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向“生长”的阅读教学,勾连起的是人自然意义上的生长、教育学意义的生长与人类学意义的生长。教师的职责在于促其转化,助其融通,帮其提升。指向“生长”的阅读教学路径有:整合教学内容,找寻“生长”原点;厘清教学逻辑,探求“生长”路径;搭建教学结构,铺设“生长”阶梯。  相似文献   

2.
郑端丽 《福建教育》2024,(14):50-53
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旨在引领学生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生长”,实践创新能力的“生长”,思维品质与学习力的“生长”。教师应抓住关键问题、关注学生问题、注重实践探索,构建“生长”课堂,让学生在真实践、真思考、真交流中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如何为学生的“生命生长”助力?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以“为生长而教”作为基点.学生学到“生长性数学”是生长教学的核心要义.教学中,教师要秉持全局视角、探寻“生长性数学”的基本元素.深耕课堂,掾寻“生长性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卜以楼老师提出的“生长数学”理论,强调数学课堂实践应找准知识生长点,选好生长路径.文章开展了“生长数学”复习教学实践,以“一次函数”为纲,以《函数图像性质》《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等章节为目,以问题导入、问题思考、问题解决为教学手段,融入初中数学知识中数与式、式与算、平面图形、位移与运动、面积求解、勾股定理等诸多生长“枝叶”,将“数形结合”“数学分类”“方程”等生长思维融会其中.  相似文献   

5.
正“生长式语文课堂”是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它具有扎实平实、互动生成、热情开放、智慧生长的特征。它强调“课堂就是一种生长”,认为课堂需要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成性和过程性,试图将教师的“课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持续学习  相似文献   

6.
走出德育困境,德育必须走向“生本”。生本德育“激扬生命”,是在生活中让学生自由生长的德育。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以生命、生活、生长为本这个中心。生命、生活和生长的“整合”联系,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生命、生活和生长的“向度”区别,构成了生本德育的实践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其产生的结果与效应,更应关注其存在的形态、过程与意义。对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要把关注点投射到教师的意义世界中去,投射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去。生长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以“生长”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共融”“相长”“致远”为发展愿景.通过创设生长场、构建生长链、催生生长力等途径,致力构建一种以“生长”为鲜明特质的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教师过一种有意义的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8.
作为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童心母爱”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能影响和引领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研究“爱的课堂”,是对斯霞教育思想最好的继承与发展。“爱的课堂”追求儿童“活泼泼”的生长状态,强调让儿童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遵循以研立学、因学而教的原则,提出了小研究学习、小伙伴学习、小游戏学习等基本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追求“生长性”是语文共生教学最本质的 特征,也是和其他许多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 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语文共生教学“生长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教学内容的生长、教学过程 的生长和学生学习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金字塔”架构是一个指向核心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任务线、知识线、情境线构成的思政学科的“金字塔”课堂结构。任务线是素养生长的活动主线,知识线是素养生长的理论辅线,情境线是素养生长的生活辅线,三线之间相互作用、层式递进。任务、知识和情境是“金字塔”架构的基本要素,“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是“金字塔”架构的基本原则,“衔接—理解—应用—迁移”是“金字塔”架构的运行逻辑,核心素养是“金字塔”架构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建构“生长型”课堂的实践探索,结合UBD理论及多年的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了“理解为先”“让学引思”的“生长型”数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式,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生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一、先进的写作理念 (一)“非构思作文”教学模式“非构思作文”是从“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的作文教学模式起步的,并最终进入“非构思”的自组织、自生长的写作状态、境界。也就是说,学生写作文不再是“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谋篇、表达”这一静态化、不真实的写作过程,而是非构思的、非提纲的自生长、自组织的“即兴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以前往往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地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得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它们便生长得轻松和快乐,让人满心欢喜。但是针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植物”,我往往采取的更多是忽略、漠视,换来的则是“它们”一天天痛苦地枯萎。然而,当我把爱的“阳光”分给这些“植物”的时候,发现它们同样开始健康快乐地生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生长数学”理念下的数学复习课,能根据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坚持系统化理论,践行“生长数学”的教学主张,运用结构化的思维方法,架设生长型路径,开展探究性活动.本文以笔者在“生长数学”理念下设计的“应用题求最值”复习课为例,分析如何用生长型架构助力初三数学应用题的复习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从语文学科指向言语性的学科视角、“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视角、学习发生的过程视角三个维度审视指向生长的阅读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厘析指向生长的阅读教学的实施思路:整体理解,要“读懂”“读通”;细节分析,要把握“如何表达”“为何如此表达”;拓展迁移,要关注“表达得怎样”“还可以怎样表达”。  相似文献   

16.
常香宁 《成才之路》2011,(16):21-21
有人曾这样说过,“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往往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地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得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他们生长得很轻松和快乐。但是,针对那些本来就生长处于劣势的,我采取的更多是忽略、漠视,换来的则是他们一天天痛苦地枯萎。然而,当我把“阳光”分给这些“他们”的时候,同样看见他们开始健康生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以知识点为载体,以课时为组织单位的“课时教学”遮蔽了知识、思维和学习的生长样态。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的“单元教学”具有“高观点”统领、“思想性”驾驭、“结构化”关联的内涵特征,通过单元、学情和教学分析的实施路径,可以实现对散点化、碎片化、孤立化的“课时教学”的超越,打开学生数学思维生长的新空间,形成数学教学的高格局、大气象。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思考.本文以“圆的对称性(第1课时)”为例,分“思考到操作”“一个圆还是两个圆”“一个要素还是三个要素”三个片段进行剖析,并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深度体悟”“知识逻辑”“思维生长”,方能让学习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9.
蔡淑敏 《教师》2008,(4):35-36
所谓“绿色”语文课堂“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此生态环境的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则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长性的“绿色生态”的语文教学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卢梭曾说:教育就是生长。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生长”真正的“生长”就是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生活的幸福而有意义,人生的可能性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