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里尔克语),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有人说,人们对于巴黎的爱不是“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而是最后的“一瞥之恋”(Love at last sight)。[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夜,在我想要清静的时候,你无声悄悄地来了。夜,你那神秘的面纱,是我的依靠。夜,你为何不摘下你的面纱?你是怕摘下你的面纱,你的美丽而又神奇的面容会让你失去本色吗?  相似文献   

3.
一、温柔可亲:老舍的《猫》 老舍先生一直是著名的爱猫人士,他的作品《猫》更是写猫的名篇。老舍对猫咪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猫儿是贪玩的:“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猫儿又是可爱和淘气的:“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上没结没完。”猫儿还是认真的:“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与酒     
蓬生 《世界文化》2008,(4):40-41
英国人爱喝酒。如果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嗜酒如命,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据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马丁·普兰特教授研究认为:英国人被描绘成醉鬼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自从罗马人当年入侵英国,历史学家就不断评论说,英国人比欧洲大陆的人更容易酗酒和酒后滋事。有史学家说:英格兰之所以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之战中一败涂地,是因为战前之夜,征服者威廉和他的诺曼底将士祈祷斋戒,枕戈待旦,而英军士兵喝得烂醉如泥。  相似文献   

5.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诗)。爱乡土,重亲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总是与乡情、国情、民族亲情牢牢地胶合在一起。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华侨先辈们,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祖国旧貌,含辛茹苦、竭精殚力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新一代华侨效法先贤,为改革开放的祖国的腾飞,为中华在世界的崛起而群策群力,奉献出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第八届中国政协委员、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6.
王秉钧 《寻根》2004,(3):42-47
节日放烟火在中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于新春元宵,或逢重大喜庆节日,火树银花,鱼龙夜舞,焰火与彩灯相映生辉,更添喜庆气氛,令人想起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描绘元夕夜灯彩烟火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也令我们萌发起探索古代烟火文化的盎然兴致.  相似文献   

7.
李艳芳 《寻根》2011,(1):36-39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人们热衷于过元宵节。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预示着要开始春天的耕耘和劳作,所以人们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狂欢。与全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元宵节习俗相比,恩施土家族地区乡村里的元宵节显得古朴而豪放。“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  相似文献   

8.
绕三灵     
一 夜越来越黑。山藏起来,湖也躲起来。亮着的,是天边静着的一钩残月.岸上动着的是万堆篝火。  相似文献   

9.
爱与人生     
人们常提起爱,如“深深地爱……”,“爱你胜过任何人……”,“热爱故土吧……”等等。“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人的各种行为上。那么究竟什么是爱?仔细想想,往往很难抓到它的实体。爱既无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行为准则。可是,人们却又很轻易地时常把爱挂在嘴上,像肥皂泡一样地源源出现,而又白白地消逝。那么,爱是不是就这样没有实体呢?当然不是。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爱与  相似文献   

10.
当你来到摩梭人的家乡,你会看到在暮色中匆匆赶路的摩梭男子。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会觉得有点神秘。尤其是在夜暮中或月光下的山道上,遇到陌生的男子,你千万不要以为是小偷或强盗,在摩梭山寨没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他们都是些善良的人,怀揣着一腔柔爱,要去投奔自己心爱的姑娘家。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女方家人还未起床,他又要踏着薄薄的露水,在山道上悠然归去。你会觉得有点凄凉,不是很像候鸟吗?有点像,但不全是,你怎么就没想到浪漫之类的词呢?实际上,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只是一段时间,过了这一坎,等他们男女双方深情笃定,海誓…  相似文献   

11.
程琳 《华夏文化》2019,(1):49-51
正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人公,最终为爱而殉情,实现了自己爱的追求与坚守。杜丽娘是汤显祖"四梦"当中《牡丹亭》的女主人公,因爱而亡,同时又因爱而复活,在不断的冲突当中完成了一生对于爱情的渴望。两部文学作品虽然存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在情感诉求这一个主要思想上两者坚持的是一种人间至情的爱情观。无论是朱丽叶还是杜丽娘,二者都为了追寻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进行了爱的反抗,最终在生与死的转换过程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解脱方  相似文献   

