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且学得轻松有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提高教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知识面广、包罗万象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作为一名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首先,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教育要与学生的自觉性同步。中学生的思想渐趋成熟,也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他们关心社会问题,渴望了解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教给他们学习,思考的方法,设法使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例如,在讲授高中第四册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引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世界》:作为一名学者型的语文名师,您一直在教学一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请您向同行们谈谈,怎样才能当好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李镇西:以我自己的体会,中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应该博学、睿智、民主。我当然远远还没有达  相似文献   

5.
我时常在想:"怎样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语文课?如何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呢?"在六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认真地探索着、思考着.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觉得"爱"是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的源泉.因为"爱"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同时,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他们就会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应该怎样做一名快乐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现就自己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如果把学语文局限于学一本教材 ,势必造成学生视野狭窄 ,知识贫乏 ,积累甚浅 ,就不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更谈不上让他们打下比较深厚的语文功底。教师就要利用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他们自己走出教材 ,寻找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下面 ,我就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教学为例 ,谈谈我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走出教材 ,开发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的。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然后问 :“你们觉得诗中哪一联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教师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余芳 《陕西教育》2009,(3):37-37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下面就结合我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语文作为我们的基础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兼顾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语文知识。英国教育家洛克曾多次说过:"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这些都说明了在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1.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下面就结合我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中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学好和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向他们讲清汉字的性质,使学生们在比较中明白每个“方块字”的表达意义,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文心·方块字》一文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教学范例—— 首先,教师的教学应“采取学生自动的方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自己只处于指导的地位”,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教学时就应像王先生那样,认真组织好双边活动,“遇有可以发挥的地方,他随时提出问题,叫学生们自由回答,或指名叫某一个学生回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我认为: 一、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美术教学。只重于老师教,学生学,教师只生硬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往往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就顺应少年儿童对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心理,千方百计的创设一切可视的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想象画——《可爱的动物》时,编写了二则谜语,(谜底分别是长颈鹿、松鼠)但是谜底要求用动作表达出来。从而引导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动物都在头脑里尽快地过了一次“电影”。90%的学生都猜题准确,教学一开始就把学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教育积极倡导知识学习的创新性和探索性,语文学科是一门主要学科,更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决不能再使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方法让语文课堂炫出无限活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自己的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转换教师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就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较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即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如在教学《秋天…  相似文献   

16.
略谈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趣味性 思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中学学生主要学专业课,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会象普通中学学生那样浓,如何使职中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我们职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里我想谈谈职中语文教学的“三性”问题: 一、加大实用文教学份量,讲求实用性 这是由职业中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学生学习,不是想升学,而是想学一技之长,讲求实用便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加大实用文体教学份量,并进行一些实用文训练,就能牢串吸引住学生。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淡一淡我的心得体会,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8.
胡玉辉 《成才之路》2012,(18):37-37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原动力,只有学生真正对所学科目产生了浓厚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和学生自己会学语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基层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之中,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以供大家探讨. 一、教师要迫切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然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因此,我始终认为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教师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淡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