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我所知,由樊保良、水大长两教授主编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是系统地、全面地论述凉州会谈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第一本文学专著。全书包含着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文,共四章:第一章为凉州会谈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为凉州会谈的始末;第二章为凉州会谈的作用与意义;第四章为“阔端开府西凉”时期的遗迹和文物专还。第二部分为两篇附录:附为《参考文献目录索引》;附二为《蒙藏文史料译文选辑》。我个人十分看重正文和两篇附录。第一,它说明这本书的写成,是建立在使用大量的、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之上的。着重使用了大量汉文、藏文、蒙文…  相似文献   

2.
朱骁 《档案》2023,(2):47-52
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纳林河乡郭家梁村发现的大夏二年《田焽墓志铭》,对研究十六国大夏政权职官、政区和政治文化等均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也有助于考察十六国后期武威田氏家族迁徙发展和赫连氏经略凉州等问题。正史记载,东汉初年田氏家族已著籍武威并发展成为当地豪强大族,但在魏晋及之后的传世文献中基本没有见到武威田氏家族的相关记载,《田焽墓志》的发现表明十六国后期武威田氏家族仍然活跃在大夏都城统万城及附近地区,并通过任官成为赫连氏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墓志记田焽先后出任大夏凉州都督、凉州刺史等职,表明在正史记载大夏与北凉之间政治结盟、军事援助和吐鲁番出土“真兴”“承阳”纪年文书反映的北凉臣服于大夏等诸史实之外,大夏统治者还通过设置凉州、任用武威大族田焽为官等途径,将其经略河西的政治意图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多地是在消费明星时,有关明星的报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陈坤:不吃牛肉》、《陆毅:女友是最忠实的》、《刘若英:不爱奶茶,爱可乐》、《许巍:吃饭不忘打拍子》、《粱静茹:最爱大闸蟹》等等,都在明星的生活细节中寻找“非常”。更有名为“目击”版的明星报道打出《足球队员从“头”做起》的标题.刊出上海中邦球队队员在美发厅精心打理的大照片.内容着眼于他们集体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问题,谈谈频率定位的问题。“中国之声”改版后,我们曾经专门做过统计:正常情况下,从周一到周五,“中国之声”在消息类节目中,每天有l5档《整点新闻》(《早安中国》中包含4:00《整点新闻》、《健康夜话》包含1:00《整点新闻》)、12档《半点新闻》(《新闻观潮》中包含21:30《半点新闻》)、  相似文献   

5.
散存在古籍中的童谣分类及其社会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童谣,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史传方志,选文杂录.无不存有童谣的记载,但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却是被遗忘的角落。童谣在古籍中称谓较多:《在传》有“卜偃引童谣”.《战国策》载“齐婴儿谣”。《孟子·离委篇上才称‘“孔子听孺子歌。”《史记》则有“颖川儿歌”、‘“晋国儿谣”,《十国春秋》有“华佬山童于歌”。们日唐书·五行态》有“元和小儿谣”,《明史》有“正统二年京师小儿歌”。《五国故事》有“淮南市井小地唱”,《昨非庵日纂》收录“韩姹胄闻牧童歌”,《古今风谣》录有“部城童子谣”等。名称因人、因事而异,皆可概括…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里字音相同,字义相近的字有很多,“作”和“做”就是其中的一对。 “作”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起也,从人从乍。”它的本义是“兴起”。由“兴起”引申出许多义项。《说文解字》中没有“做”这个字。《康熙字典》里说它是“作”的俗字。在现代汉语里,“作”和“做”的意义仍然相近。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和严格地区分它们,才不会用错。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作”(zuò)有 7 个义项:①起:振作/一鼓作气。②从事某种活动:作孽/作案。③写作:作曲/著作。④作品:杰作/佳作。⑤装:作态/装模作样。⑥当作,作…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至11月2日,《湖北日报》在头版连续发表《居安思危话作风》系列评论员文章(《戒奢》、《戒“集体按摩”》、《戒懒》、《戒“三拍”》、《戒虚假》)后,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不少读者来信说:这组评论说真话,很痛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丁关根及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对这组评论给予很好的评价。丁关根说:“《湖北日报》这几天谈作风建设的一组评论我都看了,很好,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宣传效果很好。”吉炳轩说:“《湖北日报》注重发挥举旗性言论的作用。”“这几天谈作风建…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及其注文中的某些灾害史料依然存在错讹的问题。永初二年“岁乃丰稔”和永平四年“十二月酒泉大蝗,从塞外入”这两条史料记录是错误的。顺帝时期凉州六郡大地震的次数及其时间记载混乱。  相似文献   

