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欧小忠 《教师》2014,(31):11-11
正"脚手架"是建筑界的术语,这也十分像学生学习活动中要学到知识和技能时需要用到一个综合的学习平台。如果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脚手架",他们的学习将会更有实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引导者——教师来说,应该如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脚手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前概念就是学习者原有概念,是学习者拥有的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概  相似文献   

2.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成功搭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脚手架"。一、出发之前很多计算法则教学课都是  相似文献   

3.
"脚手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从而使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教育方法。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给出几个有效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即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教学内容需要在原有图形之外自主建构一个新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方法在学生之前的几何学习中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因此成为教学难点。通过尝试讲授法、完全自主探究法和搭建脚手架法这三种不同方式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与对比,最后得出分析学生情况、设计问题串、搭建脚手架能够较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对综合学习任务进行基于学习任务的教学简化后,进一步搭建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与学习指导,是能够调控学习任务的挑战性并向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的有效方法。文章结合对《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脚手架"搭建的专题研讨,提出以四元教学设计为方法进行基于学习任务的"脚手架"搭建,能够更好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龙波 《广西教育》2023,(20):84-87
本文基于脚手架理论的内涵分析,论述脚手架理论对促进中职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提出运用脚手架理论开展中职数学集合教学的策略:分层设定目标,搭建目标脚手架,强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搭建学习情境脚手架,促使学生能力实现递进式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知识的反思回溯,搭建思想进阶提升脚手架等。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落实。教师要善于为小学生的自主英语学习搭建"脚手架"。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师可以"稚化"自己的思维,以便和儿童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脉儿童的认知经验,揣摩儿童的认识状态;要洞悉儿童的思维特质,搭建儿童的"认知脚手架";要暴露儿童的认知错误,和儿童共同遭遇;要展现儿童的探究过程,引领儿童的数学"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应用“脚手架”理论,在化学教学中从搭建“解题方法”的脚手架、搭建“类比”的脚手架、搭建“问题引路”的脚手架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指导数学教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特征可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搭建“脚手架”的两种策略为:(1)根据任务回归,溯源的普通常识搭建“脚手架”,(2)通过创设利于增加“个人体验”的场景搭建“脚手架”。  相似文献   

11.
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预测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和调整支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摭谈对"脚手架"教学几点感想,以期能够激活"脚手架"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生的作文要向高一阶段发展,要让学生往高处爬一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他们搭建"脚手架",让他们能借助支架容易继续往上升。如何为学生搭建作文"脚手架"呢?一、用课文作"立杆"课文一边连着作者,一边连着读者。当我们阅读时,作家的情绪、情感可以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按人文话题选编课文,许多同类情感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就像是为学生作文准备的一排排"立杆",常常能把学生的情绪、情感顶上来。只有当情感不断地被刺激并提升到一定兴奋度的时候,写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教学中,教师要构筑"理解场"、搭建"脚手架"、激发"活思维"。只有基于"理解"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触发学生的"真学习"。"理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至真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搭建后进生“抬头走路”的脚手架为载体,分搭建情感脚手架和搭建认知脚手架两个层面阐述,教师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相似文献   

15.
支架式教学是强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支架式教学最重要的是搭建脚手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搭建不同的脚手架,其目的在于建构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知、情、意、真、善、美的完满人格,并以此达到使学生"爱学"、"学会"和"会学"的目的,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启蒙》2013,(Z1):25-26
13岁的刚刚在乘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他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3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消失了。所以,要科学乘梯,科学避险。现在的电梯设计越来越科学,安全防范装置也较全。所以,被困电梯后,要勇敢面对,克服紧张情绪,不要慌张。  相似文献   

17.
在牧式教学场域中,教师是一个"牧者",学生是一个"受牧者",教学就是"牧式引领"。牧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牧式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脚手架"、构建"思维链"、创建"对话流"。"牧式教学"指向学生数学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利用除数据、加动作、想生活这三种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脚手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支架"也称脚手架,是基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小支架",以支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条件,引导他们从现有的阅读水平跳跃到更高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吴孝炜 《考试周刊》2011,(61):170-17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给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搭建一个“脚手架”,才能最有效地进行习题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