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深刻剖析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化,旨在深刻认识和理解其内涵与价值,贯彻和落实其理念与精神,深入推动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梳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年的发展脉络,提出我国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提升期3个阶段,其继承与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课程性质,坚持“身体练习”,不断强化课程以体育人的本质;(2)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学练赛”一体化发展;(3)课程目标,坚持“课程育人”,基于核心素养构建目标体系;(4)课程内容,坚持目标引领内容,推进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5)教学建议,坚持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与灵活多样,直面问题提高成效;(6)学习评价,坚持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基于学业质量健全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展望: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立足“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优化“全面育人”的内容结构;实施“多元协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1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和功能(1)内容以非理性知识为主;(2)手段以熏陶为主;(3)教育效果的差异性。2.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机制和原则为使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3个重要原则:①优先性原则;②适应性原则;③个性原则。(2)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①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关系:体育隐形课程的开发不仅仅要依靠体育风气、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软环境”的提升和再造,体育传媒、体育物质环境等作为1种“硬环境”的优化与美化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②体育课堂教学与体育隐…  相似文献   

3.
体操面授教学探析济宁师专朱光辉一、前言体育函授,较之其它学科的函授教学,有着“体育”这一门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文理科的函授教学,在函授与面授之间,学习形式反差较小,学生适应快。体育函授其面授时,函授生不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理论上存在的一些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莆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剖析其改革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以下建议:(1)宏观方面,建议政府出台支持政策,积极引导校企合作,建议企业依据自身需要,将相关需求的市场信息反馈给学校,实现地方社会事业、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2)微观方面,学校积极提升自身的“软”与“硬”实力,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市场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体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要和方法、教学时间和空间、教学评价体系上的开放,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健身教育论》是林笑峰晚年的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林笑峰体育思想的精华。在该书中,林笑峰通过论述健身、健身学、健身课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健身教育论”的理论体系。以《健身教育论》为研究重心,剖析了林笑峰“健身教育论”的理论渊源、思维框架与现实价值。研究认为:(1)“健身教育论”的提出是对“真义体育”观的继承与发展;(2)“健身教育论”的核心观点为:健身与体育互为依存、健身学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业、体育教学应以健身教育为本职工作;(3)韩丹对“健身教育论”的质疑展现了他与林笑峰不同的学术追求;(4)“健身教育论”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有助于唤起大众对体育功能的反思、为个人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提供指导、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自身行为所引起的效果,是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所形成的构想。这种“构想”是教学全过程在教案中的“再现”,相当于工程师编制设计图。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课题,如何设计好这些课题,这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本文欲从现代教育论的观点出发,试述下列五个值得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目标问题上,传统的教学主要受生物体育观的束缚,存在三个弊端:(1)教学目标表述的笼统含糊,难以观测变量;(2)认知目标是唯一的,忽视了其它目标;(3)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目标。因此,近  相似文献   

7.
1.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1)过分强调“统一性”;(2)体育课教学过分强调增强学生体质;(3)教学内容重复而不系统;(4)教学的组织形式虽有改变,但从总体而言,没有突破传统模式;(5)体育课评价形式单一,激励作用不明显。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设想与实践办法(1)建立高校体育课程新  相似文献   

8.
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登堡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青少年组织——童子军,他的户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体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2)体育教育与户外运动相结合;(3)体育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4)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然而作为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教育家,其思想必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推行通识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发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要关注身心健康;提倡户外教育新概念.特别,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要结合实际多引进一些与生活、生命和生态相关的课程内容来充实目前单调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从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明确学习目的;(二)正确安排教材;(三)合理、美观布置体育场地、器材;(四)采用口决教学法;(五)正确优美示范;(六)教法手段多样化.仅供体育教学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法规性纲领,也是见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及变革的历史线索。研究认为:经过从“形成与改造”到“调整与恢复”,再到“创新与深化”等阶段的嬗变,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呈现出以下演化特征:(1)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再到“学生本位”;(2)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劳动卫国”到“三基”,再到“三维目标、核心素养”;(3)课程内容从“技术化、统一性”到“基础化、灵活性”,再到“结构化、综合性”;(4)课程实施从“指令执行”到“灵活创生”,再到“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从“体质检测”到“能力评估”,再到“素养评价”。体育课程标准涵括以下时代价值:(1)课程标准内涵立意呈现出从“社会立场”到“学科立场”,再到“教育立场”的流变;(2)课程标准设计思维实现了从“确定性思维”到“灵活性思维”,再到“综合性思维”的转变;(3)课程标准内在逻辑表现出从“体质导向”到“内容主导”,再到“三位一体、课程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析1.江西省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元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相脱节;(2)教学组织形式单一;(3)教学内容仍以动作技术为主,教学操作程序机械化,教学方法落后;(4)教学保障条件较差。2.基于终身体育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设想(1)以终身体育思想统领高校体育教学其他指导思想,作为新教学模式的主导指导思想;(2)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为新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3)改革现有体育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构建新教学模式内容体系;(4)以俱乐部为探索重点,构建多样化、个性…  相似文献   

