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追踪采访、拍随访DV、搜集资料、撰写文章。【活动构想】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绿色南京——志愿者之歌”,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热爱家乡。“绿色南京”不仅仅是要展示南京的绿化及自然美景,更应展示新时代南京…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量的计量》。【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重点】1.学生小组整理计量单位和进率。2.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3.
【活动主题】 "地平线"文学社成立大会 【活动年级】 初二年级 【活动时数】 一课时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组织交际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组织文学社活动的积极性;联系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巩固和运用新闻写作等有关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准备】   1.布置会场。 (主要是主席台上各主角的台标和一个发言席,大会标题。 )  2.为主持人初步设计会议议程。   3.准备三份奖品。 【活动过程】   (上课铃响,教师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及创新等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广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系列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有关知识,初步学会根据广告的特点、要求去设计和表演。尝试从广告语的修辞等表现手法,初步懂得品析广告语的艺术,锻炼和提高说话、表演、组织能力。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活动重点】创作广告语并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感受爱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残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2.培养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应该怎样用行动去关心他们。【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1.音乐《兔子舞》,背景音乐《献给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参与,群体互动,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活动目标】1.让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语文能力。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及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4.教育学生从各个方面为规范用字作努力,培养净化祖国语言文字的社会责任感。【活动过程】一、故事激趣,提示主题1…  相似文献   

9.
【活动内容】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开展本活动。【活动目的】1.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决策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春夜喜雨》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准备】1.唐朝李约诗《观祈雨》 ,宋朝苏轼诗《望湖楼醉书》。2 .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3.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探索内容】1.律诗艺术形式。2 .诗歌语言艺术及优美意境。3.与诗歌、诗人相关的情境及内容。【教学目的】1.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2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操作过程】一、拉开心理距离 ,引发探索动力情境创设 :“经历过冬天的人 ,最懂得春天的温暖” ,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 ,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 ?当然是…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初步懂得讲究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方法,记了忆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培养善于观察、乐于记导忆的良好学习习惯。2.了解一些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3.运用学到的记忆方法练习记忆,体验巧记们的乐趣。【活动准备】1.记忆王国景点图。(含课题及四个景点,每2个景点处放置一个含游戏内容的导游牌和揭示记忆方法的宝葫芦。)音乐《玩具进行曲》。2.课件。(主要用于呈现游戏内容、统计图表、艾宾浩斯的头像及遗忘曲线、孔子头像及其名言。)3.学生自备纸和笔。【活动过程】一、课前记忆游戏容1.指名一个学生到前面来唱歌,然后让该学生躲起来…  相似文献   

12.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义初中《几何》第三册。【教学目标】1.随着对图形的演化的研究,使学生对圆幂定理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整体掌握,从而能灵活应用;2.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般规律:PA·PB=|d2-R2|。【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及《几何画板》工具。教学过程1.【问题1】已知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图1),则PA·PB与PC·PD有何关系?为…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新标准英语》第二册Module 6 Unit1 It’s warm in spring。【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听懂并会说本课单词和句子;能正确描述四季特征及在四季中的不同活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听、说、画、唱等多种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情感目标: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雪绒花》流畅、舒展的旋律,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并学会对自己及他人的表演作出评价,善于倾听别人的交流,在提高表现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理解《雪绒花》艺术美的实质,诸如乐句的组成、发展规律、每句的落音等等;运用四句式歌曲发展方式创作《师生问好歌》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表现并理解《雪绒花》的音乐美。2《.师生问好歌》的发展创作。【教学准备】钢琴、磁带、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  相似文献   

15.
【活动理念】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和预防,教师应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应对考试的信心,是考前辅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积极认识考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对毕业考的信心。【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考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锻炼的机会。2.让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3.体验到自身巨大的学习潜力,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活动准备】杯子,水,回形针,能力加油卡,情景剧  相似文献   

16.
【活动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1.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例尺”有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参观中学大操场。2.上网查询体育运动场地的相关资料。3.学生准备计算器、尺、圆规等工具。【活动过程】一、活动目标引入。教师谈话引入: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原有的操场已经容纳不下我校现有的学生。现在,校长正在向全校师生征集扩大操场的设计规划图。…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在能力目标上:以《废旧电池问题》《〈红楼梦〉的意义与卓越性》课题研究过程为例,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问卷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1.了解母亲节的起源、庆祝方式,认识生活中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养育,感受母爱的温馨。2.通过对大量诗文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3.在制作贺卡、设计小报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活动过程】活动一:广泛阅读利用一周时间,师生共读一组赞颂母爱的文章,学生选择最令自己感动的一篇文章熟读并写下读后感。如《忏悔》《、秋天的怀念》、《永失我爱》《、母爱的硬度》、《我的眼里噙满泪花》《、妈妈的一句话》《、彼得的账单》等。【评:这是一组经过精…  相似文献   

19.
真实的自我     
【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层心理体验。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客观地对待他人评价的积极心态。3.通过活动、体验、感悟、讨论、学习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方式,整体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小组成员眼中的我》《自我分析表》每人一张;准备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探秘秋天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积累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成语、好词好句等。2.师生共同寻找秋天的山水、花草、树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