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妨害公务罪的保护客体是公务,其行为客体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公务人员,包括人之要素、事之要素、时之要素和地之要素。人之要素为国家公务人员;事之要素为依法执行之公务;时之要素为依法执行职务之时;地之要素为依法执行职务之区域。  相似文献   

2.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诸如:上不上班、吃什么东西、开不开心、结不结婚、要不要帮助人……自己能安排的皆属之。一件是“别人的事”,诸如:小张好吃懒做、小陈婚姻不幸福、老陈对我很不满意、我帮助别人,别人却不感激……别人占主导的事情皆属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诸如:会不会刮风、地震、战争……人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都属于老天爷的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3.
孙奇逢说:“《易》模写天地间事理”。所以,《易》随着客观世界运动而运动。六十四卦之十七、十八两卦──随与蛊,乃《易》整体对立统一运动的两个重要环节,当然也是主观对客观的模写。孙氏释随、蛊两卦,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人生少有可随者,随人则诡,随世则流,其惟随时乎”。随时即从道也,从道,则不能“随人”,亦不能“随世”,而只可“随时”。随时,则子匡父失,继任纠正前任之误,乃天经地义。所以“随”之为言在于随时。随时,则“蛊非事也”。然“有息则人”,人“以天下为无事而不事事,则后将不胜事矣,此蛊之所以为事也。”临随蛊后,“临,大也”,改正过错,匡正前任之失,则“可大之业,由事而生”也,这是必然,是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八佾》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相似文献   

5.
求知欲与情感上海市甘泉中学耿秉辉情感是指人对人、人对物、人对事的态度的反应。人的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若某人对某事所表现的是喜欢、愉悦的态度,则此人对此事的情感,就是积极的情感;若某人对某事所表现的是冷漠、厌倦的态度,则此人对此事的情感,就是...  相似文献   

6.
依据人是"一个信息化、全息性的巨复杂适应系统"——"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对"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除以物为主体而形成的"事"之外,还包括以非物为主体的"事"。事成为物,物动为事。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人事"有动作事素、意识事素、人际事素、人物事素之别。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动作事素是基础,意识事素是灵魂,人际事素是关键,人物事素是核心。  相似文献   

7.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以一个人对自己份内的事情的认识程度和履行程度为标志的,一个人如果能认识到哪些是自己份内的事,并认真加以履行,我们就称这个人责任心强,反之就是缺乏或没有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依据人是“一个信息化、全息性的巨复杂适应系统”——“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对“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除以物为主体而形成的“事”之外,还包括以非物为主体的“事”.事成为物,物动为事.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人事”有动作事素、意识事素、人际事素、人物事素之别.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动作事素是基础,意识事素是灵魂,人际事素是关键,人物事素是核心.  相似文献   

9.
“过剩”是一种自然界和社会中时有所见的现象。雨水过剩,农田要涝;高档房子多了,卖不出去;大商厦过剩,就要倒闭;营养过剩,就会有许多“胖墩儿”;冗员过剩,企业可就有破产之虞了。“过剩”,实际上是浪费。“人十之,己百之”,这话不错。勤勉有加,但要细算算账,可能也有“过剩”之嫌了。人家用十分力干了的事,自家却要十倍于人。笨鸟固然是先飞了,倘人家一如“龟兔赛跑”的兔子早早地去睡了大觉,那倒罢了,倘不是———而是用那九十分的力气做了许多其他的事,自家可就不一定合算啦!己不如人,人十之,己能不能二十之三十之…  相似文献   

10.
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也就是说,散文教学,不应只把目光放在事如何之奇,景如何之妙上,而应去深究人、事、景、理之后的"情",深究"情"之投射如何使人、事、景、理变形、纯化、美化。  相似文献   

11.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商、性格等因素以外,情商因素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情商即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所拥有的水平。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高情商是人与人之问交往的润滑济,有助于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起事情来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多,如鱼得水,八面玲珑;低情商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绝缘体,  相似文献   

13.
性善论是黄道周孝道思想的形上基础,他认为至纯至善的天地之性流行于人而成为人之性,坚持性善一元论,反对宋儒的二元之性;他认为“敬”是孝道的情感依据,道德之目以敬为本;黄道周将孝道的实践形态分为事亲以敬和事君以忠两个层面:事亲要“敬身”、“敬养”和“严父配天”;事君则移孝作忠并且要敢于诤谏.  相似文献   

14.
才思 《成才之路》2014,(20):I0001-I0001
一、教师的层次(1)字之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基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至于学生的健康、道德、修养、自救、勤奋等人生极为重要的东西一概不予关心过问。(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3)人之师。这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有位叫张岱的人,在注《论语》“石门章”的时候,曾把人分为三种:愚人、贤人、圣人。他说:懵懵懂懂,没有认识到一定的事难以做就去做,是愚人;精明洞察,知道一定的事难以做到就罢手不做,是贤人;大智大愚,知道一定的事难以做到而毅然去做,是圣人。这里,张岱所说的愚人暂且置之不谈,而他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贤人”,  相似文献   

16.
花瓶与木桶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2009,(7):46-49
“众恶(厌恶,讨厌)之(代词,指代人或事),必察(察看、调查了解)焉;众好(喜好,喜欢)之,必察焉。”  相似文献   

18.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和基础,任何学科知识的积累都离不开记忆。历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记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①历史知识具有丰富性,涉及古今中外的人、时、地、事等要素,年代之多、人物之众、事件之复杂、范围之广泛、头绪之纷乱,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顾炜 《上海教育》2014,(22):78-80
五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它是人在成长轨迹上极为浓重而又闪亮的一笔。在小学里,学生们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实践。在毕业前夕,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五年来的教育成果,同时又要表达出毕业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谢之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龙吟:诗词之起伏跌宕,往往借抑扬之手法实现。此一讲,乐燎原老师将剖析抑扬手法如何具体使用——诗法指津抑扬之法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它既可以用来刻画人物,又能用来突出主题。所谓"抑",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贬斥、否定;所谓"扬",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褒扬、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