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数学探究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适于探究的问题应是那些开放性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涉及到查询资料、实验操作、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特色活动的综合性课题。这就把数学探究活动引到了一个狭小的独木桥上,造成“众人岸上观,一人独过桥”的“凄凉”局面.本文认为,开展数学探究学习不应局限于繁杂、艰深的的课题研究活动,而应立足于数学基础性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抓起,循序渐进地进行.1对学生数学基础学力的认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一种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只是探究、创新能力薄弱一些…  相似文献   
2.
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数学探究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已经不在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在于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尝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逐渐成为现实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普遍追求.然而,如何根据  相似文献   
3.
DNR系统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对偶性(Duality)原则、必要性(Necessity)原则和重复推理(Repeated-reasoning)原则,其关注知识或思维的关联性、进阶性及情境性.基于DNR理论视角对反证法进行探析,有助于反证法系统运用于数学教学.反证法的关键是推出矛盾,假设中蕴含隐性的矛盾,通过推理将隐性的矛盾变成显性的矛盾;其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为逻辑基础,从辩证思维的观点出发,克服思维定势,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反证法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内化形成反证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证法思维方法的运用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进阶,关注数学知识与真实情境关联性;其运用过程指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的三块新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课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无疑,数学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完成探究学习的关键。本文着重从理论建构的层面探讨基于数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探究教学中“滑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够;弱化“非标准思路”的教学价值;不善于给出必要的引导性“提示语”.为此,要尊重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先做后学,且慢“说破”;善待学生的“非标准思路”.  相似文献   
6.
校际联合培养本科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旨趣,但理论上的应然性探讨与现实的实然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联合培养的形式、内容、实施效果均有诸多值得研究和提升的空间.南京师范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区域优势,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尝试“驻学”的形式联合其他高校培养本科生,以目标、机构、资源、管理的有效协同,推动改革创新进而破解联合培养中的制约瓶颈,很好地诠释了协同理论对高校校际联合培养人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整合性主题教学模式(ITI)是由苏珊·J·克瓦列克及其研究会开发的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实践模式。在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育实践中的尝试而言,ITI模式无疑是首创性的。在为期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ITI模式逐步成熟与完善,对其的引介与分析,是颇具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宁连华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39-41,51
当前的数学探究教学设计存在着逻辑起点错位、针对性不强、解释力不足和对传递性教学设计的习惯性支持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两代教学设计理论(ID1和ID2)的惯性影响力.对探究需要的分析才是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设计时应注意:“元认知提示语”的启发暗示,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尊重探究过程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课被引入到美国的准教师教育中,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考察三个准教师研课实验的具体经验,建议我国教师教育也引入这种教学方式,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课模式和指导性框架,加强老师指导,促进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数学认知任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有意无意地“一滑而过”。造成这种教学滑过现象的主要原因体现在:高水平认知参与的问题被简单化和常规化;教师忽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教师设置了不适当的认知任务;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且持续地思考。因此,高水平数学认知任务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需要学生的认知努力和认知焦虑,同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适时提供教学“脚手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