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华 《江苏教育》2022,(47):32-34
<正>儿童品格需要在生活场景中习养,生活经验的表达需要恰当的形式,设计儿童喜欢的生活教育舞台是品格习养的关键。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新区实小”)“求真尚爱——小陶子舞台建设行动”项目是落实场境育人、活动育人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表达形式,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实践。  相似文献   

2.
顾润生  宋梅 《江苏教育》2023,(51):31-33
<正>顾润生:“雅正童心剧场育人行动”项目的实施背景是什么?宋梅:我们的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对“品格锤炼”学校实践的真实回应。传统“记忆、模仿和训练”的德育方式,强调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雅正童心剧场育人行动”通过学校向善至美的德性场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环境的建设,建构良好的道德学习生态,聚焦儿童的生命成长。二是对儿童“道德生长”需求的前瞻关注。“雅正童心剧场育人行动”将戏剧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育戏剧是一种运用戏剧元素和戏剧方法培养全人的教育方式,以角色育人,以“人”育人是教育戏剧的基本育人主张。教育戏剧以角色l联结个人经验,丰富育人的形式;在戏剧情境中聚焦问题,拓宽育人的内容;协同创造,将教室变为剧场,拓展育人的工具。角色体验策略、角色互换策略、角色创造策略和自我反思策略促进了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学科转化。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春江小学")以"非遗空间"为育人载体,突出"体验空间"的实践理解,指向儿童"向善、尚美、知勤、善创"的品格涵育,为儿童"我与非遗时空对话"式的道德生长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体验空间:道德生长的时空对话  相似文献   

5.
赵华 《江苏教育》2022,(63):30-32
<正>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句容实小”)秉承“向善”理念,实践“善行”德育,学校以“善”为核心,设计的“善行励学——向阳娃笃志敦品的体悟实践”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通过“善”文化道德场景的营建,让儿童浸润在“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的化育之境中,使“善行”理念入于心、隽于行,涵育良善的大美儿童。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明理路、讲设计、重实践、涵品格、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戏剧+小学语文”成为常态化模式的趋势愈发凸显。通过介绍创造性戏剧、戏剧教学、读者剧场、戏剧统整课程等教育戏剧核心概念,分析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育人功能,厘清教育戏剧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出发,阐明教师入戏、专家外衣、故事地图等小学语文课堂引入教育戏剧的路径,为教育戏剧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致远外小)以儿童创意学习生活为载体,构建主题性道德学习场域,开发百例"创意生活"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学习场,为新时代儿童的品格涵育和道德浸润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儿童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戏剧教育作为新兴领域渐成学界热点,“文化自信自强”为分析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儿童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凝聚力量、蒙以养正、全面育人等四重价值定位,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从‘剧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重审儿童戏剧主旨,有效结合文化传承与价值教学”“构建‘实践共同体’,丰富儿童戏剧教育文化资源库”“实施‘两线并行制’,创设多元化的戏剧传播形式”等路径促进儿童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戏剧教育在民族复兴与儿童发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戴赛珍 《考试周刊》2009,(23):157-158
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就如何构建小学德育生活化进行初步实践。提出小学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德育。生活德育要以课堂教学活动、校内延伸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以“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为实施理念,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连。并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这一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专注戏剧艺术教育,深挖戏剧艺术的育人价值;着力打造"全息剧场",构建全方位戏剧艺术育人空间,深化戏剧艺术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梳理打造学校课程总图谱——个性化3D课程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构,以凸显戏剧艺术教育的价值,形成以学科融合、经历体验、资源拓展为特色的高中艺术综合主题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卢永 《江苏教育》2023,(10):73-75
积极推进运河文化进校园,旨在让学生体悟运河文化,培养乡土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将运河文化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类型,组织学生开展运河沿岸历史文化寻访活动,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领略运河精神,体悟运河文化,提升综合素养,涵育美好品格。  相似文献   

12.
<正>顾润生:“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五心’习养行动”项目实施的顶层思考和项目内涵分别是什么?管晓蓉:“恩来精神涵育红军娃‘五心’习养行动”项目很好地破解了学校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合不深入、学生品格塑造与习惯养成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我们依托周恩来故里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项目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通过学习、传承、弘扬恩来精神,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13.
总体而言,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空间局促、内容单一、效果不佳等现状是不争的事实。有鉴于此,小学劳动教育应以“五育融合”为指导,丰富劳动教育内涵;以校本资源为依托,构建“三层三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实景化”生活场馆为载体,创建立体劳动教育环境;以多元学习为模式,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以多维评价为抓手,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由此体现劳动育人的优势,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戏剧让生活更美好,教育让生命更美好。教育戏剧以戏剧作为学习媒介,借助剧场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舞台表演等形式,将情境活动与认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见与听见,促进学习与体验,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悟,让课堂更富有活力,从而涵养德性、启迪悟性、舒展灵性。  相似文献   

16.
岗位体验教育:高校育人职能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思岗位育人空间狭隘、处境尴尬的基础上,寻求“爱”为基点、“助”为手段、“育”为目的的育人原则.拓展心理健康关怀、就业创业体验、思想品德锤炼的育人空间。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领勤工助学岗位体验教育,既是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价值早向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不应只是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一时的生活问题.而应把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培育品格、提高素质作为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毕业国防体验微课程是小学毕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军旅文化体验、军事拓展训练、内务整理训练、主题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格,以国防教育、规则教育和感恩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彰显小学德育“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2018至2021届毕业班的毕业国防体验微课程实践经验,以期为小学毕业国防体验微课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秉承“生命·实践”教育学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入戏剧元素,运用戏剧化教学,开发与转化语文学科育人价值。戏剧化教学是剧场式教学、场景化教学、表现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场景式、剧场式,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表现性。在教学中,创设戏剧情境,构建角色关系,运用剧场方法,让儿童体验角色,发挥想象,表现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实现生命成长。戏剧化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戏剧教学”,不重表演技巧和演出,而是重体验,重表达,更多地指向于角色体验与个性表达,培养儿童的表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快乐生活日”是学校设置的独特课程日,是生活教育背景下的社区化儿童活动,主张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以“全人发展”为目标的校园生活日有其实践的基本路径:生活启“智”,儿童在丰富的校园创业中生长智慧;生活学“劳”“,做中学”课程是生活劳育的土壤;生活向“美”,引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向美而行“。快乐生活日”由点及面,由散到聚,日渐形成一个开放的儿童社区,实现生活育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彭娅 《江苏教育》2024,(10):16-19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以“数字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学习空间迭代搭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为关键,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为抓手,以“人工智能+”与育人方式深度融合为路径,形塑师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引擎”,在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中,促进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