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气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实验装置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气体的流动性、气体增加时产生的压强、减少时产生的负压、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气体的毒性、颜色等物理性质与实验装置闻关系的研究,为师生设计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避免气体实验造成危害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现有的氯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有害气体实验通用的防污染装置的设计思路,并将该设计思路运用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实验中,及时终止有害气体的继续产生,确保未反应完的(或残留的)有害气体能够完全被吸收等,从而实现中学化学中某些有害气体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钠跟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一化学教材第84面演示实验4-3中是用试管收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此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无法用点燃气体的方法附图实验装置进一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氢气。为使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并使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笔者将装置、操作作如下改...  相似文献   

5.
·实验预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3.收集、验满、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方法.4.往玻璃容器里放石灰石(块状固体)时的操作方法.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例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当实验完毕时,应先_,后_否则可能_. (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点燃氢气前,应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水的组成"的教学是以电解水实验为载体展开的。在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进行该实验时,因为较长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少,且排尽装置上端尖嘴内的空气会消耗一部分气体,所以两极气体检验的实验效果差、失败率高。若按人教版教材  相似文献   

7.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的性质,是中学常见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液上升、气产生、气压出、验性质”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71页的一个演示实验。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认为,本演示实验装置(见图1)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一种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另外,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试管、橡皮塞、导气管等基本化学仪器,可以组装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仪器易得,装置操作简单,可以代替启普发生器。1 锌与酸反应制氢气11 实验装置:如附图1所示。图112 操作:反应时将装置倾斜,使锌和硫酸溶液接触,即可产生气体。若停止反应,只须将装置竖起,使锌和硫酸脱离接触,反应自动停止。该装置也可用于制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图22 浓硝酸和铜的反应21 实验装置:如附图2所示。22 操作方法同上。活性炭起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避免了空气污染。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湖北省武汉市马房…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一有关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NO是无色气体。为此,笔者经多次实验研究,对该实验作出如下改进。一、原实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由于试管内原有空气中的氧气未除去,实验产生的一氧化氮便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氮,此时往往会看到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而无法观察到NO的颜色,同  相似文献   

11.
用横口管做化学中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一类有气体产生的电解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水的化学作用在《化学教学》92年第4期已有人撰文论述。本文主要根据水的物理性质说明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一、收集气体因为水是极性物质,对哪些极性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H2、O2、CH4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高。当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后,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免发生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二、检漏作用在化学实验中,对那些需要控制液体反应物体积的定量实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前必须用水检验所用仪器如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等是否漏液。另外也可用水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逸出,制作了一套完全密闭的反应装置,减少了演示实验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1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12 实验操作2 1 按上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2 向各仪器里加入实验用药品。2 3 调节容器A的高度 ,使水与电石逐渐接触 ,根据需要调控乙炔气产生的速率和气体量。2 4 待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时 ,在导气管末端点燃乙炔。并及时调节容器A ,使水脱离电石。3 本实验的优点3 1 能一次性完成乙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3 2 通过控制电石与水的接触 ,可根据需要调节乙炔产生的速率和气体量 ,不会出现剧烈反应而产生泡沫堵塞导管的现象 ,还可节约电石的用量。3 3 碱石灰能除去乙…  相似文献   

15.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kPa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例如,经实验测定,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约40体积的二氧化硫。1问题的提出溶解度是二氧化硫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如何用简易的方法测量出该气体的溶解度呢?这里,笔者利用一次性医用塑料注射器、  相似文献   

16.
_、提出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与酸和水反应这节内容后的科学探究中,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探究铁的活泼性以及反应生成的物质。教科书中要求实验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等部分。教科书中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发生装置是由湿棉花加热提供水蒸气,气体检验装置是用肥皂泡和火柴来检验气体。  相似文献   

17.
1 装置图如下  用三个“T”形管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防倒吸的吸收装置如图安装 ,并配上三个止水夹。图中为气体发生装置 ,导管D起平衡气压的作用 ,若制取SO2 、H2 S则不需用酒精灯 ;2为收集装置 ,在 1和 2之间若有必要还可串连气体净化装置 ;3中盛吸收液 ,4中盛水 ,3和 4如图可完全吸收多余气体且不会产生倒吸。2 操作方法  制气时 ,关闭A ,打开B、C ,即可在2中收集气体至满。这时关闭B、C ,打开A ,3和 4即自动吸收多余气体且不会倒吸 ,拔开 2上的双孔塞 ,盖上毛玻片 ,制得的气体即可用于演示实验 (做喷泉实验时需…  相似文献   

18.
在《氨的性质》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实验组合在了一起。一、实验准备用250 mL 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可用浓氨水与 NaOH固体制取),用250 mL 锥形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可用浓 H_2SO_4与浓盐酸混合制取),塞紧橡皮塞,备用。二、实验装置见附图。三、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师课本上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是采用盛电石的烧瓶与装饱和食盐水的分液漏斗相连的一套装置。经实际操作可知:此法虽然采用饱和的食盐水,但在滴加过程中反应还是比较剧烈,往往有大量泡沫产生易堵塞导气管甚至泡沫冲出导管。倘若盐水开始滴加量少,打开旋塞重新加液时,因瓶内气体的压力而不易滴下。为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一种新的气体产生装置。1实验装置取一小塑料(乐百氏或娃哈哈)空瓶,配上一带有玻璃弯管的单孔塞,用橡皮管同一连接具支试管的玻璃管相连(附图)。实验装置中洗液及乙炔性质实验部分之装置图略。2实验操作1.预…  相似文献   

20.
气体的收集方式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尤其是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水溶性等)。其收集的装置一般有两大类三种形式,即如图1、图2的排气集气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可分为向上排气(图1)和向下排气(图2)]和图3的排水集气装置。这些装置似乎毫无奇特之处,如果我们将它们“改造”成如图4这种更为简单的装置,情景可就大不一样了,其思维底蕴十分丰富,用途也就更加广泛。创新思维一:该装置包容了排气集气装置和排水集气装置。1.排气集气法①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NH3等)时,B端为进气管,A端为出气管(即气流方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