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包括: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查,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及其执行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严格按照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程序操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既有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也有审计人员数量、素质的制约,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也存在较大难度。要成功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必须加强风险的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手段,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努力提高审计人员审计风险意识、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修改后的审计法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重点比较研究了新审计法在审计职责范围、审计职责类别等方面的内容,并认为审计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范式"落后了,应该积极探索"逻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入手,初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制度、审计技术、审计质量管理方面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基建审计在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由于审计目的和审计内容的独特性,致使基建投资审计项目在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时基建投资审计项目在实施阶段中特殊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当然,要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还必须把好其他审计阶段的质量关。另外,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还要求审计人员持深入、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运用科学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防范来自各方面的审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监督必须建立在依法的基础上,做到审计监督法律化,审计执法程序化、透明化,审计结果公开化、公示化,审计责任明确化。内部审计监督应处理好与工程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以及与社会审计的关系。从施工现场签证的审查、认真核实工程量、严格调查工程材料价格、切实规范"定额套用"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内部审计监督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实施,使得审计线索和方法技术、审计程序、审计内容等发生变化,学习、研究和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资源环境审计发展情况以及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分析资源环境审计理念与审计实践悖反、审计目标偏离资源环境脱离审计实践等问题,指出了资源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理论建设缺陷是制约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以此促进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体系和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我国跟踪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踪审计是我国新时期审计工作中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方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跟踪审计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我国实施跟踪审计所面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和审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阐述,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应该呆取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树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严格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等措施.以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和制约权力使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内容出发,从受托责任理论入手,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计划性不强、审计成果转化效果差、审计评价不准、责任界定难、审计风险大等问题,提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基本对策:必须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监督关口前移,规范和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工作全面到位、严把质量关。  相似文献   

12.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体系决定着资源环境审计实践能否成功,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选择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对象、目标、审计证据等影响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要素进行详细阐述,对资源环境审计的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以此促进资源环境审计体系的构建,并为其理论建设和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面临新的挑战,工作风险日益增加.从审计实务变革、内部审计风险等角度,分析信息化环境下影响内部审计技术发展的因素,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在审计策略、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提出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成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指出:要调动社会审计的力量,形成审计监督合力。这标志着审计地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构建社会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制度和实践困境,建议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技术规范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风险,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不仅要增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而且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应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以促使企业内审机构及人员树立审计风险观念,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深化,审计监督越来越重要。由于审计环境的复杂变化,审计内容与方法不断拓展、更新,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提出创新审计人才培养,并从知识能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7.
绩效审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探讨绩效审计相关问题,研究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实践运用及对策,可为迎接绩效审计的挑战作好准备。面对评价绩效的标准难以确定、没有统一的方法技术等,审计人员应具备更高的素质,多方采取措施,使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的 ,它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促进干部廉洁勤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常规审计项目一样 ,也存在着审计风险。文章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阐述了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审计理论及实务中,分析性程序是一种重要的审计方法,对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率、有效判断和避免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其尚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有效运用。本文试就审计分析性程序阐述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分析建立审计公告制度的必要性,从审计公告的范围、内容、形式、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公告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科学规范的审计公告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