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体育传媒市场大众传播媒介又称传媒,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体育市场,一般意义上是指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场所。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所谓体育市场是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购买或准备购买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消费群体①。  相似文献   

2.
范军 《出版经济》2004,(11):23-24
书刊宣传促销活动,是指出版社或发行企业以人员或非人员的宣传方式,向读者传递书刊信息,帮助或劝说读者购买书刊商品,从而促进读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扩大书刊销售的一项书刊市场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3.
市场需求弹性是营销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营销行为的反应程度。营销学的需求弹性理论表明: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大小不仅受其购买力及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企业营销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需求量固然存在一个理论上的饱和点,但是,随着企业营销行为的改善,该商品或劳务的实际销售量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可变空间。企业的营销行为做得好,其商品或劳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消费时代,人与商品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购买与被购买的从属关系,而是更加复杂,深入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问题。商品、人、社会、传播媒介之间组成了一个牢固的互生状态的网络,广告就是这四个连接点之间最好的润滑剂。广告行业发展得优劣与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广告凭借其发达的现代传播技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指导着商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促进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某种产品或者服务,更多的是寻找消费的“感觉”。视觉消费在当代消费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式各样的形象成为消费的对象,消费者的行为或隐或现地受到各种商品及其形象的影响。本文试从视觉文化角度,浅析豆瓣网中的视觉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6.
杜淑琳 《新闻世界》2013,(9):195-196
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受消费心理活动支配。求廉心理是最常见的消费心理,它是指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希望商品价格便宜。本文在深度剖析求廉心理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商品定价、商品包装、商品陈列、商业促销和商业运营业态等五个方面,就商家如何满足消费者求廉心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技术的巨大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正席卷全球,并日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体验经济"的首倡者约瑟夫·派恩认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是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行为过程。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每一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在本质上不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  相似文献   

8.
贾利 《兰台世界》2013,(Z3):28-29
<正>一、投诉的定义及其形式什么是投诉?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何明星 《传媒》2007,(3):58-59
"想象认同"指的是某一个商品的知名度很大,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了解、知晓该商品,但在实际消费时,还是会首先考虑已经习惯的、曾经消费过的产品.这种品牌的影响力认同仅仅停留在消费者主观的认可阶段,与实际消费购买之间还存在着相当一段距离,这就是想象的认同.也就是说,你尽管知名度很大,但消费者还是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这种知名度与购买之间的距离,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消费者实力、产品价格等等因素,存在许多产品的消费过程之中.但在不涉及价格、消费实力的媒介影响力研究中,也存在着这种影响力的"想象认同",其中网络媒介的影响力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亚文化已成为网络消费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娱乐性和颠覆性。青年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是网络广告营销的主要对象。尤其是网络视频广告的制作中,典型地体现出亚文化作为商品符号的植入。本文从网络视频广告的消费特性入手,从内容与形式创新分析网络视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消费文化在引导和控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力,而在网络中的表达就是网络消费语言。网络消费语言在传播形式上表现为全民参与对话的特征和个性的网络语言。内容上则是对生活的颠覆与瓦解。  相似文献   

12.
杜邦定律告诉我们,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除了靠产品创新和优质、快速的服务取胜外,商品包装愈来愈显得重要。包装是商品整体中的形式产品,它可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3.
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纽带.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实现它的价值,消费者通过让渡商品的价值而获得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完成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交换,就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而交换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体现他们对该商品的信赖,而最终体现的是对该商品生产者的信赖,如果没有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他们就不会购买这种商品,当然就不会有交换行为,而生产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因此可以说,诚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  相似文献   

15.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实现它的价值,消费者通过让渡商品的价值而获得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完成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没有交换,就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而交换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体现他们对该商品的信赖,而最终体现的是对该商品生产者的信赖,如果没有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赖,他们就不会购买这种商品,当然就不会有交换行为,而生产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因此可以说,诚信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市场经济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符号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由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1996)首先提出,波得里亚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所谓符号价值(波得里亚,1996),是指物或消费品在被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来计价的.这就是同样的商品,品牌产品价格总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理由.符号消费(周晓虹,2005)就是一种主要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社会行为,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相似文献   

17.
在消费社会中,生产者以自我的立场为出发点,将广告作为工具来控制消费者,燃起他们购买本不需要的产品的欲望.广告符号暴力以一种温和的、不易被发现的形式存在,通过把物符号化,对物品进行等级、类别的划分来制造差异、等级、个性等社会分隔,人们以占有和消费物品来进入这个充满差异、等级的符号体系,获得自我与社会的认同.广告利用雄厚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等竭力推销商品,通过集体的推定来复制个体的欲望,使得个体心甘情愿地购买商品.真正使消费者沦陷的是广告中的关怀,它一再强调消费者无需作出改变,社会以慈母般的关怀来迁就个体,使消费者融入一整套技术和政治秩序,以此保持广告良好的约束秩序.  相似文献   

18.
王喆 《中国出版》2013,(4):48-50
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用户评论、推荐和网民意见在影响读者是否愿意"消费"报刊信息的决定性因素中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报刊在网络影响力上的表现,往往和读者购买、订阅实体报刊的行为有正相关关系。如果善于营造网络影响力、做好网络互动沟通,传统报刊能通过对网络影响力的持续跟踪和研究获取更多的市场战略性洞察。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它是指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以及微博等共同反映与形成.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从“哈警察打人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周久耕“天价香烟”案到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等等,这些著名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和解决,网络舆论尤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媒介的档案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量的增加,B2C平台上记录的档案信息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欲望的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私人档案信息传播的方式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结网络档案信息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