"技能高考"的对口招生模式,是湖北高职院招生改革的创新探索和有效尝试。试图分析这一新的招生模式的特点和创新之处及它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同一种类型的教育,具有衔接可行性。国家教育政策支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以及对口招生。高职学院在招生时应改革现行的中职毕业生升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应加大招收普通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逐步过渡到以普通中职生源为主,实行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联合的对口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片面强调升学率;考试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当建立灵活开放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措施是成立职业教育招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管理职能;普遍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放宽招生计划比例,实行免试制度和推荐入学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拓宽生源渠道,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职对口招生初探任继文李国璐选拔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深造,体现了高、中职衔接发展高职的基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国高职试点省市之一,近年北京市在全面探索高职发展道路的同时,不断扩大高职、中职对口招生规模,1993—1997年共对口招生...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为加快解决经济发展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实行的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本文针对"3+2"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出现问题,分析"3+2"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3+2"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方式和结构,从而实现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使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提前自主招生、高招录取等几种生源类型并存,但学生管理问题因此凸显。文章建议高职院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多途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完善学生管理的机制建设,提高育人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实施中、高职教育课程的相互衔接,如果没有一体化设计的教学计划,还是对口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都将会严重地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设计中、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职和高职的招生都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衔接状况的影响。中、高职的衔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不但是经济社会人才类型和层次需要的要求,还是完善职教内部体系、拉动中等职教、推进高等职教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问题,在内容上应注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在形式上大体有“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和“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两种,目前主要途径是后者。即各类高职学校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设高职预备班、中专套办等多种渠道,今后还须拓宽“衔接”的通路。高职的对口招生制度是制约“衔接”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高招”在政策上及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弊端,建议一要继续扩大高职学校发展及对口招生的试点;二要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录取率;三要分类分步改进考试办法;四要放活报名录取形式,适当调整高职“三不一高”政策,加强统筹协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是目前高职院校分别招收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两种招生考试制度,为缓解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困境和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的积极尝试,但也产生不少问题。这两种招生方式都存在生源质量良莠不齐,考核方式重形式、重理论,招生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生源、专业为突破口,严把招生入口关,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爱英 《广西教育》2014,(15):18-19,43
分析当前对口招生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建立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加强中高职院校的"对口"合作;加强对口升高职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3+1”专本衔接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连续三年实施高职教育扩招政策,高职院校逐步形成了普通高考、单独招生、对口招生、“3+2”升学等四条招生渠道。通过面向河北省某高职院校软件工程类专业师生的调查发现,不同招生渠道学生“群体”、相同招生渠道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且能力差异项目不同。普通高考生学习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生源,衔接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自我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兼具一致性和差异性。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多渠道招生政策的附带效应,尊重和包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改进学生评价方式,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口招生“3+2分段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模式之一。针对学前教育专业“3+2分段制”中高职有效衔接,调研分析中高职衔接的办学与运行情况,并从明确目标定位、制订实训课程标准、强化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扩大“3+2分段制”的招生规模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涉及学制结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入学考试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中等职教内部存在的不少问题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目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性结构,中职、高职各自独立,通过对口招生相互衔接;一是一体化结构,即部分高职院校和中专学校招收2+3、3+2、1+3、3+3等学制的初中毕业生。这其中尚存诸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论及布鲁纳结构课程论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新媒介教学环境中,如何运用互联网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等现代媒介手段实现中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地衔接问题,解决目前对口招生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带来的教学断层、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学生英语学习无法学以致用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