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分析公私伙伴关系(PPP)在中国基础设施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与必备条件,对于利用这种创新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出了长期的全面解决方案。同时就深化和完善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从PPP的概念与本质、项目风险与分配、治理理论、政府管理与监管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对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研究进展。在我国多元经济模式的条件下,提出了适合我国PPP的定义,明晰了PPP中的"伙伴关系"和促进PPP政策与机制创新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明  瞿权华  薛松  唐云清 《软科学》2023,(1):135-144
以基础设施PPP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在分析与识别PPP项目价值增值原理和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究了PPP项目价值增值机理及路径,构建了基础设施PPP项目价值增值系统模型并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基础设施项目采取PPP模式时,从价值增值产出角度,项目建设效益、社会资本效益及公共部门效益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直接或间接验证了PPP项目两类价值增值作用机理,即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建设、运营之间价值链重组和深度融合,以及建设阶段的设计、采购、施工之间产业链功能互补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和PPP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5,(7):25-29
以金砖四国为例,构建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分析框架,探究了经济发展速度和PPP制度成熟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数量及实施质量的影响作用,剖析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各个维度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质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轨道交通是社会基础设施的保障,也是城市内部最大型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对于所在城市的交通、经济、文化、环保、医疗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轨道交通的PPP项目运营模式研究入手,阐述了国内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的现状,分析了国内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常用模式及关键要素,以期望对轨道交通PPP项目决策者提供适合所在城市的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国内科技创新领域100个典型PPP项目作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影响PPP可融资性必要条件,探索不同付费模式下科技创新PPP项目可融资性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的物有所值评价(VfM)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是影响融资交割的必要条件,印证了PPP项目“两评一案”的重要性;(2)存在6条提升科技创新PPP可融资性路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运行合理性是这6条路径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PPP项目对社会资本实力要求最低;(3)可通过提高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性及政府管理水平提升政府付费项目的可融资性,通过提高PPP项目运行机制合理性和市场需求稳定性提升使用者付费项目可融资性,通过提高PPP项目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性提高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可融资性。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22,(1):24-29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我国PPP项目可融资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使用1,010份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AMOS17.0等量化工具实证研究了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和财务可持续性对PPP项目可融资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务可持续性分别在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政府履约保障可靠性、增信措施有效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在金融生态环境稳定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分别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银行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PPP模式因其能减轻政府财务负担,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尽管如此,PPP项目失败的案例依然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PPP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本文对PPP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PPP项目的风险问题。针对项目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对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实质性分类划分,以便项目参与方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一、PPP模式的相关理论(一)PPP模式的定义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重要创新,通过参与主体的多方合作,能够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一个项目,多方赢利"的理念。PPP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PPP是指政府引入私营部门组成的特殊项目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相似文献   

10.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建设的进程且效果显著,相应地带来了成本高、收益周期长、容易产生亏损等风险,长此以往,难以满足建设需求。PPP模式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单一化、风险高的问题,但是涌现公私双方利润分配机制的制定、风险评价和分担的方式、PPP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等问题。只有准确识别风险,并破解这些难题,才有利于PPP项目顺利推进。基于此,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SPSS19.0、LIRREL8.70统计分析工具,识别交通施工企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因素,并验证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得出项目风险管理启示,以期为基础设施企业PPP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PPP模式作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在新建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广泛应用.随着PPP项目激烈的投标竞争,业主为了利益最大化,需要与承包商进行密切合作,然而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转换成本不平衡等问题会引发利益冲突.为了提高承包商积极性、缩短工期、提高双方的收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云华 《软科学》2020,34(2):44-49
结合我国PPP项目实践案例和初始控制权分配类型,综合考虑宏观区域发展特征、中观市场环境特征和微观PPP项目特征3个维度共计27个决策变量,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PPP项目控制权初始分配问题转化为类型匹配问题,进而建立影响因素与分配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及服务供给水平、区域市场开放程度2个子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权初始分配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且其贡献度普遍高于PPP项目特征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激励性规制理论在公共项目供给管理领域的解释力,同时佐证了我国PPP实践处于政府主导而非充分市场化的推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应用。PPP是涉及面很广的项目,需要共赢。选对PPP社会资本方的重要性,不亚于选对项目。PPP模式应用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价格,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本方不仅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降低项目总建造费用,还有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根据相关数据将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分为三类并分析优劣势;从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历史项目评价四个方面构建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选择评价模型;最后,以某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为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试图为政府选择社会资本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公共部门VFM评价与PPP项目立项决策国际主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行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评价与立项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构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评价与立项决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是应用在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较为合理的项目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辨识风险的能力与合理分配的能力,从而使得PPP发展模式能够成功运用。主要从PPP模式概念、PPP的内涵、风险及风险分担分析几个方面对PPP项目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对PPP项目风险管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公私双方良好的合作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而以往的项目成功和项目(管理)绩效无法对双方合作效果做出更细致的评价,故基于契约经济学中的“合同效率”,提出PPP项目效率这一构念。首先,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获取原始资料,并导入Nvivo10软件进行编码,得到PPP项目效率的维度划分,其包括21个副范畴、8个主范畴及3个副核心范畴;其次,根据编码结果得出PPP项目效率概念模型,对其做了相应的概念释义,并与既有的类似概念进行区分。结果表明:PPP项目效率与先天性、客观性因素无关,其主要由相关制度安排以及项目参与者因素决定,最终通过合同主体的履约程度、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可以通过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在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导致各方之间会存在利益冲突,需要建立起能够有效协同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机制。在识别了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从初始信任建立机制、补偿机制、绩效监控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PPP模式下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运用,对其风险评估也开始备受关注。鉴于PPP项目风险影响因素众多和传统评估方法过度依赖主观评价等问题,在构建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术降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建立自适应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的智能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入库的浙江省发改委10个PPP项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3个项目处于风险较小、6个项目处于风险不大、1个项目处于风险中等。PCARBF智能评价模型所训练预测的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论一致,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为PPP项目风险智能评估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2)
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PPP模式开始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广泛展开,实现多方的共赢。指出PPP定义、意义及特点,介绍郑州市轨道交通项目,探讨PPP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文本分析与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并借助Nvivo 10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得出PPP项目中私人部门公平感知的结构维度,其中副核心范畴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实践情况与研究结果,得出PPP项目中私人部门公平感知的概念模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PPP项目中政府部门提供以下管理启示,1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履行以避免行政干预与责任推诿,2保证初始合同的公平性以及再谈判过程中初始合同的参照效应,3强化契约精神、转变传统观念以及与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