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思维导图进一步细分为陈述性思维导图和程序性思维导图."陈述性思维导图"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最终要达到的思维结果的可视化内容,它是一种共性的、静态的思维导图."程序性思维导图"是指针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把主体的思维起点、思维方向、思维程序等相关细节可视化,它是一种动态的、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只有把"陈述性思维导图"和"程序性思维导图"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思维导图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2.
吴海燕 《成才之路》2014,(15):82-83
正一、"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概念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相似文献   

3.
思维导图是一种构建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适时启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规划出清晰的操作路线,从而形成崭新的教学突破点。运用思维导图合理选材、通过思维导图规划布局、依循思维导图逻辑表达、利用思维导图延伸主题,都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读写学习路线,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小学英语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建构思维导图的策略:一是围绕主题建构思维导图;二是倒推故事情节建构思维导图;三是基于假设和判断建构思维导图。  相似文献   

5.
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师十分青睐的工具。当下,教师应当实现从用思维导图教到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学的转变,简言之,就是要带领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要深入剖析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利用思维导图辅助生物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思维导图辅助概念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基于思维导图传授知识,可强化学生记忆;利用思维导图还可帮助学生宏观梳理板块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7.
思维导图是培养与运用发散性思维,并将思维具象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创新教学路径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鱼骨式思维导图、流程式思维导图、树状式思维导图和发散式思维导图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梳理文章内容、拓展习作思路,让他们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思维工具。文章就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阅读效率提出可行性措施,介绍如何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阐述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应用,助力学生提升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4,(78):115-115
思维导图是使思维形象化和可视化的一种新型思维工具与信息处理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思维导图在国外现被看做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但在国内教学领域中未得到普遍运用。截止到目前,思维导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探究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将思维导图成功引入地理教学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一、思维导图简介1.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发散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将我们的思考过程形象化,促使我们在绘图的过程中有效地理解、加工和记忆知识,同时能够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由中心主题、主分支和子分支这3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主分支和子分支又由线条、关键词、图像和颜色组成,图1就是一张典型的思维导图。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思维导图在一线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思维导图以图形的方式表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物理教学的一个有效教学工具。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思维导图起源于对做笔记方法的完善,是对大脑功能的一个拓展。思维导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脑  相似文献   

12.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培养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由于高中地理的信息量较大、知识结构较复杂,因此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散发思维,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对思维导图的概念、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当中进行探讨,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的思考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组建思维导图设计小组,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设计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前展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时巩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建构思维,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有着多种途径。近年来,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是一种形象、高效的学习工具。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学生的英语思维富有逻辑性、发散性和层次性;借助英语思维导图,能活化学生的英语思维,优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5.
美术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道难题。思维导图就像一把打开美术思维之门的钥匙,在美术思维训练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可以打开学生想象创造之门;思维导图的全脑学习,可以打开学生的右脑直觉之门;思维导图的图文并茂,可以打开学生的绘画思维之门;思维导图与美育结合,可以打开学生的学科整合之门。  相似文献   

16.
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工具,将其应用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加强思维导图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非易事,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基于思维导图教育意义,提出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有利于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助学工具。为有效地将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文章基于相关研究经验,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的含义和绘制流程,阐述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分享思维导图框架、在教学环节与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在总结环节引导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在复习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思维导图,以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并有效掌握英语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8.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是一种使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结构。  相似文献   

19.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发散化、图像化、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常用于文本阅读、文本学习、文本研究等方面。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通过流程式思维导图、结构式思维导图、互动式思维导图、对比式思维导图,将知识碎片加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推理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20.
思维导图是表现生物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为生物学课程展现出具体的结构的一种生物学教学方法。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初中生更好的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极强的学习工具,学生要牢牢掌握思维导图的绘画方法,在学习中善于运用思维导图来高效学习,在课堂记笔记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方向,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