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哪个更大,哪个更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乐坛上强劲的“西北风”,使电视连续剧《雪城》的这首主题歌风靡了大江南北。现实生活中,“一问三不知”的问题就更多了。物价上涨,工资倒挂,经商成风,知识贬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中不可避免的种种阵痛困惑着人们。对此,新闻应该作出回答,新闻必须作出回答。的确,过去几乎人人皆知的社会主义的特征都不是那么回事了,“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不完全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不灵了,“一大二公”更被人们所唾弃了。正象一位经济专家谈到的那样,搞了近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却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难道不是一种悲哀么? 以往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解体乃至崩溃,为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Asura之魔都纪年:报道还比较中肯的,之前好多人都指责孩子们。我就想起《半生缘》里曼桢的话:妓女和嫖客,我不知道哪个更不道德。  相似文献   

3.
采访米博华回来,翻读他的杂文和评论,我有了好几个题目,最后,却选了这个一本正经的题目。为什么?我不知道。也许米博华知道,就他的年纪而言(33岁),他显得有些一本正经。“米博华之研究”,顾题思义,不外乎如此两点,米博华的研究工作和我对米博华的研究。关于前者,我力不从心。(对于米博华,我毕竟只有一面之交,不可能完整介绍。)对于后者,我则兴趣不大。米博华和我是同龄人,让我来研究他,连米博华自己也会觉得过份。更何况,“×××之研究”,可是一本书的题目,编辑部不会给我这么多版面。然而,这题目使我入魔着迷。我,别无选择。有趣的是,我当过工人,米博华也当过工人。我当工人时,是一心一意当工人,不读书,不看报,靠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     
《山西档案》2006,(5):56-57
我单位有一些外单位来我单位调研的介绍信。我不知道应该放在哪个问题里,是行政管理类吗?还有外局人员调入本局工作的组织关系介绍信,也请问放在什么问题里?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围绕的主题是IPTV.大家都知道是网络电视,这两年来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的话题是非常多的.同时宽带增值服务的话题也非常多.我个人理解,IPTV的概念,有一次我在另外一个宽带网络的会议上.我曾经介绍这个题目.我起了一个题目叫IP网的TV延伸.大家知道对IPTV这些名词是非常多的.我更建议IPTV是IP网的TV延伸。  相似文献   

6.
把记者分为读书的记者与不读书的记者,是不是有点僵硬有点勉强有点生拉硬拽?记者自然是识文断字知书达理至少是无所不通的大秀才,怎么还有不读书的? 有。我说不但有,而且还占了相当的比例,而且还有发展的趋势。我知道有的记者一年到头不进一次书店不买一本书,还知道有的记者碰到一起就侃大山搓麻将通报哪天有个饭局打听哪个会议有“戏”,如果某记者在这个场合介绍说哪儿正在办书展或者图书馆来了一本什么好书,那么马上会被认定是故作高雅是装模作样,于是彼此间自然拉开了距离。记得多年  相似文献   

7.
如今媒体竞争十分激烈,无论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还是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都如雨后春笋般争夺着受众的眼球和耳朵,有很多受众甚至抱怨,一打开电视就有五六十个频道,都不知道看哪个好!广播里,省级多个广播频道纷纷落地,更削弱了地市级广播媒体的竞争力。受众的大蛋糕就那么大,应该如何在这种铺天盖  相似文献   

8.
智慧的灯     
这是从华严的小说里知道的,英国作家斯蒂文荪说过:“人人头上都带有一个灯”。这个灯,不是别的,也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一盏智慧的灯。用华严的小说题目来作这篇介绍文字的题目,不是语言的穷途末路,而是这四个字有对华严小说概括的高度的准确性。我是说这四个字表达作者的意思和作品的意思,已经达到了不能置换的地步。这是可以用时间来证明的。第一次读华严的小说,给我轰击的就是这四个字。这里隆重地用“轰击”这两个字,也是说明了在华严的小说面前,我们已无法再选择能够比这更合适的语词。在此之前,甚至在此之后,我从来没有读过像华严这样的用对话体写成的长  相似文献   

9.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0.
题目在哪里     
给报刊写稿,或写新闻报道,或写文章评论,都得有个题目。就是说,写稿首先总会遇到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而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不知道题目在哪里。从前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给一个秀才出了个文章的题目,秀才三天三夜没写出来,苦得要命。他老婆说:“你写文章好像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痛苦。”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我肚子里却是什么也没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写文章必须有东西,如果脑子里空空,谈何文章报道,谈何题目?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久了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乱七八糟,不知道哪个是需要的,哪个是不用的,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通过运行桌面清理向导程序,将不需要的图标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就可以了。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主人公A是我的亲戚。我发现报道中的很多情节属无中生有,就打电话“质问”亲戚。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  相似文献   

14.
不知道在黑莓手机和Windows手机之间选择哪个?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你可以拥有一部同时兼容几个操作系统的手机。  相似文献   

15.
编之梦     
编一本比生命还长的书——哪个做编辑的不想呢?这个题目不禁让我回头审视自己的编辑往事。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5,(2):128
今年夏天,如果你不知道"乌贼刘"那你就out了。事件起源于央视"我爱世界杯"美女主持刘语熙。只因在本届世界杯期间她穿哪个球队的队服,哪个球队就不赢球,被网友戏称"乌贼刘"。面对这样一个穿什么什么输的女神兽,宝洁第一时间抓取该热点,突破传统品牌形象以及以往的传统传播方式,携手刘语熙一起喊出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有的人心里或许就犯嘀咕——是哪个老脑筋还在捡陈谷子烂芝麻?我说别着急,请你耐着性子先让我把话说完,然后再下结论不迟。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我越来越深爱着我的故乡——西藏,这片高天厚土。 很多年以前.我对我的故乡感觉不出什么.也不知道她的真正吸引力在哪里.不知道她的底蕴有多深,更不知道她给了我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姓更名正。你大概知道点儿吧,我常在报刊上出现,有不少读者认识我。 记得那些年,我的性格很内向,不愿抛头露面,又不善于与编辑搞交际,所以了解我的人很少。最近几年可好,编辑不怎么管我了,我又缺乏点自觉性,常常在报刊的旮旮旯旯蹓跶蹓跶。不是吹的,“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哪个能离开我!别人说,我现在成了编辑的关系户啦。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相似文献   

20.
看到“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研讨会通知时,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个题目太陈旧。由于不明意图,也不知道这次讨论有何现实意义。现在,我的看法有了些变化。我感到,所谓“性质”、“任务”问题,其实是长期困扰广播电视界的几个主要思想矛盾和实践障碍的一种委婉曲致的理论表述——虽然这种表述未必十分准确。“性质”者,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也。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多种属性。“广播电视的性质”是一个范围过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