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学生进学校学习就是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作业就是巩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自然地,作业陷入了“多统一、少选择,多重复、少判断,多书面、少实践”的局面.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持续发展,全方位为学生“减负”.在课改的强势推进下,作业设计急居嬗变,形式丰富多彩,怎样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呢?文章在培养学生对作业兴趣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2011年深秋的一个早晨,收音机里传来一则讨论话题:课间十分钟变成室内十分钟,这种做法应不应该?事件由一位家长的投诉电话说起,这位家长的孩子在某小学读书,回家后抱怨他们的课间十分钟十分憋屈,学校不允许学生到操场活动,不允许在教室、走廊里打闹,甚至不允许大声喧哗,他们只能在教室  相似文献   

3.
听写签字、背诵签字、作业签字、试卷签字……在我国中、小学沿袭了20多年的“家长签字”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否应该被取消?前不久,一场由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学校五方代表组成的特殊“听证会”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展开,大家争论的焦点正是:要不要废除“家长签字”?对此,各方观点不尽相同,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废除“家长签字”呢?E SN■本期话题:废除“家长签字”有必要吗?★观点一:“家长签字”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其实,拥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家长签字”制度,往往是教师全方位控制学生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4.
家长之累     
孩子是父母生的,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就要找家长,正像商品有了问题,就得找生产厂家一样———这是一些教师潜意识中的逻辑。如今的教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而且在牵住家长方面也有一套。根据笔者的了解,大致有三种方法:一谓“签字法”。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检查后签字;考试考差了,试卷由家长阅后签字;学生逃学,由家长每天送至学校签到。笔者办公室的同仁大多受过为孩子签字之累,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二谓“陪训法”。孩子在学校一犯错,家长往往会被“请”到场,低头含羞陪着孩子受训。客气的教师,只训孩子,家长…  相似文献   

5.
最近两起家长杀害教师的惨案,让人触目惊心:一是:2005年11月12日。龙湾区灵昆镇中学的校长黄玉生在对该校一名学生上门家访时竟惨遭家长的毒手,当场身亡;二是:2006年4月1日。因儿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教育”,家长竟带人到老师邱淑娥家里算账,活活将其打伤致死。这些家长怎么了?为什么如此丧失理智,把孩子的老师作为仇杀的对象?我们的教师怎么了?为什么不仅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反而要付出血的代价?这不排除一些家长的过激行为或走犯罪极端,但是可以肯定这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存在隔阂。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师必须搞好与家长的沟通关系,调动…  相似文献   

6.
我的孩子来美国两个月后,收到了学校发的选下学期课程的通知。我仔细阅读,发现他们学校没有英文课,没有专门学习英文的课程,这怎么成?我大吃一惊,立刻匆匆跑到学校询问:“没有英文课,孩子怎样学英文的生词、语法和写作?”不料,学校的学生指导比我还吃惊,不解地问:“什么?你们中国的中小学,学习中文的时候,每个学期都读一本特地为不同年龄的孩子编的课本?”对呀!我高兴地大喘了一口气。“可是,为什么只是在一门课上学习语言和写作?学生们在其他的课上不学吗?他们在历史课上不学怎样写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吗?在世界文化课上不学怎样理解和分析其…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笔者越来越感觉到教改单纯依靠教师孤军作战的艰难,只有真正做到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为使家长能有效地配合学校日常工作,把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我们尝试了给家长布置作业的新方法,效果甚好,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为什么给家长布置作业呢?说白了,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到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达到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相辅相成。给家长布置什么作业呢?1.给家长布置“要孩子动手做的事务必教会”。如教会孩子能穿针引线、会钉纽扣,教会孩子能折叠…  相似文献   

8.
彭冰 《现代家教》2003,(9):14-15
学校以布置亲情作业的形式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可在很多家长看来,“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培养孩子“成才”远比“成人”重要吗?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千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呼声如浪潮般席卷各地学校,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对此认识如何?笔者对110多所学校、30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120多名家长进行了谈话、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减负,认识不一,阻力不小。家长:一半清醒一半醉可以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已越来越成为有识家长的共识,他们强烈要求学校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120名家长有90名对学校减负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怕”心理:一怕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孩子升学。受传统思…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过程不是单一的因素起作用,良好教育乃是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其中家长的作用何在?一个父亲或母亲,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使我的孩子学得更好”呢?下面是美国“年度教师”、“教师——家长协会”模范工作者和优秀教育科研员在一次座谈会上的肺腑之言。 1.有个好开端。开学后,家长应与老师见见面,谈一谈,最好在学校呆半天,听听课,全面了解一下学校生活。孩子学哪些内容?要求是什么?作业量多大?课外可以配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与成长.一个被认为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一个被认为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教师该如何读懂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微笑,一种单纯而简单的心境,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各方面的有效协调与亲密合作.学校的单打独斗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往往会被其他因素给抵消了. 相互抵消与各自为政 相互抵消的典型现象为“五加二等于零”. “五加二等于零”现象,是说学生在学校五天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仅仅一个双休日,就会因为社会和家庭的某些不良影响化为零,功效尽失.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可轮到孩子值日时,打扫卫生的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学校组织军训,有意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要求背包大小不得小于50厘米,而家长怕孩子背不动,竟在里面填充大量海绵;教师在学校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可孩子回家吃完饭后,等父母摆好书本铅笔盒才写作业,写完作业就一溜烟跑了,整理书包还得家长代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5.
开学初的这一天,我拿着孩子们假期的《家校联系手册》随手翻阅着,忽然,我被其中的一则“家长留言”给吸引住了,并随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学生的爸爸,我发现每学期都会有老师给我们家长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你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明白,你们是希望我们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是有时我们很忙,有时觉得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依赖的心理。老师,你能否在这学期进行改革,给家长重新“布置”作业?一位家长×月×日是呀!让家长配合教师检查家庭作业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曾经是教师们相互传授的一个屡…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对数理化评价的话: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自然对“数学做不完”颇有想法——数学作业为什么做不完?没完没了的作业真的有效吗?作为数学教师该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一、高中数学作业的现状分析数学一向被认为高考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领导,都认为数学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位,“得数学者得高考”成了人们的信条,于是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逐年加重,“数学作业做不完”便是当今数学教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上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北京昌平城关小学等部分学校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校方管理者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但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对此争议不断. (2014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长久以来,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已经成为一些小学的普遍做法.就教师而言,这样的要求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强化家庭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然而,教师在享受家长为作业签字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应当清醒地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后,总有一种困惑:“语文是最容易学的,可成绩为什么总是这么差?”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语文的学习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因为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需要用经历、情感、汗水去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语文的学习贯穿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语文、用语文。除去每天的在校时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庭中,与家长有着密切的接触,这同样是学习语文的好机会。如果说教师教给学生“把生活提炼成艺术”是在教孩子语文,那么家长教给孩子实实在在的生活同…  相似文献   

19.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作业越来越难了!”这是不少家长发出的感叹。近年来,关于学生“雷人”作业的话题不断见诸报刊、网络,学生作业不但成了学生的作业,似乎成了全社会的“答题总动员”,除了学生紧皱眉头外,家长也是各显神通,打电话、网络百度。针对这种越演越烈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作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害无益,还是真正达到了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孩子与家长。学校与社会到底该怎样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