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真  张俊 《教书育人》2011,(15):34-35
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对农科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农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探索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石河子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综合改革及其成效的基础上,从转变观念、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导师队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创新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为今后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经营类人才,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承担这一使命的主要载体。比较中外农科类专业学位的办学模式,找出办学规律,反思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提出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亟需大量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经营类人才,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承担这一使命的主要载体。比较中外农科类专业学位的办学模式,找出办学规律,反思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提出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一种新型研究生教育方式,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药学专业学位与药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情况,对全国68家培养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药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异较不明显,本质差异小于表观差异。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理解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精准定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具体的质量标准并逐步开展认证工作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文章结合实例,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本在探讨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体质量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9.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论文选题和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以及影响专业学位发展和培养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指导教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在政策支持力度、招生录取、培养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新型学位类型。1999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0年6月正式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0年10月首次招生就实行全国联考,2001年5月录取工作结束,我国首批1611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进入了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掀开了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新的篇章。 一、对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1.
放眼     
今年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针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被忽视的突出问题,130位出席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的代表,前不久向教育部建议,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结构,尽快改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原有的以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格局,从今年起,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90-191
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等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互补,有利于推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博士是面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而设置的高级专业学位,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趋势和人才培养能力看,我国已具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良好基础。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展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接轨农业教育国际化的高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积累,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较为完善的发展布局,均为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提供了可行条件。未来,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强调学术研究与职业导向并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共生、跨学科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两手抓。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科专业学位制度培养农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专业学位是我国学位的一种类型,同我国现行的硕士,博士是同一层次,同一水平,但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为保证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抓好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培养环节,加强课程,培养基地和教师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建立和完善招生考试,质量监控评估等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在硕士层次,除普通硕士研究生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1]。在学习方式上,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一改以在职集中面授和业余时间上课的传统方式,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学生对学习效果有更多的期待,同时除了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生源之外还有很多的应届本科生。如何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同时在培养质量上有保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专业学位认同度低、高校相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从提高专业学位认可度、创新授课方式和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从农业推广硕士办学思想、入学资格、教学方式、导师队伍、教学管理机制、论文质量等几个方面,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专业学位教育硕士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深化,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日趋成熟与较好地实施,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单位制定和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运而生。由于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运行中有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最后提出构建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宗旨是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农业、林业等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各培养单位定期进行评估评价是进行宏观管理,促进其发展提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课程设置与教学、学位论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深化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突出农业推广硕士的职业特色,改进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工作,推进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