12.
左秀英 《大理文化》2012,(10):61-62
夜,你是一个新的世界 我从来未曾到达却一直在你的怀抱 把白昼的焦虑晒谷子一般 摊在岩土平原之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哲学对爱的问题有着多维的探索和深刻的认识。早在春秋时期 ,儒家就提出了“仁”的哲学。《论语·颜渊》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儒家所谓爱 ,第一 ,爱有差等。“亲厚 ,厚 ;亲薄 ,薄。”(《墨子·大取》)对亲厚的就厚爱 ,对亲薄的就薄爱。爱依血缘关系的亲疏而有等级之别。第二 ,泛爱。“爱父 ,其继爱人 ,仁也。”(《郭店楚简·五行》)仁是把对亲之爱加以推广。“亲至 ,薄不至。”(《墨子·大取》)有最亲的 ,却没有最薄的 ,爱是普遍的。第三 ,诚。“诚于中 ,形于外。”(《大学》)爱是内心情感自然的流露 ,不是“作”出…  相似文献   

14.
裴多菲诗抄     
谷子成熟了··一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制的人!小树颇抖着……①小树颤抖着,当小鸟在上面飞。我的心颤抖着,当我想到了你,我想到了你,娇小的姑娘,—你是最大的金刚石,在全世界上l多瑙河涨水了,也许就要奔腾。我的心也一样,抑制不了热情。你爱我吗,我的玫瑰⑧?我真正爱你,你爸爸妈妈的爱,也不能和我的相比。我知道你爱过我,当我们在一起。那时是火热的夏天,现在是冰冷的冬季。即使你已不爱我,愿上帝祝福你,但如果你还爱我,愿他一千倍祝福你! (以上孙用译)自由…  相似文献   

15.
当济慈静静地躺在罗马靠近西班牙趸船的一间斗室里时,一夜又一夜地倾听着外面喷泉的持续不断的溅水声,这时鲍蒙特和弗莱彻剧中的台词在他耳边回荡: 你一生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我爷爷是我们这一带出了名的养蜂人,爷爷不但在家里养蜂,还把家蜂养到了大山上。白族人家爱种花,爷爷种的比别人家更多,有兰花、杜鹃和山茶,还有一大院子的苹果、石榴和酸木瓜。爱花的人家爱养蜂,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张化雨  何梦嘉 《寻根》2015,(2):119-128
张良,字子房,汉时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死后,吕后想起用张良辅佐新主,他却借口考虑考虑,一去无踪。张良死于何地至今难以确切考证,据说吕后曾下旨追杀他,国内一夜生出八百个张良墓,有"一夜造八百墓"之说。现如今全国各地仍有不少张良墓、张良庙、张良祠等遗迹,然而据考证,其大多是后人为敬仰其精神所建,或根本无实地可考。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文化交流》2013,(1):88-89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巅峰巨作、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天书”《芬尼根的守灵夜》,沉寂73年后终于来到中国读者身边。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宣布,由译者戴从容历时8年完成的该书全球唯一中文注译本正式面世。《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书由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乔伊斯耗费17年著成。  相似文献   

19.
“仁、义,中、和”是中国传统的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心。四字四义,两段一体。先讲仁、义。仁者爱人。爱是为人的本质属性,但人的爱是社会性的,这就是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之人,仁者安人。爱的行为准则是义。义者宜也,事之宜者,行必利。因之,义是利之合,因和而合...  相似文献   

20.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10,(11):20-22
《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一文(见《世界文化》2010年9月刊)所说诗人对苏什科娃的爱,主要还是一个少年对一个美丽的青年女性自然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才的少年诗人对理解自己的知音的寻觅,这种爱尽管热情,但不炽烈,更由于女方不理解自己而深感失望,因此即使失恋也不会痛彻心扉,但他随后对伊万诺娃的爱,却是激情满怀,发自心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