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期货法律制度是指调整期货交易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及相关制度的总称。它集中体现在立法机关制定的期货法中。本文通过对期货基本属性之论述,拟对我国期货法的立法体例与调整范围,我国期货投资者资格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相关期货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指期货经过2年多的发展,2012年全年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市场上的投资者出现普遍性的亏损,主要表现在对股指期货整体风险认识不足、资金风险管理不到位、交易方法落后、风控制度缺失等方面。为了控制股指期货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对市场风险、交易方法、资金管理、风控制度加深了解,提升股指期货投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初期,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曾在我国有过短期的、局部范围的实践。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报价交易中心推出以深圳综合指数和A股指数为标的的8个品种的期货合约,开市半年之后,因故停止交易。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股指期货的研究再度升温,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从目前的大量文  相似文献   

4.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已占GDP的50%。但同时中国股票市场也存在着系统风险大、缺乏金融衍生品种、市场功能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股市的进一步发展。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完善股市的功能与机制,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是顺势而为,是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也与日剧增,如何合理防范或者减少股票市场由于股价波动而给投资者或融资者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无法通过股票投资组合加以消除的系统风险,我们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的多头或空头套期保值功能来减少或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证券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才,2016年教育部调整了招生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成为时代的需求;如何在新时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高职人才是我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5分钟高频交易价量数据,分析股指期货合约的价量特征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率与成交量、相对成交量和相对持仓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与持仓量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与预期成交量和未预期成交量都显著正相关,且未预期成交量的正向影响更大;与预期持仓量和未预期持仓量都显著负相关,且未预期持仓量的负向影响更大;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变化对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正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冲击比负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冲击的影响更大,即未预期成交量和未预期持仓量为正时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会更大。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者和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成交量、持仓量、相对成交量、相对持仓量等显性指标及其变化,判断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等隐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而实施正确的监管政策和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Black-Litterman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JR-GARCH-M模型,由历史数据获得数量化的观点,对期货投资中卖空限制进行优化处理,形成新的量化投资组合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给出的投资策略能获得一定超额收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交割是连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促使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合的制度保证。我国商品期货交割制度是在政府偏好主导期货市场的发展、现货市场基础逐渐加强和借鉴西方成熟市场交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制度变迁过程反映了从“零交割观点”到“限制交割观点”再到“无限制交割观点”的转变。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商品期货交割制度的演变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交割制度创新的路径应当由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政府应放松对市场微观主体(投资投机者、套利者、套期保值者和经纪商等)合理的自发行动的限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市场微观主体则需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及互动,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和阻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模型无法有效解决期货组合的市场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之间关系的刻画问题,对两种风险分开建模,首先考虑不同期货间同类风险的相关性,再考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间的交互作用,进而给出一个含流动性风险的保证金模型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