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为顺利实现2035年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中小学生作为强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不容忽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共治,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健康第一,实施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本文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着手,分析研究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提出几点应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意见,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涛  毕研杰  马文 《体育科技》2014,(3):148-149
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国民体质健康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生体育成绩普遍下滑的情况,找出新的教学模式和制定出新体育教育方向,使体育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以期为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发展找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界定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运行机制、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是由目标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反馈系统协调构成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各地中小学通过探索和实践,创新了不同特色的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特色项目等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近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训练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笔者走访了多名专家和高水平教练员、体育教师,精心设计了多种利用垫子开展的实用高效易学的体育活动方法和手段,希望能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发展与使用,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青少年体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并对要素的权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政府层面,及时完善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指令性文件;学校层面,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文件的执行力度;家庭层面,承担起对孩子体质健康的监护责任;社区层面,提供适合孩子体育锻炼的运动场所和设施;个体层面,提高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05,(6):F0002-F0002
2005年10月10日至12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联合主办,辽宁省教育厅和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在鞍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校体育工作者440多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讲话。他说,今年8月教育部制定和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就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6):40-42
<正>为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从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督导检查8个方面提出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指导性要求。《通知》中第4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指出,中小学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7~18岁学生肥胖发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数据,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得到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肥胖的发生率,并对肥胖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体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改进上海市学生体质状况,更好地进行体育保健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各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提高体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76-782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1985-201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共385篇进行量化综述研究。旨在弄清近28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优势,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及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更显不足,研究方法单一。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虽然在在营养与形态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体育活动的效应量为中等,但近10多年,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3.
“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高校必须重新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快乐体育实现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高校冬季应从丰富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入手,通过开设校园越野滑雪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冰雪趣味比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9,(5):42-43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动作捕捉式可穿戴设备在学校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和建设性建议,为建立中小学生运动数据库做贡献,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中小学健康教育改革,从而有效改善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科学程度不高、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等原因,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并未养成合理、健康的运动习惯。同时,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很多孩子都存在偏食、挑食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当代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中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更应该引起各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关注。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阐述了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促进农村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并进一步提出,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和切入点,加快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于近日印发了三个规范性文件,同时即将公布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拟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考核.阳光体育活动的提出、中央七号文件的出台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近30年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已连续下降,尽管出台了系列相关文件并加强了督查,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不明显,到底是哪个层面出了问题,结合本人平时工作实践,就文件制度的落实谈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2011,(9):6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特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一些报刊报道,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严重下降,而3月15日北京电台在新闻节目中却说:从全国两次大规模的体质调研的均值对比看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都处于上升趋势。这两种不同的结论那一个正确,依据是什么?笔者带者这些迷惑的不解的问题,走访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和市教育局体育卫生处的有关同  相似文献   

20.
<正>烟台市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自2012年起,烟台市教育局以"科研引领、行政推动、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实践。确立了"健康的体育、科学的体育、全员的体育"的理念和目标,构建并实施了学校体育的课程、竞赛和评价3个体系,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