12.
谢斯 《体育学刊》2020,(1):80-86
对英国学校体育合作项目的概况和运行机制进行叙述,以个案方式描述和分析6个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合作项目及共性特点,并基于此提出对于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6点启示:(1)整合校际校本体育资源,形成学校体育发展集群,联合开发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形成校际体育教育衔接;(2)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建立横向合作,建立复杂多维的学校体育发展支持系统;(3)积极宣传具备出众个人能力的体育模范,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感召力;(4)完善和明晰学校体育到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以“体育作业”为支点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网络;(5)对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体育教育平等化;(6)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德育责任内容(立什么德)上缺乏“理论自觉”,在德育路径(如何立德)上缺乏“实践自觉”。“教育性教学”“具身德育”思想以及实践类课程自身的特征与价值为其德育责任提供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学理性线索。构建基于“大德、公德、私德”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体系,并借鉴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危机、唤醒、号召、告诫、遭遇”出发,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德育的实现路径:(1)关注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与实践类课程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社会生活事件—体育运动”的德育内容整合机制;(2)重视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和生活事件的反思教育,建立“体验—反思—理性”的道德唤醒机制;(3)注重针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职业道德教育,促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约束机制;(4)捕捉针对课堂不可预知事件的人生观教育,构建“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升华”的道德判断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体育院校运动队有其特殊性,本文运用行为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体育院校运动队的有效管理方法:(一)重视需要;(二)发挥“集体”作用;(三)激励作用;(四)培养良好的队风;(五)树立“权威”。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象:全国普通高校41所,其中“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新建本科院校9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结果与分析1.现行《大纲》的特点(1)名称及框架结构的整体优化;(2)课程目标的人性化;(3)课程结构的多元化;(4)课程内容的多样化;(5)体育教学评价的综合化。2.现行《大纲》存在问题(1)总体设计缺乏反映学生主体性;(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3)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4)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5)与社会体育之间缺乏连续性;(6)学生的学习评价缺乏合理性。结论1.在新《纲要》指导下新《大纲》呈现名称及框架结…  相似文献   

16.
一、举办高级体育教研员研习班主要目的:进一步提高省市一级体育教研员的综合素质,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其在培训体育师资与指导改革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以利于推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参加对象:自治区、直辖市及少数地、市的体育教研员。研习内容:(1)交流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2)研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3)专家讲学。工作方法:(1)自愿报名,同时上交一篇有关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热点问题的论文;(2)经研究会审查报名资格与论文合格后,方能吸纳其参加研习班;(3)拟与…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系健美操普修课教学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体育院系健美操普修课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阶段划分、学时分配、考核内容和方法。教学方案设计思路是:(1)“三段”教学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创编能力培养一体化;(2)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可缩短学生在能力方面形成的进程;(3)考核方案的设计力求细化、具体化和全面化。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领域中,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在和体育有密切关系的运动领域中,则存在着“练习”,所谓“练习”就是充分利用人体对运动刺激和环境刺激的适应性,来加强人体的“生存性”,和“生产性”的过程。所以“练习”和“增强体质”有着共同的含义。因此,掌握与“练习”有关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对“增强体质”,是有益的,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日本的运动练习中,应用的各种原则有:(一)意识性原则,(二)反复性原则;(三)渐进性原则;(四)个别性原则;(五)全面性原则。(一)意识性原则这个原则也称做“自觉性原则”。是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从五育并举、身心协同、身体素质发展三维视角切入分析与反思“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意涵、价值与问题。研究认为:(1)基于“五育并举”参照的体育定位审视,不仅有助于明晰体育在“五育”体系下的功能定位,同时也为揭示学校体育助力“五育并举”的内生问题提供借鉴;(2)“身心协同发展”不仅作为学校体育基本观念持续影响大众认知,也在实践推展过程中与体育育人追求互为渗透形成融合共进关系,但也因身心发展步调不一而催生体育教学实践困境;(3)“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引入学校体育主要基于“身体素质”与增强体质的对应关系及课余运动训练与专业运动训练的一致追求,但由于存在教育学、训练学与社会学对接困境,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逐步暴露趋于理想化及难以落位问题;(4)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贯彻“全面发展”理念需要理清学校体育育人向度及与诸育的融合限度、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身心维度目标的协同并进与重新审视与合理定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社会科学上位和母体概念以及体育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认为考察体育社会科学的必要背景为体育科学的“二分”或“三分”,不同分类下,体育社会科学分别指向广义和狭义的方面;在体育社会科学(狭义)与体育人文科学的分化和统一中把握体育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和考察体育社会科学应在体育社会科学(狭义)与体育人文科学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在一定时期下指向体育社会科学,但其正在逐渐淡化;体育学和体育理论均有多种取义,在一定语境下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兼容;普遍意义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也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同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