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静 《新闻大学》2004,1(3):40-44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呈现出两个突出特征:方面,一些批评土题反复出现,而被批评的现象却久批不倒、依然故我:另一方面,媒介批评体现的要求与期望,往往相互矛盾、相互对立,令被批评者无所适从。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表面繁荣、实质喧哗的媒介批评,必须超越具体的批评内容和主题,透视它与新闻业的关系。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基础来解读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即力图从媒介批评与新闻业的矛盾关系入手,克服就事论事的局限,更加深入地理解媒介批评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谢静 《新闻大学》2006,1(3):84-90
200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新闻媒介有关付费采访问题的讨论本身成为一个媒介事件.新闻媒介将这一后台技术话题公诸于众,并呈现大量有关媒介的负面评价,使得这一事件超出了论争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义,成为分析大陆新闻业的饶有趣味的案例.本文结合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和布尔迪厄的"场"的概念,对2005年上半年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话语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在有关付费采访的媒介批评中出现的分歧反映了当前新闻业的认同危机,也是"新闻场"中彼此冲突的力量重构要求的体现.新闻媒介无法要求媒介批评在其专业规范框架之内展开,但重塑专业规范却是新闻业应对批评进行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西方新闻界对媒介功能、媒介属性及因此而衍生的诸多操作层面的话语体系的解读,构成新闻专业主义一系列的新闻制作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由于美国的新闻专业主义比较有代表性,本文以美国为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静 《新闻记者》2003,(5):26-28
媒介批评的历史几乎和媒介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然而,真正常规化、专业化的媒介批评直到20世纪才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新闻媒介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同时走上了专业化道路,媒介批评作为一种专业自律的形式也开始出现。但是,媒介批评在美国遭遇坎坷,毁誉参半,其间体现的矛盾与问题,既有美国特殊的社会与媒介环境的因素,也有新闻业普遍的规律,了解这一历史、反思其间的问题,对于我们不无裨益。美国新闻界的批评“过敏症”在美国,媒介批评的繁荣被视为民主社会的骄傲。《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曾用“千万种声音鲜花般盛开”来形容其兴旺,到…  相似文献   

5.
媒介消费主义在我国新闻媒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中已成一种定势和标准,新闻媒介已然按照消费和市场的尺度去运作,新闻专业主义在这一媒介生态下,虽然在强大的政治公器和经济体制的支撑下保持着独立品格,但不可避免地沦为媒介消费主义的“边缘物”,甚至扭曲、异化,不得不对媒介消费主义让位。本文就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让位之表现、原由以及利弊作一番考察,以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以及媒介消费主义的合理科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与假新闻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冰  王培 《新闻前哨》2005,(11):9-10
一、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界侯迎忠认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西方新闻界对媒介功能、媒介属性及  相似文献   

7.
媒介批评对于规范新闻媒介行为,促进媒介的发展和改革起着重要作用。普通受众是新闻媒介最广大的信息接收群体,他们理应在媒介批评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实践虽有所发展,但整体却处于弱势地位:普通受众参与媒介批评的数量少,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力不足等。造成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有媒介双重属性、普通受众自身批评能力较低、批评渠道不畅通等。  相似文献   

8.
去年,因某媒体批评中央电视台某主持人在售书中“买鞋才能签名”而引起的一场法律讼诉,引发了关于媒介批评主体自我把握性的研究。 不同媒介批评主体有不同的个性,同一类批评者的个性也会千差万别,个性问题同批评者的素质和实践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从理论上认识媒介批评主体的个性追求和表现,是坚持批评科学性的思想基础。 一、批评主体的个性 个性是人的自我意识及其特有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独立地位才能体现出来。对于媒介批评者而言,独立地位无非是指思想的所有权及工作方式的自主权。“个人在自己的某个方面把自身物化在物品中…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美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前被排除在新闻视野之外的少数族裔正得到美国新闻媒介的日益关注和报道。美国媒介生态中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促成了大众传媒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式电视批评在媒介组织体系中,扮演着联袂聚焦的权力角色。电视媒体因而视其为一种营销途径,水门事件以后,新闻式批评有意识地反抗这种角色,张扬专业主义批评精神。国内的新闻式批评,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产业作用和文化影响,但仍然值得关注,这对于媒介研究本身及理解当下的文化现实,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笔者写了几百篇博文,还给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的内部刊物写了近二百篇文章,大都是评说媒体的.这基于我对媒介批评的一点肤浅理解,以及期望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媒介批评的愿望. 媒介批评,简单地说,就是对新闻媒介、媒介产品及媒介从业者进行的批评.这里的“批评”,不同于我国一般政治生活中的批评,指的是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于媒介在享有新闻自由、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应该承担对社会的道义与责任.这是新闻媒介推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与标准,同时也说明了新闻媒介在处理有关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的关系问题时所应持有的态度和立场,这为我国新闻传播媒介在事业与商业、义与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矛盾与冲突中寻求化解矛盾、调和冲突提供了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31日,正在巴格达采访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彼得·阿内特被该公司解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考察了美国媒体一贯主张的新闻专业主义在战争报道中的缺失。同时,本文讨论了美国记者在战争报道中的职业定位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与法律、舆论在战争期间的相互制衡关系。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当代战争报道中媒体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消失;在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还是主流的今天,媒介全球化只能流于形式,媒介全球化中必然要遇到的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阻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到2020年总统大选间的媒介生态为切入口,探讨在媒介化政治背景下,有着号称自由民主和专业主义传统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民粹主义崛起后的变化,检视美国政治语境中自由主义与民粹主义话语的关系,及其对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业的参照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锋 《新闻记者》2003,(5):32-33
“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及其特征“新闻专业主义”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它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在实现媒介功能时,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把关人在作必不可少的抉择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取舍,当批评社会和国家时…  相似文献   

16.
谢静 《当代传播》2004,(6):41-44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新闻学运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介。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是美国新闻界应对媒介批评的产物,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拥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公共新闻学运动与过去美国的社会责任论、调查性新闻、公共服务媒介有相似之处,但与它们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以社群主义为哲学基础,对传统的新闻专业理念提出了挑战。不过,公共新闻学要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解决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美国媒介企业制度演进为例,说明其制度结构与运营方式的变化对报业的目标追求、新闻文化和编营分离传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报业企业由家族制演变为股份制、集中化和跨国化的超级媒介集团,使得媒介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先业主与专业人士之间的暂时权力平衡被打破,商业权力几乎成为媒介企业内部一家独大的支配性力量,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与公器理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闻专业主义文化遭到进一步解构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述了一个媒介技术专制的社会,媒介无处不在,媒介影响力无孔不入,人们在媒介宰制下尽情狂欢。媒介构建了人们周围的世界,决定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渗透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者李希光指出,媒介化现实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新闻暴政。①职业新闻人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制衡新闻暴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话语被呈现,它借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呈碎片和局域状态,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传播实践的成熟形态”。②在中国媒介化社会加速成型的时代,根基本就不稳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追求在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专业主义之上强调新闻特殊的公共利益和记者的社会责任。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予系统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它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专业精神,一种新闻工作的专业智慧、专业操作能力。一言以蔽之,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社会责任与新闻实务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谢静 《新闻大学》2005,(4):38-40
媒介批评,简言之,即对大众传媒新闻实践的诠释与评价(谢静,2005)。媒介批评与媒介实践自始至终相伴相随,因而有“并蒂莲”之称(刘建明, 2001)。但是,对于中国的新闻媒介来说,媒介批评概念却是一个舶来品,笔者所见最早发表的介绍文章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