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大春 《四川教育》2000,(11):16-16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淡化、感化、转化、强化,是后进生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参与·体验·反思”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的提出专业化是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校本培训则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在职培训模式,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国内外学者从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原则、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目前有关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较多,而专门针对班主任开展的校本培训的研究较少。虽然“教书育人”是班主任与教…  相似文献   

3.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望.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  相似文献   

4.
景盛 《江苏教育》2007,(11):3-43
时下,人性化管理被推到了学校管理的前台,备受一些具有现代管理思想的学校领导的青睐,“要让教师敢说‘我很重要’”就蕴含了人性化的现代管理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深入。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现就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班主任要富有师爱,要树立差异观、平等观,要善于沟通家长,联系社会,共同育人。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曹植天性聪慧,才出众,深受曹操喜爱。曹操本打算立他为太子.但曹丕“矫情自饰”,用尽各种手段当上了太子、曹丕做了太子后,对曹植进行无端迫害。有一次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诗一首,并不准出现“兄弟”二字.否则处死。曹植果然七步之内成诗:  相似文献   

9.
许榕 《上海教育》2002,(23):24-24
近几年,许多校长都在思考自己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这是对确定学校文化的一种思考。学校文化确立的过程,是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任何一所学校,特别是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某种特色,这种特色、这种文化,源于我国久远的文化、源于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源于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社会文化呈现出前所未  相似文献   

10.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把着力点放到“三三三”目标上,即培养具有“三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建设具有“三高”(德高、学高、技高)的师资、争创具有“三优”(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优秀的办学业绩)的学校。实现了“三三三”目标,就是教育对“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明校风”这一庄严承诺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1.
不清楚“然而圆规很不平,……”中的“圆规”究竟是借喻还是借代,也会明白“圆规”指杨二嫂,不影响对这个句子基本意思的理解。但若不了解一定的句子结构,哪怕你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也可能不懂其义。这是因为语言知识对学生理解母语一般不会构成障碍.而对理解外语往往会形成障碍。语言知识在学生学习语(母语)和学习外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的教育体制当中。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知识储备没有老师多,经济上受制于人,再加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训,使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们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决定学校质量的高低。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东阳中学自1994年开始构建“名师工程”,并于1995年进入省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课题行列。经过近几年的思考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1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1名...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值得的课题。回顾实践,我们的体会是:一、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导向点——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明确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目标“三个面向”理论告诉我们,当代人要具有直面现实、迎接挑战的胆识和智慧;“四有新人”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素质要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两者的共性、核心便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翟运胜 《师道》2003,(9):40-40
【故事一】成绩很好的生甲与成绩较差的生乙是同位。夏日炎炎,惹人发困,他们俩一同用书遮住脸在自习课上睡觉。酣睡声引来了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面沉似水,命令生乙站起,斥责道:“你看看人家生甲,睡觉的时候还在看书。你再看看你,看书的时候还睡觉,成绩怎能搞得好?”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其实它们之间可以互通,只要找到一座桥梁,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可以提升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即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今人也有一言:“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虽只是一种调侃,其实,笔者以为,此言只要改动两个字——“天下文章一大堆,看你会借不会借”,也可成为今天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是我们要做好“借”的文章。此言中的“借”,乃“借鉴”之意,“借鉴”与“抄袭”自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琳 《教师博览》2004,(7):22-23
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已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而社会与学校共同关注并引发争议的“双语教学”也成为教育类报刊的高频词。一方面.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因为“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无论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David Crystal.《英语即全球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人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度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07,(7):0004-F0004
增城中学创办于1928年秋,1979年9月被定为县级重点中学,1995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现为广州市25所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在校长负责制条件下,学校领导班子中,校长是主角,书记是配角,校长是一把手,书记是二把手。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的认识。细细琢磨,其实此话不仅片面,而且也是毫无理论根据的。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体制下,作为党支部带头人的支部书记责无旁贷地充当了学校工作主角的角色,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负责。但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