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课堂活动的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有效地给力思想品德课堂活动,使其真正"动"起来?笔者从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实践进行思考,认为要在学生敢问、想说;善问、能说两大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满堂问,而学生则不敢问,不会问。如何使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问的情境,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同时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使其真正会学习,想学习呢?我对此做了以下努力。一、热情鼓励,提供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点滴进步,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学生认为我这么做,这么想是对的,在教师的鼓励中体会到强烈的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切听从老师、依赖老师的"顺民",教师也不再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要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权力。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孩子应该有哪些权力?一、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宗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创造空间,并加以指导。新课程中的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老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如何教给学生?怎么教给学生?课堂设问往往是大多数老师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6.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就能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正宝宝长大后,好奇心爆发,从早到晚追着问"为什么",有些问题不是随口就能答上来的;还有些问题,你甚至不知道用何种恰当的方式来回答。当孩子问出无穷的为什么,你想好该如何应对了吗?为什么孩子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你有没有被孩子问烦过?这熊孩子哪里找来这么多问题呀!是的,孩子就是有很多、很多、很多问题,我们称之为"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观察,在思考,在联想。太多问题他还想不明白,于是就去问父母。  相似文献   

8.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给孩子一“个红色”的课堂“红色”:热情、充满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造就的。我常常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只要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课的老师都会有这种感受:窦老师一上课,学生的眼睛就发亮,听课老…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才能焕发出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更大地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真正的课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伙伴应是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呢?如何才能让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中快乐起来呢?笔者认为课堂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如何驾驭你的课堂教学,给孩子创造快乐学习的课堂是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不仅能影响孩子的日常言行,还能帮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成为真正意义上"心中有敬,做事有礼"的精神贵族。现在的孩子该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优良的家风?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家风的热情?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在国学热的今天,这些问题无疑成为诸多父母心中的困惑。我们有幸拜访了北京市吟诵教育学会吟诵教育研究会会长朱畅思老师,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小就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小提琴家科洛夫基曾说:"任何一种艺术,只有发自孩子自身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那么,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学习体操的兴趣呢?如何让枯燥乏味的体操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呢?  相似文献   

13.
黄辉 《家教世界》2013,(8X):21-21
<正>如果问每一对父母亲,你们爱自己的孩子吗?回答多数是肯定的。但什么是爱?也许并不能说的清,或许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吃饱、吃好,穿暖;培养他们的特长,学习绘画,学习钢琴,学习舞蹈等等;开发他们的智力,从小就认识许许多多的字,会做许多的数学题等等。这些是爱,但不是爱的全部,家庭中父母如何爱孩子呢?本文想谈一谈。一、给孩子创造愉快的生长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全部按照大人的意愿生活,当孩子们有叛逆的时候,有些父母就怒不可遏,甚至拳脚相加,相反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每节课上,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痛苦与挫折,都要调整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让教师、家长们大伤脑筋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为数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没兴趣。儿童发育学者的研究发现想学和不想学的念头很能左右并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作为在幼教工作多年的我对此也颇有体会。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孩子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对孩子巧用鼓励、赞美、表扬进行教育是一个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一、创造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重、兴趣浓、探索欲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迫切想了解、想学。其实孩子想学、愿意学是他们自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学生喜欢的教师要真正做到"民主平等"很多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同学,却很少关心成绩差得孩子的学习,上课只提问学习好的孩子,成绩差的孩子从来都不闻不问,成绩好的孩子作业都是优,而成绩差的孩子的作业即使有了进步,也不会得到好的评价等级;成绩好的孩子有问题,教师会细致耐心地去讲解,而学习不好的孩子问一道简单的问题,就可能遭到  相似文献   

18.
马捷 《辅导员》2013,(24):13-14
<正>童心是与生俱来的,在童心教育中,教师并不是把童心"教"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和认可学生原本就有的宝贵的童心,并通过童心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战争中曾经说过,要想击溃敌人就要从内部瓦解他们。当然学生并不是所谓的敌人,教师要想真正地了解学生,就要真正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怎样融入学生又是一个问题,很多老师不能放下身段,总是让自己站在伟人的位置,让孩子畏惧。而我们的教师则真正做到了平易近人。你经常独自在家看动画片吗?你曾经用水彩笔勾画过我的爸爸我的家  相似文献   

19.
对教师"满堂问"和学生"点问"的现状做出剖析,通过分析和对比教师"海绵式"思维的提问和学生"淘金式"思维的提问,指出"海绵式"思维的弊端,说明"淘金式"思维的必要性,给"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