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史料是环境史研究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其分成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从总体上论述了环境史史料的分布、特点、种类、研究方法等;二是对环境史史料的案例分析,即以某种、某类史料为主,对其中蕴含的环境史史料掘取和研究;三是环境史史料的断代分析,即以时间段为视角,分析、研究时间段内的环境史史料;四是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环境史史料;五是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信息化研究.并分析其成就、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王彤 《保山学院学报》2015,(3):14-20,57
先秦时期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阶段,时人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对当时的环境概况、人类活动与环境以及环保意识与行为等方面都有真实的记录.这些都能见之于先秦时期的各种文献,是研究当时环境面貌不可或缺的史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先秦文献中所反映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做一些初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是史论者与史实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文学史重写背后是学者在遵循自身学术修养、胆识、眼光等个体价值标准基础上对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 本文旨在从独立知识谱系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出发,论述不同文学史书写过程中史料如何在从"如何再现真实的历史"到"历史是如何建构出来的"转变过程中的价值,做到"论从史出",让文学( 史) 回到文学( 史) 自身. 每代学人应在文学史重构中敬畏史料,尊重历史史实,客观运用史料,恪守学识修养为基础的价值准则,构建接近历史本真、符合个人风格的文学史叙事.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师专通过校际合并后,带来图书馆藏资源的整合,在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中存在着对文献进行统一管理,分类编目等问题,需要按照学校学科范围、文献内容水平和读者不同层次等需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史料教学能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增强历史感。教材中的文字史料是教材史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之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高彦休是唐代末年的史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唐阙史》.该书记载了唐代大历年间至乾符年间(766—879)的种种逸事.其著书的目的在于补正史之缺失.其内容虽然含有一定的志怪传奇的部分,但多数仍平实可信,为现代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提供了宝贵史料.其对部分史料所作出的史论也反映出高彦休的历史记述观、史料选取观和史学功用观等史学观念.总结高彦休的史学观对其本身的思想研究和唐代末年的史学观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汉代史料中多是人物传记性文献,其中对一些人物的武术活动有所记载,但是未做详细描述.近年来出土的汉画像石资料中有很多关于武术的图像资料,是解开汉代武术具体细节的重要文物资料.但是,通过汉画像石对汉代武术的研究还处于提及阶段.运用历史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对于有关武术的汉画像石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武术汉画像石的数量、种类、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信依据,同时也为中国武术界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8.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历史的文献。今甘肃省图书馆藏两种清代地方科举文献,即甘肃士人刊刻的各类殊卷和甘肃乡试同年齿录,对甘肃地方史研究的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理古佚书钞>据称是本汇编了三部明人笔记文集的古佚书,其中记有许多关于古代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资料.令武术史研究者值得注意的是,<书钞>的三部古佚书中记有大量的武术史料,其内容之多,其记载之具体,在一般的明人笔记中是极为少见的,不少内容事关目前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三部笔记中记录的有关武术史料作一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10.
西方学者从事中国史的研究是在以下几个重要层面展开的;第一,不同的历史学家基于不同的观念所进行学术研究的目标和学术问题也是不同的。第二,在历史研究中,比较和对照的方法是提出问题,以及将研究结论提升到更具有普遍意义层面的重要途径。第三,对史料本身的文本批评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步骤。第四,西方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史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性、将当代的假设和思想置入历史时期的诱惑和危险、对中国丰富史料的熟悉程度等方面。第五,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研究意图和方法。最后,西方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史的未来之路在于对两种相似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在分别针对专家学者和其他领域研究者以及普通读者三个层面上进行中国史的写作。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史文献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它为环境史学的研究奠定了前提,并在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探讨和环境问题各要素内在联系的探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环境史作为史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需要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因而与中国传统文献相比,支撑环境史研究的文献资料具体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中国环境史稳点的宏观性和微观性互存、多维性和单一性兼容并蓄以及隐性和显性并存.分析中国环境史文献的特点,有助于推进中国环境史文献和中国环境史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从体育学科建设的视角对加强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一种深入的哲学思考并以一种他人可以理解并能指导行动与实践的方式进行阐释,是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与意义所在。研究认为,国内外至今没有系统论述体育管理思想史的著作和论文,这使得我们对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的把握不完整,因此,加强体育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势在必行;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科内在建制存在不足、学科分类存在不足、学科建设创新不足以及体育史学科弱化造成的。鉴于此,建议对体育学科体系存在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内容进行了规划:确立体育管理思想研究的前提、基本范畴与研究范式,梳理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确定影响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因素,探讨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原始岩画最早蓬勃发展的西部宁夏贺兰山岩画中有许多射艺图像,它是研究史前弓箭与射艺的重要资料。目前对有关射箭技艺岩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运用实物和资料调查方法,对有关射箭技艺的岩画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贺兰山射艺岩画的数量、种类及在诸山口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探寻依据和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4.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内区际移民与环境变迁尚未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这种因当地民族人口增加而向附近田地宽余的半山区、山区的移民,带来了本地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建立自然村落、开发耕地、改进农业技术、修建水利等,不断塑造着新的山地景观。移民在改造山地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敲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对一个长时段山区移民开发与环境变迁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到山地环境变化的原驱动力是流域内的区际移民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更能全面细致地认识省内山区移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都不尽相同。我党的土地政策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她集中民智、重视民生,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经济吁求。更重要的是,党的土地政策史为我们现在和将来分析、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土地政策的演进史也反映了党的经济政策日臻成熟、完善。因此,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期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敦煌现存唐五代时期的碑铭共有46篇,其史料价值早已为学者们所认识.并有丰硕的研究成果问世,但其文学价值则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文献整理研究基本完成、文献基础确定之后.应当从文学本位出发,对其作进一彬的研究。《李君修慈悲佛龛碑》是敦煌碑铭文中的代表作,意境优美,结构谨严,句式整齐匀称,平仄相谐,用典恰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敦煌碑铭文学研究对于碑铭文学吏及赋体文学流变吏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对于修订文学地图和当今赋雄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党内廉政建设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党情、国情相结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道路。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战略高度探求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