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家、省、市各级党报、电台、电视台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开展的各类活动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成效、媒体的形象。因此,"提升主流媒体活动的文化品位"应当引起主流媒体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离不开文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同样离不开文化。所以,  相似文献   

2.
裴文景 《大观周刊》2011,(28):20-20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媒体包括一直迅速发展的电视也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下不断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信息、对新闻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面对媒体市场激烈的竞争,有求必应已经成为各个媒体最起码的生存本能。也就是说,为了竞争、生存的需要,全力以赴做好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各个媒体上上下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媒体在信息发达、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担负着传播新闻新科技的任务,也起到了传播新词语的作用。可以说,媒体对于新词语的出现和使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与新词语有着须臾不可分开的关系,没有媒体的传播,新词语也不会使用得那么迅速、那么广泛。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语言词汇的变化,而且它的发达情况与社会的变化是成正相关的,它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词语的发达情况也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情况的一个表现。而能够及时和充分表现它并给它以生存空间的就是媒体。新词语就是因为生活发生了变化才出现的,所以媒体成为最先使用者,我们也在媒体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词语。新词语在媒体上的出现,也有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新词语在媒体中出现的语域,了解新词语出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牟德鸿 《青年记者》2006,(14):28-29
媒体成为社会公器,沟通社会各阶层的桥梁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剂,而不是单单作为统治阶级的“传声筒”,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非典爆发的几个月里,国内媒体在非典事件的报道中戏剧性的角色转换,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国家阔步迈向政治文明时发出的强劲足音。在非典事件已经  相似文献   

6.
罗倩 《东南传播》2018,(1):61-62
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包括听障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听力语言障碍导致大多数听障青少年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手段和能力较弱,媒介接近权与信息福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导致社交圈子固化狭窄,对其教育、就业以及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为其融入社会带来了许多困难,社交媒体时代,听障青少年生存环境、信息使用和交流环境与社会主流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性,部分学者探讨了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及社会融入状况,为听障人士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介,促进听障青少年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管理媒体     
《传媒》2005,(11):1-1
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体,在我们这个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的作用真是愈来愈大了。它甚至具有某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品格,它几乎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物质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物品。试想有一天,在我们的某一都市,突然没有了新闻媒体这个物种,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就社会管理而言,新闻媒体已经与之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克相生的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离不开这第四种权力的制衡,并因此而成为新闻媒体重要的生存环境和成长要素。以至有人讲到:美国总统每天早晨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幕僚们商量,今天我们向媒体提供什么样的新闻产品?但是媒体需要管理,尤其是新闻媒体需要社会管理。因为绝对的权力会产生绝对的腐败。管理者首先需要被管理。  相似文献   

8.
刘纯 《新闻前哨》2012,(12):100-101
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是两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二者都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与社会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带来了中国公共卫生深刻的变革。非典过后近十年来.大众媒体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转型。人们的文化信息需求、生活质量和健康品质在不断地提高,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得以快速发展和融合.大众媒体监测和协调社会功能对公共卫生的积极干预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国家、省、市各级党报、电台、电视台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开展的各类活动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成效、媒体的形象。因此,"提升主流媒体活动的文化品位"应当引起主流媒体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离不开文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同样离不开文化。所以,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日益兴盛发展,电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方面表现得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未来十几年.如何使我国网络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渗透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已经用“第四媒体”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伴随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增长.不知不觉中它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新闻爱好者》2008,(12):22-23
媒体环境与媒体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媒体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短信、彩铃等,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传媒营造的环境空间——媒体环境。关于媒体对人们的影响,W.James Potter在其《媒体素养》一书中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媒体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融媒体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产生较大冲击。置身于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较大挑战。如何尽快实现转型,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职业需求就成为新闻记者的当务之急。本文着重论述了融媒体记者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4.
明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亮点,在媒体中,由他们组成了我们社会的时尚文化,成为时代的一大奇观文化.  相似文献   

15.
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也就是媒体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许多城市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他们所服务的社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16.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广播媒体自上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这期间,尽管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带来诸多挑战,广播仍以其特有品质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着独特魅力。我们要感谢广播人的那份坚守,更要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中网络奇观的负面效应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奇观与网络奇观美国社会学者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在追求媒体轰动效应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从于奇观逻辑,因而被小报化。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社会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权  刘昊 《新闻知识》2012,(2):107-108
美国学者丹尼.埃利奥特所说:"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他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且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他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团体负责任,不管是私有制媒介,还是政府所有制媒介,不管有无新闻控制存在,也不管这种控制是来自新闻机构本身,还是来自外部力量,责任都是存在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媒体的生存法则,而当今社会,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失误。在全球化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全媒体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媒体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是一个需要时刻面对、常做常新的课题,本文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针,把握舆论导向,切实落实"二为"方针;在重大的、热点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媒体的责任;强化媒介传播的新闻性、创新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等方面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艺馨 《军事记者》2012,(11):30-30
社会新闻反映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生活,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新闻相比,更具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也更富有人情味。当今时代.无论是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社会新闻的比重日趋增大,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如果说“脸谱网”(facebook)等一些世界著名的社交网站,是通过分享个人生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那么当下各种传播媒体.通过增加社会新闻的比重来提高人们参与新闻报道的热情.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