9.
刘珺 《青年记者》2007,(9):47-48
海选、“PK”、短信投票,在这些并不新鲜且大众业已熟悉的“选秀”形式中,媒体评审成了2006年末电视“选秀”节目惟一的新元素。在《雪碧我型我秀》9进8比赛中,“媒体顾问团”隆重亮相。顾问团成员的身份、年龄各异:有《新民周刊》的执行总编,有《新闻晚报》的首席记者,有《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有人行不过几年的《申江服务导报》年轻记者,还有《南方周末》的文化记者。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7个,代表了7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纸质媒体,他们拥有潜移默化一大批读者观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述而不作”溯源  “述而不作”,源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又:“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篇》)表现出孔子对创新持极其谨慎的态度,观其一生,孔子确实也只在“述”的范围内承袭、整理、阐扬古典文化精华。“作”与“述”,有明显的区别。《礼记·乐记篇》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作,亦称著,意为独创,自立新意,《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述,为沿循,《说文》:“述,循也。从,术声。”《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史记·太史…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编纂潮州方志今有据可考者记录如下:(南宋)潮阳图经[考据]一、《舆地纪胜》卷一百“潮州”在“风俗”、“鸭湖”、“桑浦山”、“瘦牛山”等引录了《潮阳图经》资料。二、《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书籍”有“新修《潮阳图经(古瀛乙丙集)》三百五十版。”《《舆地纪胜》有“《古瀛集》帙三,凡著述之关于州,常侯■命编为集”。知《潮阳图经》载于常■所编的《古瀛集》中。(淳熙)潮州图经二卷王中行撰常■序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修(注:常■,邛州人,淳熙元年潮知州)。I…  相似文献   

12.
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的第一家周末刊——《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创刊一年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报社先后收到读者和新闻界来信、来电数百次,纷纷给予好评,许多官兵反映说:“每周就盼星期一的《星期特刊》。”著名作家莫言来电说:“以前不了解武警部队,看了《星期特刊》,深感这是一支有文化、有作为的部队。”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在去年9月19日的《新闻阅评》中,以《“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生动活泼高扬主旋律》为题,对《星期特刊》给予肯定,文章说:“《星期特刊》是文化娱乐休闲类的副刊,但它远离社会上某些副刊类报纸低俗…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06,(9):45-45
8月14日,长沙某电视频道《在现场》播发的报道中,有两条值得商榷的报道:《长途客车高速路上“发火”》和《“摩的”送客凌晨被劫抢走新车刺伤车主》。《长途客车高速路上“发火”》说的是一辆开往广东东莞的客运大巴卧车,由于在高温天气下连续跑了20多个小时,行驶至“京珠高速”雨花收费站附近时后轮着火,整个大巴很快被烧得只剩下车架。  相似文献   

14.
张贵林 《大观周刊》2011,(30):169-169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任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5.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16.
世界报业协会连续几年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报业大国日本不但牢牢占据这个榜单前几名位置,而且很多体育类报纸也拥有可观的发行量,跻身于世界前100位,在全球报业形成独特的“日本体育报现象”。世界报业协会刚刚公布的“2007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上,就有《东京体育报》、《体育日本报》、《日本体育报》、《产经体育报》、《体育日报》和《中日体育报》等人选,其中《东京体育报》日发行达242.5万份,排在第11位。  相似文献   

17.
一、凉州再释凉州,很多书都会讲到,但不少书上的概念表述不甚清晰。《辞海》凉州词条:"州、卫、府名。西汉武帝置凉州,为13刺史部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宋石男 《新闻界》2006,(1):91-92,108
不久前,在新闻学术界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厚报焦虑”风,仅笔者所见的较新文章就有:《光明日报》刊登的《“低价厚报”模式应当反思》,《青年记者》连续刊登的《“广告寒流”与“厚报之累”》、《办厚,还是办精?一一厚报热的冷思考》、《中国厚报“体检”报告》、《新闻界》刊登的《“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等文。  相似文献   

19.
《西凉乐》最早兴起于前秦时期的凉州一带,它的产生有两个主要源头:一是羌胡之声,其中以龟兹乐为主要成份;一是中国旧乐,其中以魏晋清商旧乐为主要成份;前者有文献可征,后者则可以从流传地域、所用乐器、乐曲风格、演奏者性别等方面获得证明。《西凉乐》出现之后,在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各代广为流传;大约盛唐前后,宫廷乐部《西凉乐》逐渐走向衰亡,但作为地域乐种的《西凉乐》却仍然繁盛,《凉州曲》、《西凉伎》、《庆善乐》等的流行可以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莉 《当代传播》2003,(5):80-81,86
近年打开电视,观众被包围在一片真人秀的海洋中:既有外国引进的《生存者》、《夺宝奇秀》,又有本地创作的《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各式各样的人在电视镜头前展示着自己生存原色,面对这独特电视文化现象,本文从“中国化的真人秀”、“私人领域的公众化”和“游戏中的伪事件和真现实”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