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教师都在做的一件事,课前预习就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同时还能养成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不会预习的学生养成常规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习惯,以便将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课前就学好,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学习内容,看看自己在无老师课堂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有时特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笔者认为,预习并不应仅仅定位在学生的课前自学新课内容,而应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超前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房靓 《安徽教育》2012,(9):52-52
<正>一、注重预习,培养习惯预习,就是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养成自学的习惯,进而形成高效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编写新课预习题时,先要扫清重难点以外的知识障碍,将背景知识展示出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自学计划,问题设计应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达成课、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12)
同学们要想有效地学好语文,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家一旦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一、坚持课前预习预习是课前自学的简称。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独立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  相似文献   

6.
毛静 《辽宁教育》2012,(21):80-81
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听课时就会目的明确,也就能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预习有助于加快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会学"知识。可以说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预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进行了理想的预习,听讲就会具有更多的收获。然而,当今语文预习的现状究竟怎样呢?一、凡事预则立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亦然,预习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一方面可以初步感知将要学习的内容,以便课堂上迅速进入角色;另一方面,还能发现自己认知上的薄弱环节,上课时有所针对地听讲。可以这么说,预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即"自学"行为。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实践证明,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提高学习效率,有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就语文课而言,所谓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并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此时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  相似文献   

10.
<正>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将课堂上要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语文课中每篇课文都有固定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方法与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语文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预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前预先独立地学习有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它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课前预习可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预习"的英文为:preview[(Of students)Prepare lessons before class.]。《现代汉语词典》中"预习"的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对学生而言预习好了,上课时就能掌握主动权,能听懂老师课上讲的知识,自然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历经三年级的英语预习能力培养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预习能力技巧。在四年级这个阶段,也就是预习能力跟踪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一、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预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活动。课前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通过预习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逐步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排斥预习。审视我们身边的预习作业,不外乎朗读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对一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有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效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我深切感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既可促进学生良好的自学行为,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前的认知准备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从时间和内容上说,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这种预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关键要做好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工作,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就能做到听课主动,对课堂学习就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品格"、"情感"是衡量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要素。"习惯"首当其冲,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构建课前预习的平台、培养学生课前预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则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多年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