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基于区域中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和交互式学习对区域创新的现有成果进行了脉络梳理,并结合一个成熟的创新区域的案例分析来阐释区域创新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区域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创新过程的分析框架而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本文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归纳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研究框架和基本类别.最后,对于国外学者在区域创新系统实证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以期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1,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0,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聚集地人才聚集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通过系统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模型。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网络与分类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整体网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主体的网络密度均高于整体网络密度,科研院所网络密度较低,弱化了整体网络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研究型与应用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大致呈现对立式和包围式分布,人才聚集的凝聚力均明显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腾挪空间。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演化视角出发考察群落结构变化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发明专利合作申请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建模方法与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面临知识源冲击风险时,中国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有差异化表现;群落演化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群落内紧外松的结构特征深化,韧性先上升后下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水平高、知识喷泉型区域的群落结构对韧性的影响边际效应更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多样性是影响群落演化与韧性关系的中介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创新主体与政策制定者要重视保障群落边界开放性、增强区域技术多样性,避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脆弱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研究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内在规律","人、财、政策"和"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区域创新能力在增强过程中具有动态波动性的特点.并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波动的测定模型.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胜钢  关涛 《软科学》2006,20(4):90-94
基于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区域创新系统定义和内涵的不统一,分别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内涵,并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0.
选用2011—2015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企业孵化器相关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模型,验证区域孵化器规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讨区域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对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区域孵化器规模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中小企业资产对孵化器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盛亚  陈剑平 《科研管理》2013,34(6):25-33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针对创新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政策量化方法与工具,以京、沪、浙、粤与苏五地区域创新政策为样本开展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五区域创新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分布结构呈多样化、完备化的特点,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为股东、竞争者;五区域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在"利益-权力"结构上表现出利益与权力的普遍不对称,重利益轻权力现象显著;基于分布结构与内容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以往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对比显示,多数利益相关者群体存在政策体现与理论预期的不契合。区域间量化结果对比为区域创新政策趋同化的论断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对于当地人才发展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规律,本文选取深圳市、苏州市和沈阳市的创新人才政策文本,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系统失灵”两个视角,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获取“一手”的量化数据,并与三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与区域创新现状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区域创新人才政策与人才发展、区域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创新人才政策的总量、政策工具的类别与组合、人才多样性、机构多样性以及系统互动度等指标与区域人才发展、区域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本文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NL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政策;政策工具;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政府在不同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实施的各种政策的效用差异,分析了区域创新中政府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正确政策的做出必须建立在政府对本区域创新环境认识的基础上,政府应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模式和阶段特点实施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总量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双重驱动下,区域(省市)能源安全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在界定区域能源安全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区域能源安全关键要素及其复杂性特征表现。借助计算机仿真工具建立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区域能源安全分析框架并给出框架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旨为考察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双控制"下的区域能源安全状态及演进趋势,以期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区域创新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创新已成为区域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政策制定多效仿高科技区和创新绩效良好的区域,由此导致不同类型区域往往采用相同的政策。本文试图论证由于中心、边远和老工业区域的创新活动不同,因此没有理想的创新政策模式存在。基于对不同类型区域创新基础条件、网络特点和创新障碍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区域创新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中企业的交互式学习及其组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捷 《科研管理》2010,31(1):116-125
摘要:区域创新中交互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探讨了交互式学习的概念内涵,基于已有研究提出了企业在区域中的交互式学习的组成和结构。通过问卷调查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高阶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于交互式学习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区域创新中交互式学习活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证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带动了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要素流动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京津冀区域的创新政策出发,对区域创新政策协调、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澄清。基于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下辖的42个地级市/区级面板数据,通过对观察期内共1670条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处理,分别运用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创新政策协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了要素流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为改进政策协调进而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证支持。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协调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流动在创新政策协调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区域创新过程分成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阶段,构建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作用的概念作用模型。在考虑区域开放度影响下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不高造成的;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开放度提升创新研发效率,通过促进区域生产开放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经济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研发效率较高,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现阶段我国创新支持政策多为促进成果转化而非创新研发,进而导致其政策效果不佳。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更好的指导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金融生态和区域开放度的作用,以此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薛永刚 《科研管理》2021,42(8):150-159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在经济转型时期有必要研究创新影响因素及创新策略,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现有文献主要从创新影响因素、区域创新空间特征、区域创新效率、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相关研究结论和成果。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复杂社会系统,并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有必要考虑不同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九个假设,建立了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结构方程模型,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政策、内部经济环境、外部经济环境、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交互作用视角下实证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影响因素和路径。以广东省21个市域创新数据为样本,基于ESDA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空间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基于空间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创新政策、创新要素和外部经济环境对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政策影响最大;2)创新主体对广东省区域创新具有不利影响;3)内部经济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正向直接影响,但是考虑到各因素交互作用后对新产品销售具有不利影响;4)区域创新空间相关性对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适当管控外资引入规模,限制有技术壁垒的外资企业,提高外资利用质量;2)改进现有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评价和激励制度,实施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创新评价体系;3)建立政府主导的广东省创新系统公共平台,提供创新系统所需的信息交互、多方合作、成果交易和需求发布等功能;4)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力度,营造创新氛围,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创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企业上,而对区域上的研究缺少关注。区域创业力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创业供给的角度阐述了区域创业力的内涵,并依据创业全过程界定了区域创业力的影响要素:创业者、创业力资本、创业机会。在此基础上,从统计学的角度选取了各影响要素的关键指标,以安徽各地市为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7个地市的区域创业力进行了测度、排序,反映出不同区域的创业力对比竞争状态。结论指出,区域创业力的研究从理论上深化了创业力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实证分析反应出不同地区区域创业力的对比竞争状况,因此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