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将语言品味作为教学重点,但并不是所有的都经得起推敲,有些却变了味。莫让语言品味变味,语言品味不要泛化,而要明确化;不要僵化,而要生活化;不要公式化,而要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能不能上出语文味,能不能上出美感,要看我们能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及内涵,而要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及内涵一定得从品味语言入手。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后,笔者深深体会到品味语言的重要性。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品味语言,走近闻一多先生,去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3.
一、品词析句,品出语文味(一)扣住语境,品味语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的一大原则。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难道齐国没有人吗?这句话是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时说的。品味这句话时,我启发学生不要凭空想象,要根据前后来思考,引导学生扣住瞅了一眼和冷笑一声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必须结合文化教学,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语言和文化彼此隔绝.而要结合教学内容讲述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桌子的英文是“table”,吃的英文为“eat”, 斯坦纳说不要用文字把两种语言联系起来,而要将语言直接和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品味语言,应是一堂语文课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政治、历史、生物、地理课的主要标志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从这三个层面掌握规律:品味语言;整篇着手,品味语言;出声美读,品味语言,对语言进行品味,品味到位。  相似文献   

7.
诗词最美在语言,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诗词教学要体现诗词的本色,就应该以品味语言为主。一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独特的意象;二是品味语言的意境美;三是品味诗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四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生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8.
诗词最美在语言,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诗词教学要体现诗词的本色,就应该以品味语言为主。一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独特的意象;二是品味语言的意境美;三是品味诗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四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生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品析,让学生在感知语言和习得语言的基础上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整合资源,在品味语言中知晓大意;体悟内心,在品味语言中体悟情感;想象映衬,在品味语言中审视美感;悉心揣摩,在品味语言中习得方法,从而在语言品析中让生本对话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0.
深入高效的文本解读,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文本解读不能因小失大。不能深陷一点,而要胸怀整体;不能纠缠表象,而要深入背景;不能局限一篇,而要关注单元;不要死扣文本,而要考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素质养成,不仅是学生思想和智力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要实现素质养成这一目标,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品读语言,品味语言"这一核心的思想,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领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精华所在。品读语言,让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语言的魅力,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书香。  相似文献   

12.
细观语文课堂,发现在语言品味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语理解、朗读,缺少应有的层次、深度;有的语言品味偏离或游离文本主题,使文本丢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有的语言品味点选准了,但品味的方法有所偏颇,导致学生所得有限。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必须对数学课本作自主使用。不要把数学课本捧为“圣经”,当成数学教学之第一;不要把课本孤立在数学学科的范围内,而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不要把课本中的知识局限于专家的思维呈现给学生,而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要让这一能力实现精准落地,自然离不开学生用心地去品味语言,在提高语言表达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语言的表现力.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理解、感知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积累语言形式和行文结构等方面,引领学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阐述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要片面地强调技能训练,而要在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阶段,强化语言训练,发展其潜在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这一学习活动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但当前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品味能力缺乏、课堂参与缺席、对文章的整体关联缺失,使得品味语言的效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处理不当。针对品味语言学习活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力求品味角度多元化,增强课堂语文味;品味活动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度;品味视野多维化,提升素养整体性,以期提高学生"品味式"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古诗是以鲜明、生动、凝炼的语言,来描绘迷人的画面,抒发浓烈的感情,表达深湛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品味诗的情韵,关键在于首先要准确清楚地讲析词语。因为古今语言文字上的隔阂,主要表现在古今词语有较多的差异;同时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因素,惟有准确清楚地讲析了词语,方能正确完整地理解诗意。而要准确清楚地讲析词语,必须注  相似文献   

18.
教师基于学生视角设计语言品味活动是提升学生语言品味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从实践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将古诗童谣恶搞成打油诗,一边拍手一边吟唱。遇到这类情况,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打消学生学习古诗童谣、在生活中活用语言的积极性,而要认真分析学生“改编”古诗童谣的成因及心理根源,正确引导,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语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奇文,千百年来倍受称誉。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品味文中水乳交融的情、景、理,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而要完成这一系列审美活动,就必须抓住文中的一组关键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